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析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智慧写作课堂

浅析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智慧写作课堂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智慧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如何让学生智慧地写作,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写作的大道上乘风破浪?以信息为背景,构建智慧写作课堂,是实现梦想的突破口,学生不仅发展了信息能力,又提升了写作能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写作;乘风破浪;五育并举

一、 教法陈旧,学生作文靠苦思冥想

每一次的作文训练都是学生先写后交,接着老师批改与讲评。这种陈旧老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早已没有了兴趣。即使老师认真评讲,学生也只是带着耳朵听听,对老师不痛不痒的评语毫无感觉,再次修改,他们也改不出什么更优秀的地方,进步不了多少。因为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于形式。学生也心知肚明: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生活真正需要,所以等老师讲完后,写起来搜肠刮肚,要么写从作文书上看到的材料,毫无真实感;要么胡编乱造,没有逻辑,天马行空。

二、 没有目标,学生被动完成习作

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明确的难点、重点,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一学期下来,应付于学生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否提高。这样的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简单地去完成一篇一篇的作文任务,无法从根本上去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整个一学期,学生都是被动地写他人作文,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语言毫无生命力。同时,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也越来越差,体会不到生活的五彩缤纷。

三、 反馈单一,学生个性无法彰显

学生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是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反馈和评价的,希望老师能因他的文章了解自己更多,甚至产生共鸣,引发老师新的感受,而这些都需要老师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段详细的评价语言。但事实很多教师为了应付作文训练任务,往往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这种批改方式缺乏与学生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由此而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批改方式上的单一——只对作文作总体评价,不做深入评析。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文作细致的批改。几次训练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受到了打击。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

时代急切呼吁有智慧的有实效的写作课堂。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校也实行信息化。但有先进的设备和网络平台并不代表课堂是智慧的。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構建智慧写作课堂,让写作不再令学生头疼,使信息化和写作完美结合,创建写作的智慧教育呢?笔者从充分利用“微信企业号”开展写作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谈几点认识。

四、  现在的平台丰富多彩,笔者以“企业小助手”为切入口,展开实践研究

“企业小助手”平台是一个面向家长学生老师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在里面发布各种信息。让学生在企业号上进行微写作,能不能既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促进学生智慧生长呢?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开始实践。

一切的远行都要从眼前的脚踏实地开始。

(一)首先夯实技术基础,引发儿童智慧

学生都能较熟练地使用“企业小助手”这个平台,但还不能深入使用、熟练驾驭平台,为了为微写作提供技术保障,平台的使用教学是第一步,只有掌握了技术,学生才能操作熟练,为以后的文章发表打造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个环节以信息化技术为切入口,激发了孩子兴趣,点燃了学生智慧的源泉。

(二)微写作教学,积淀儿童智慧

有了技术就要运用起来,在技术保障的基础上顺势推出微写作教学,学生会顿时来兴趣和积极性,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并且对写作呈现的形式发表了各自丰富而又独特的见解,提出了图文并茂、语音朗读等多种有效形式,逐步积淀并形成自己的智慧微写作。

(三)积极落实行动,生成儿童智慧

有了想法就要行动。学校正好开展“撒野农场”研学活动,于是笔者就布置学生围绕这一活动进行微写作,又将活动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活动结束后,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立即在平台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好评,纷纷为他们点赞,学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因为平台是开放的,倍受关注,所以学生对自己要求也极其严格,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孩子们在老师家长们的评论中获得肯定、引发反思、促进思考,这样思维的激发、碰撞,正是儿童智慧生成的过程。

(四)及时开展评比,发展儿童智慧

反馈评比是有效促进活动开展的措施之一。为了促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每隔一段时间,学校都会开展“企业号”微写作评比,及时奖励,反馈信息,邀请学校领导高屋建瓴的指导点评,颁发奖状,给予“微写作小能手”这样的称号,学生在评比中获得的不仅是荣誉,更有素养的提升,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认识,这看似普通实则充满智慧的举措,激发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智慧的全面发展。

