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小学开设美术鉴赏课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如何在美术鉴赏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美术鉴赏课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美术鉴赏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文章将对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创新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探索创新
一、 引言
美术鉴赏课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于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需要提出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和审美理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改教育的要求。
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因此,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可以看到,美术老师常常带学生到户外去“写生”,这其实教师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作美。教师在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可以针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构建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可以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更加了解作品真正的内涵;還应该创设能够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例如,作品的材质、色彩、构图等,探究作品的时代背景、想表达的含义以及作品的精神内涵。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先从卡通起步,逐步过渡到素描、油画、国画;从运笔到构思、从画面的意境到情感表达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不可一蹴而就或拔苗助长。
教师还可以在本节课内容结束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问题设置的有深意,能够提起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兴趣;第二,问题的难易要适中,避免有些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成功后带来的骄傲与兴奋。所以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要做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培养学生审美理念与情趣。设置问题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因为科学合理的问题本身富有趣味性和探究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想知道答案的欲望。
三、 将多媒体技术带进课堂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界改革的热点,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将多媒体技术带入课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能够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激发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兴趣,也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学中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课堂新鲜感;还能够让学生获得多种感官的体验,不再单单是用眼睛去鉴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印象。例如,在教学欣赏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这一作品时,可以先从研究作者的背景开始,了解大量有关作者的资料和作品,再对本张作品进行美术鉴赏,这样学生不仅对《向日葵》这张作品有深入了解,还能对画家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合理选择音频视频来进行播放,在播放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提出问题,不能让学生只是把美术鉴赏课程当做普通的听音乐、看视频。教师要带动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思考与探索,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这样对于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网络教育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教师传统的教学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查阅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也可以帮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既有利于鉴赏,又有利于创作。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带入课堂,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 美术鉴赏与实践融合
美术鉴赏不应只局限在视觉体验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在中小学美术鉴赏课堂中,将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鉴赏能力更为有效。教师在讲到陶瓷器皿、书法绘画时,可以带一些实物给学生观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手抚摸陶瓷的质感,亲自临摹书法家的字体充分感受这些生动的作品。教师还应适时的引导学生分请绘画的门派,书法的字体,陶瓷的工艺技术等,分析作者的绘画以及写作的思想感情,感受画笔的力度、色彩的冷暖。视、听、嗅、触四种感官相结合,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令学生更乐于参与美术鉴赏,培养其正确的审美。美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只是理论性的东西,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有学生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因此,美术课,不单单是绘画,而是在绘画中学习鉴赏,在鉴赏中学习绘画技巧。美术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画好几幅画,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五、 师生关系保持融洽
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与教师有关,同样与学生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条件之一”。(原北京四中校长 刘长铭)中小学中的学生都有着这样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个老师,那我就喜欢上他的课;我不喜欢这个老师,那我就不听他的课,虽然这一情况看上去有些幼稚可笑,但是却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美术鉴赏课应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强调学生对于作品的直观感受,当师生关系保持得比较好的话,学生则更容易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还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作品的情节、环境、目的、背景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也有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与审美的形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专业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构建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无间师生关系,是一门需要教师毕生学习和研究的教育艺术。”(原北京四中校长 刘长铭)对此笔者在多年的美术教学生涯中也深有感触,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鉴赏能力发展的沃土,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艺术升华与展现的天空。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鉴赏与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六、 提升老师的整体素质
老师在美术鉴赏课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将美术鉴赏的方法与技能交给学生,还起着对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让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同时培养自身人格素养。为了符合新课改的标准,对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能只掌握课堂上的内容,还要在课堂中获得强健的人格和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为了更好地将正确观念教给学生,把握课堂节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比如,可以带学生实地进行鉴赏活动,每周安排一次外出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充满期盼,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注意许多方面,要掌握学生的动态,不能只是带学生出门游玩,重点还是要放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上面。
提升教师自己的整体素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鉴赏与创作能力与教师的鉴赏水平、教育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美术教师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鉴赏水平和教育艺术。用自身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来影响和熏陶学生,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人说:“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可缺乏的是他的气质和人格魅力,他必须有一种能够吸引别人听他说话和愿意与他亲近的能力。”其实,这也是作为任何一位老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育教学中的普遍规律所折射出的教师的优秀品格。
七、 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作业的设置可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但是在布置作业时要对作业进行优化,才能保证美术鉴赏课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动手与动脑能力并重的作业来让学生完成,让学生自己创办美术鉴赏活动,每位学生都是作品的设计者,设计者将作品的颜色、形式及功能等以及自身的设计理念为其他人进行介绍,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及语言,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出自己的设计作品。在学生表达自我理念的同时,其他学生可以加入其中对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来优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能够使学生的美术鉴赏作业完成得更出色。通过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作业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显示出来的主导作用,对于提升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使高中美術鉴赏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了新鲜的教学氛围,也为学生未来的美术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创作是对自己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对于美术课而言,作业就是实践、是创作的一种基本形式,没有作业,就没有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发展。当然,作业的布置除了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以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对绘画作业的情感,因为情感是影响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内在因素。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鉴赏课堂中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以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中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创新教学方式,加大教学内容及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将美术鉴赏知识与现实生活灵活地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彦君.浅谈初中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3(6):138.
[2]郝永.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128.
[3]陈月霞.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131.
[4]徐春治.高中美术课堂自主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16(8).
作者简介:
李兰,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赛什斯镇古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