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推理性、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及接受,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从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仍然不高,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使得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 初中物理生活化含义和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生活化是指在现实生活背景下,开展生动、有趣的物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初中物理生活化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体性: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物理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作为物理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趣味性: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用性原则: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活动必须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避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
三、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学生想要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必须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内心上真正的热爱这门学科,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保证学习的效果。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生动,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抽象性,且物理知识涵盖的范围较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难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为载体,全面的展现初中物理知识,这样可以唤醒学生日常生活的深切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与此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活动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四、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课前准备是初中物理教学第一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能够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每章内容学习之前,教师都引导学生预习,初步掌握物理内容之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相关的物理现象,最后指导学生对物理现象所存在物理规律以及知识进行探究,达到课前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以及发现生活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预习本课的知识,初步了解“光的折射”的原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的物理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筷子插入水中就会发生弯曲,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人们会看到繁星闪烁不定等,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来解释。之后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借助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充分掌握“光的折射”原理,并利用该原理去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物理知识,而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让人们认识世界以及了解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1. 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物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生活化元素,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物理知识,总结物理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创设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演示并提出问题“筷子是否能够提起盛米的杯子”让学生进行思考一下是什么力提起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都热闹的讨论起来,教师借此导入新课,这样就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中创设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学习“惯性”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假如在旅游途中,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有什么反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释惯性现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及原来的状态、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等,最终得出结论: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从物理走向生活的道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 创设生活化实验活动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实验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规律。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也要创设生活化实验活动,让物理实验回归生活,提高物理实验的实验性。例如在学习“杠杆”这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探究。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橡皮和笔组成一个简易的杠杆,将手放在笔的两端,向下用力,注意维持笔处于平衡状态,体会两只手指上的力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体验可以感受到第一次两只手指的力大小相同,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笔的一段远离橡皮,用手指作用在笔的两端,保持笔的平衡,体会两只手指上的力又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体验可以感受到两只手指的力不相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和什么有关?学生猜想与阻力臂、动力以及阻力的大小有关。学生猜想结束以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进行验证,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步骤,然后组织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试验,组内学生分工合作,记录实验数据,得出普遍结论。通过该案例可以发现,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学习物品,组成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器具。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讨论,完成了实验探究的目标。
3. 物理练习的生活化
在以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练习的方式较为单一,往往是让学生练习题目,以此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点。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感觉烦躁、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还应实现物理练习的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家庭用电》这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火线和零线的判断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等。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因此想要学生真正的掌握本课内容,需要学生到生活中进行实践,对此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任务,强化知识与技能的练习。具体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家的家庭电路,并将家庭电路的组成记录下来,与此同时还应调查家庭电路中有哪些安装不正确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家庭用电的知识,提高学生观察以及分析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平时的用电安全,满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这样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课后作业效果能够衡量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完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以后,教师还要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布置物理作业,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布置物理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遵循生活化理念,增加物理知识的应用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任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努力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锻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物理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没有更多的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进行创新,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制作以及发明,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 总结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成了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及接受,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以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凤.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9.
[2]王发权.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8):97+99.
[3]刘金兴.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253.
[4]李正海.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8.
[5]徐光宇.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186-187.
作者簡介:
戴庆华,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