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级“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策略探讨

级“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策略探讨

摘 要:“三导”是指导学、导疑和导练,在“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导疑,更需要在课程知识教授之后,加强对学生的导练。如此方能在“三导”课堂的高效构建下,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三导课堂;教学模式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都已经发生了多元变化。教学就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遵循课程改革原则,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三导”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三导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水平,还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更是能够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体现。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知识时,应该充分利用“三导”教学模式,并通过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和信念。如此在学生数学知识的强效理解和能力水平的增强中,达到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

二、 “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和理论依据

“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所进行的教育实验,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所倡导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有着丰富的观察、猜想、推理和交流活动,还包含着多样的实验和验证的数学活动,因而此过程也是能够对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展现的过程。

三导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生从环境中所接受的感觉信息和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关注的过程,更是对事物的意义展开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特征为出发点,在对能够提供学习经验的情境进行精心的设计时,作用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使其能够在学生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的构建下,在教师的促进中,加强对自身知识结构网络的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将教学过程概括为: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也就是能够对与真实情境相类似的教学环境进行创设;能够对学生进行探索的指导,会对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给予重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成绩。

三、 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导学用于课前预习

三导是指导学、导疑和导练。导学,是集学生学案、教师教案和当堂训练检测为一体的,导学部分,学生需要以导学提纲上的要求为依据展开相应的自学,使得教师能够在学生的自学之后展开教学。此种教学具备指导性,可以对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新课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解,通过导学部分,对学生进行新知科学灵活、积极主动的发现探索和收获。而在课堂教学中移植进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探索,可以在促进其知识网络结构的初步建构时,通过对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增强。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展示导学目标,出示导学要求,让学生展开自主预习。教师可以以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在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进行结合之后,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揭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并在提示学生自学时,对探究问题进行设置,对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使得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再次,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示进行设定,并在对以学定教进行创造后,加强学生对学习模式的积极探索。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巡视指导学生,对学困生进行重点关注的同时,个性化的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对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收集,并在优化课前备课预设后,组织学生对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展开及时的处理。同时,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要对学优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鼓励,对后进生展开达标学习的指导。如此一来,方能让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独立自主地完成,才能加强学生对课堂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中,教师依赖的摆脱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独立解决能力的增强。

(二)导疑用于课堂学习

三导学案,就是联系起整节课知识的前后,在学生知识的梳理过程中,深化其对问题解决的理解过程。三导学案中,在导学部分过后,教师不能马上就对学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是应该迫使学生,在思维的独立开展中,对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而学生也需要以教师所创设出来的问题,或者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为针对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和交流讨论中进行质疑、释疑的学习。而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兵教兵、师生互教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自主解决,教师则需要导疑学生的共同问题,帮助其突破知识重难点。同时,教師还需要个别化的处理一些个性问题,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深化理解问题的处理。

众所周知,学生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就是交流,许多学生在问题的交流和探索中,难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充分表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则需要在教学导疑过程中,利用兵教兵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讨论。首先,教师需要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后,提供学生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并让学生在这样的机会当中,对自己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提出和交流。而在其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对生成问题进行及时的收集,并对兵教兵模式下还不能解答的问题或者学生还没掌握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而后以此为依据展开第三次备课。其次,教师需要在分类问题后,对本节课新知识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重难点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对梳理出来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加强学习。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解决的来龙去脉展开一一的演示、讲评、讨论和表达,并显现出问题的思路。教师需要在此种显现下,对真正需要指导点拨的问题进行挖掘和明确,并在指导学生自学主要的疑难问题时,加强其对问题的解决和总结归纳。最后,教师要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中,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对数学知识中的规律进行寻找。使其能够在动态化和开放化的教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导练用于知识巩固运用

导练,包括自学诊断训练和当堂训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习目标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训练,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而学生通过对一定量知识的针对性训练,则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消化,能够在多样化和灵活化导练方式时,促进自身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知识技能的提升。三导学案中当堂训练的设置,是指在学生自学诊断检测和师生共同导疑后,以本节课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依据展开的课堂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导练,并在对学生的知识易错点进行挖掘后,对学优生和学困生不同程度的学习发展进行关注。教师需要对灵活性和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设计,并在监督学生及时完成相应检测时,利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获取,需要在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进行了解后,对学生展开客观性评价;要在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后,个性化的辅导此类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进行时刻而机智的处理,并以此为基础,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进行确保。如此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中,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师在教学“圆”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圆形物品进行看一看和摸一摸,如硬币、瓶盖、纽扣、棒棒糖和闹钟等等。为了加深学生对圆形物品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照着这些圆形物品进行绘画,可以在圆形物品上圈上一层线条,而后用尺子测量线条。然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五毛钱的硬币和一元钱的硬币,哪个周长更大?具体大多少?能否应用相应的工具,对棒棒糖的面积进行计算?接着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计算之后,对学生答案的正确性进行检验,并在检验之后对其进行评价反馈。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圆的知识的印象,又能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在学生思维的发散中,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水平的增强。又如,教师在教学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对这样的活动进行设计:对班上同学的身高体重进行调查,在列出相应数据后,制作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通过三种统计图的制作,明确出班上大多数同学身高体重的大致区间。在此种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分好组,每一组都要有不同的任务分工,每组成员都要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良好完成。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合作锻炼,又能够增加学生对同学的了解,更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背景下,教师要想让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学习,就必须以数学学科的特点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前提,在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遵循后,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落实。同时,教师还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加强对学生的导学、导疑和导练后,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此,方能在智慧灵动课堂的创新构建中,加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下,达到真正全面发展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雪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导”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8(2):80.

[2]王敏.“三导”策略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8(11):42.

[3]池玉敏.小学数学三导式教学探究[J].新课程,2018(6):74.

[4]胡采金.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三导”[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2):35,39.

作者简介:黄惠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363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