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20世纪末我国加快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经过不断的改革使教师素质、教学模式和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深化。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瑰宝,语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阅读和写作,怎样才能将两者有效地融合,成了当今很多语文学者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融合方法做了一些阐述,借此可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融合策略
一、 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初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应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当中,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学习效率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二、 简述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实现的,而写作则是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一种知识释放手段,两者如果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使通过阅读获得的最好词汇通过写作呈现出最好的表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将阅读和写作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一)了解世界,开阔眼界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都还小,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就缺乏写作的素材和内容,而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可以积累很多写作的素材和技巧,当学生全心全意的阅读一篇文章时,就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留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好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还能够使学生的语感和应用词句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些能力和技巧都是写作的一些基本要素,有了大量的词汇和好的语句再加上好的写作技巧才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只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学生获得写作技巧的途径远比老师传统的一个接一个教授写作结构和技巧的方式好得多,阅读使学生更加轻松容易地记住文章中的内容和技巧,从而更轻松地进行写作。
(二)换位思考,发散思维
在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和课外读物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作者的角度去阅读文章,发散思维和想象,当时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作者要这样写,这样写的优势是什么,这样的写作手法和词汇技巧我能不能运用好,通过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变化角度来理解别人的作品,再将好的写作内容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不断积累的写作中让学生培养出一种创作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同时也将这种创作思维在阅读文章时进行使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有效融合,相辅相成
中华文化的体现大都是在语文课程中,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模块一直是老师教授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和学生在这两个模块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希望能够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也有部分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老师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和创新,老师不断地努力寻找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钻研能力,使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此时再结合写作来进行能力运用练习,使阅读和写作的这两大板块能够有效融合、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 有效的融合,能力同步提升
很多的初中生都会对阅读和写作有着一定的畏惧,大多数人写作文的时候都是“无话可写,无言以达”的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老师也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创新一些教学手法和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和指导,还注重教学的成果是否符合教学规律,通过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到真正的、有用的、丰富的知识。
(一)转变观念,读写一体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始接触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生涩难懂,更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面对这样的教學环境,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以往的教学思维和观念,重视读写一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好学生的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文化素养。老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不要畏惧写作,告诉学生只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就能够积累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内容和技巧,培养学生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的潜在意识和能力。通过确定写作目标,让学生知道长期阅读对知识积累的重要性,通过写作进行知识转化有效应用一些通过阅读获取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有效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现今很多的初中语文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这时就要培养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学习习惯,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多多选择内容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这样的文章能够丰富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情感,老师和家长需共同努力,尽量让学生远离具有低俗内容的文章。例如,当学生学习了朱自清老先生创作的《春》这篇文章后,老师通过剖析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一些词汇和语句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课后再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家乡的春天》的作文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这篇作文中应用《春》中学习到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通过这样的阅读写作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多布置读后感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将阅读所学的知识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到创作中去,从而同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自主阅读,时时引导
每个初中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他们的思维、记忆、观察和想象力方面都有不同的体现,这就导致了初中生的个体之间都存在这一定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也就使学生在写作时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老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多元化、層次性的因材施教,老师要培养学生充分自主的阅读习惯,时时对学生阅读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及时准确的指导,让学生更多地阅读更有价值的文章。老师在创新更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对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应用的机会和空间。
(四)培养意识,高效整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千万不能对阅读和写作进行盲目的融合,需要掌握阅读内容与写作内容的潜在关系,发挥两大模块的优势,才能发挥融合后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想要有效地对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形成阅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老师需要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看成是一个板块。与此同时,老师再通过教学实践和设计将二大模块进行有效的融合,两者相辅相成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老师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手法都是为了以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让学生将阅读和写作形成一种牢固的整体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整体意识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内容是通过安塞腰鼓的介绍来表现一种磅礴的气势,当学习到这个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描写方式,然后老师可以设计联想到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学生也比较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展开描写。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课余,都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和写作的手法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并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五)合理筛选,情景模拟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合理筛选一些既能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有能够符合写作要求的一些教材课程。例如,《背影》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就很好地兼顾了阅读赏析和写作训练这两者的要求。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会发现文章中在描写父亲车站买橘子的画面中运用很多连续性的动词和短语,对于这样的场景刻画手法。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动词和短语的运用来对语句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文章中描写的场景和抒发的情感更好地感受与理解。学习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利用文章中的这种写作手法即兴描写一段关于人物的写作任务。
(六)发挥想象,丰富情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以阅读为主的,但是将阅读和写作进行融合是极其必要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的内容进行联想拓展,并结合加大写作训练促使学生自由切换阅读和写作模式。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这篇课文为学生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的美丽静谧之景”,老师在学生熟练掌握这篇文章后,就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心中的荷塘和月色描写出来,同时可以选取几篇好的范文在课堂上进行朗读,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时认知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限制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自主阅读、课外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在阅读中多动脑思考和训练,及时地进行读后感写作训练。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好的文章大量阅读后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自由、轻松、灵活地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找到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不断完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要多多反思和探索,在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可明.浅析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方法[J].读与写,2018(35):96.
[2]潘诗翠.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刍探[J].基教与成才研究,2018(10):52.
[3]张三女.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小学教育,2019(2):95.
作者简介:
黄爱明,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