(五)大力推广做法,师生智慧共融

成功需要推广,笔者把以上做法以点带面,在全校推广,曾一度掀起写作热潮,而在这种热潮里,学生老师们的智慧得以碰撞,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在评论里加深,积极性在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常规课程,每年举办智慧写作评比活动,成为学校的一道亮色。

通过以上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了,因为教师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化地教学,学生也不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被动地写作。因为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写发生在生活里的真人真事,学生不仅写起来容易,而且有真情实感。文章一旦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打动人心,就会激发教师和其他人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写作教学有了目标,学生的写作也有了动力。另外,学生各方面素养在悄悄提升。

1. 信息化素养提高。这是一个运用平台开展的课堂,学生在接受平台使用技术传授的过程中,增长了信息技术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务必会遇到问题,在请教、思考中再次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素养势必得到提升。学生不仅会上传文字,还会上传图片、语音,在评论区互动。

2. 语言素养得到提升。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除了发表习作,还评论他人习作,在评论的过程中,斟酌语言、串词造句的过程中,学生相当于又练了一次文笔,写了一篇微写作,语言文字素养得到了提升。如我班谢子恒同学通过评论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素养,他曾这样精辟评论同学习作:“每个文字都发自肺腑,写出了同龄人的心声,语言真切而又感人,尤其是受了委屈心里疼痛的描写,仿佛亲眼看见作者的难过。”他的这段描写何尝不感人肺腑呢?

3. 沟通能力得到加强。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里互相讨论、交流彼此的习作,讨论对象广泛,可以是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级的,甚至是和老师、家长之间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又得到了提升。他们彼此吸纳着对方的意见,学习着对方的优点,感情也在加深。

4. 写作能力得到发展。这种形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勤于写作、乐于发表,欣然接受评论,再次修改习作,形成良好循环。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发展。如我班的陈思成同学,研学回来后,写了一篇《乐在研学》发布在平台,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辞藻立马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但也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华而不实,没有具体内容。于是他针对评论,进行了二次修改,不仅有生动的语言,而且有具体的过程,写出了研学活动乐的具体体现。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同学们在黑人老师的带领下学起了拍非洲鼓,黑人老师拍一下,我们就拍一下,一开始不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一声紧跟一声,这美妙的鼓声激荡在森林里,久久回响。

5. 學生写作兴趣得到保护。中国教育论坛人物孙云晓在论坛中提出: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自信心、兴趣和习惯。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智慧写作课堂不但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深深保护和拓展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平台是开放的,学生发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只要有话可讲,就可随时上平台畅所欲言,生活有多丰富,写作就有多丰富。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着生活的丰富同步加深。

当然,构建智慧写作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微信企业号等各种平台,其他的多媒体设备也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实物投影,以其方便、实用和便宜而占据大多数学校的电教室,我们应该物尽其用。每次学生作文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作文,利用投影仪投到大屏幕,然后让学生就学生作文作出评价,并适时做出修改。

那么,在整合信息技术与写作时,应注意什么呢?

1. 信息技术与写作整合不能盲目。教师要选择适当的问题文章,组织学生写作评价,每次整合前要强调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中也应及时调控、适时明确,以免流于形式或停留在理想状态。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如学生的内心独白,对老师妈妈说的话等这样的题材,因为涉及学生隐私,学生不愿公开的写作,就不宜与信息技术整合。

2. 信息技术与写作整合不能没有调控。网络上负面影响太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文明话,多用鼓励性语句,避免出现伤害同学之间感情的语句。要智慧写作,必须保证平台的氛围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这是智慧课堂、智慧写作的前提。

3. 要多鼓励平时不活跃的学生。这类学生如果不鼓励,很少参与到活动里来,保持沉默,他们躲在屏幕后面久了,就造成了好坏差距,不利于全部学生的整体发展,也不利用提优补差,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智慧写作也要不断地提高水平。

只要脚踏实地,亦步亦趋,智慧写作的课堂一定能够构建,学生在写作上一定能够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

[2]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J].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20.

作者简介:陈建兰,江苏省溧阳市,溧阳市永平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361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