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在对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独创性、灵活性思维的培养着手,提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视,通过素质教育,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提供的机会中得到锻炼,让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进行学习思考,在学习中拓宽数学知识面,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文章将对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并探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提升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育;创造性思维
一、 引言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育,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至关重要的特殊时期。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其思维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已经初步具备主观性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尝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准备。
二、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事物内部的联系及其本质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产生创新性想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常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中不固步自封,对事物进行探索创新的思维方式,求异性、独特性、灵活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的求异性指的是思维见解要与众不同,如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不刻板学习数学领域中积累的一些知识解答思路和运用方式,而是在同种知识解答的过程,灵活使用多种解答方式,做到一题多解。思维的独特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定义、公式、法则策略等知识内容的学习不受传统学习方式和规则的束缚,对于知识的学习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超出常规的见解和运用。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刻板地对知识进行单一方式的学习,对知识的学习也不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小学高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随着大脑逐渐发育成熟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基础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也具备了对客观事物的初步判断能力和感知能力,并能够通过判断得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思维辩证能力,同时逻辑思维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作为儿童向青春期过度的重要时期,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也即将告别童年,迈入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对事物的看法也产生了全新的观念,即将迈入青春期的躁动使得他们对事物常常带有批判性思维,这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特征。
三、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部分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仍然采用把教材知识内容和概念强行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做笔记、背知识点等方式对知识进行记忆。学生在这种刻板的教学中学习热情也逐渐消失,还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固化,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要从小教育的,要想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创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创造型思维能力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上,更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因蒸馏机的发明而被大规模淘汰,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而随着能大幅降低运输成本的内燃机被发明出来,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的发明又使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再一次变化,这些新事物的出现,都离不开创造性人才的贡献。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创造性人才更是为世界的改变做出来不可忽视的贡献。这个社会永远都需要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才,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思维的发散性,是指大脑在思考过程中显示出的状态之一,是创造力检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创造性思维要求对问题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多角度分析思考,因而又称扩展思维和辐射思维,独特性和通变形是创造性思维的两大重要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训练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解题来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够加强学生对逆向思维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的解题效率大大提高。思维反应是认知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思维反应能够体现出学生对有规律的事物的认知和对具体、抽象的事物本质的理解。人的认知系统的发展直接受思维反应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通常是指大脑对于我们所知、所感的事物如气味、声音等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认知。观察力能够使我们观察到事物的变化趋势并认清事物的本质,能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躲开许多无谓的麻烦,因此观察力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能够使我们发现更多新的事物,而创造力则是建立在新事物的发现上的,观察、发现、创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分析指导。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发散性思维还能够提升直觉思维,在数学中直觉思维是指人们根据某一事物的结构特征进做出的判断,因此直觉思维又称作数学直觉思维。直觉思维能够突破规则的约束,对数学知识进行精准快速高效的判断和运用,迅速判断、快速识别是直觉思维的最重要的两大特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整体上的提高。创造性思维包含了数学的整体性和直接性两个主要特征,因此在数学思维中,直觉、判断和想象是相互结合的。数学直觉想象是指人们对事物进行突破规则和现状并将其快速地显示出来。在数学中通过对数学对象的本质进行辨别就是判断,判断能够在整体上对判断对象进行快速、有效的了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和总结归纳,设计有效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加强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
(一)建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由于正处于青春期过渡阶段而产生了巨大变化。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采用传统严肃的说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批判的教学态度,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轻松、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言表述方式的变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带动学生的情绪。
例如,在进行《百分率》的教学时,如果直接对学生提问养殖场的鸡存活率多少或是有多少鸡可以活下来,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问题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背景,比如兔妈妈生了一窝肥肥的小兔子,很多小动物都来恭喜兔妈妈,看到毛茸茸的小兔子都夸赞小兔子好看,這话传到了狼的耳朵里,狼听说兔妈妈生了很多只胖嘟嘟的小兔子,也装着来给兔妈妈道喜,然后趁兔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吃掉了很多小兔子。这时,剩下的小兔子占总只数的比例就是活下来的小兔子的百分率。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百分率的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不能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应该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适当保留,将解答的方式教给学生,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有技巧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到答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相较于对公式或结果的死记硬背,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运用技巧和结论的推导过程更加重要。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趁机抛出问题:一个分数中,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两倍结果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分数的商不变的结果。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抛出问题:如果把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两倍,分子不变,这个分数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把分数分子扩大两倍,分母不变,这个分数会有什么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对结果进行检验。在检验结果的过程中,了解结果是产生的原理。通过这个方式,既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创建学习合作小组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创建学习合作小组,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交流。学生由于年龄相当,因此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有着很多共性,但同时由于学习水平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性也较大。因此,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促进整体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有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数学主动思考,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荣艳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1):276.
[2]黄连成.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9(2).
[3]周义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9(6).
[4]季晓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2017(12):94.
作者简介:焦利珠,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烟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