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家园同步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探究

家园同步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探究

摘 要:当前常见一些幼儿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些习惯的转变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文章从幼儿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及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家园同步,定时定点限时进餐;科学育儿,不溺爱不迁就包办;言传身教,榜样示范不挑食;积极引导,保持餐桌文明卫生;均衡营养,膳食多样、荤素搭配的做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共育健康儿童。

关键词:家园;共育;健康;儿童

习惯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极为重要,而幼儿阶段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时期是孩子机体发育快速阶段,良好的习惯是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却未能引起多数家长的关注。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更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阵地,家长可以说是影响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首要之人。所以在家庭生活中需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终身受益,并为其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仅是健康的饮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对一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家庭的密切合作,应当从幼儿抓起,这样才能养育出健康儿童。

一、 不良的饮食习惯及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幼儿园非常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但也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开始“声讨”2>5的模式,认为周末的家庭生活对于幼儿习惯养成造成了极大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五天时间在幼儿园,通过教师的督促好不容易才养成的好习惯,一回到家立刻被打回了原形,受家长负面强化作用极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家园配合有一定的问题,未能形成合力教学,一起来督促幼儿的发展。指南中明显指出,良好生活习惯是当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生活能力以及习惯的描述包括了和幼儿健康成长有密切关系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而这些均是学前时期所要学习的。

习惯的养成教育并非教育的所有内容,但却是教育中最真实的,其构建教育中的质量指标。习惯是需要投入,是有成本的。但不同的是,良好习惯可减少消耗并获取更多收益,但不良的习惯却容易造成其不必要的成本并减少收益。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

无论是幼儿的3~6岁阶段,还是之后的童年和少年期,习惯养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期更是生活习惯养成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在此阶段重视生活习惯的培养意义重大。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一些不良饮食习惯较为常见,如:有的孩子对主食不感兴趣,正餐时间没有胃口,一提到吃饭就逃避等方式不愿意参与。有的孩子不爱自己动手,等待成人喂食;有的孩子喜歡自己进食,但总是把餐桌搞得一团糟,满身满地满桌都是饭菜;有的孩子需要边看手机电视动画片或者边玩玩具边进食;有的孩子偏食、挑食严重,遇到喜欢吃的就拼命吃,吃得过多,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还有的孩子每次吃饭总是含着饭菜,牙齿不肯咀嚼,一顿饭吃大半天还没有吃完。这些现象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多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是幼儿园、家庭的教养方式、育儿观念等原因。

(一)随意进餐,过度自由

年轻的家长们对居家的一日作息没有较为规律的安排。有时候周末、节假日早餐午餐一起吃,晚餐则可能吃到临睡前。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直接影响孩子的进餐习惯。孩子长期不定时、随意性地进餐,家里又随手可取各种零食、饮料。随时饿了,随时可进食。正餐没吃饱,零食吃到饱,久而久之消化器官的功能容易造成紊乱,不良的饮食习惯就形成了。

(二)家长溺爱,过于迁就

孩子是家庭的重心,家长给予了很大希望,而社会的急躁以及功利性也突出在了家长教育观方面。过早让孩子接受艺术、认字等方面的学习,未能重视生活习惯的培养。

家庭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饮食习惯。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生怕孩子饿了,瘦了;所以拼命往孩子嘴里塞东西,往往正餐刚吃完,就吃水果、喝牛奶、补钙片,巴不得一夜之间就把孩子养成大胖子。有的家长过度包办,不给孩子自己进餐的机会。他们生怕孩子年龄小,自己吃肯定吃不饱。担心让孩子自己吃搞得桌面乱七八糟,还不如家长喂食。不但吃得饱,吃得好,还吃得干净、卫生。久而久之,孩子错过了独立自己进餐的机会,也就养成了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的家长过度迁就孩子。孩子一哭一闹,就允许孩子不用吃了,放他自由玩去。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喜欢拿着玩具边玩边吃,不然就不吃不喝,家长不加引导,也就迁就他了。还有的一到餐厅,就要求开电视看动画片,家长无条件满足孩子,也就顺了他。

家长的过度溺爱和迁就容易养成孩子不爱自己吃、挑食、厌食、偏食、吃饭不专心,甚至导致消化不良等习惯。

(三)言传身教,不当影响

有些家长自己就存在挑食、偏食、厌食的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特别是年轻家长,她们很喜欢高热量食品,喜欢喝各种碳酸饮料、奶茶等,还特喜欢吃外卖。孩子最容易受成人的行为的影响。如,班级有个孩子最怕在幼儿园吃饭,因为她不喜欢吃红萝卜。问她“红萝卜甜甜的这么好吃,你为什么不吃呢”,她说,“我妈妈说红萝卜太难吃了,我们家从来不煮红萝卜。”同样道理,幼儿园的老师、保育员在分餐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点评今天的菜做得没有上次好,孩子在进餐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慢,胃口就会明显不好。

(四)同伴效应,缺乏引导

幼儿园的孩子集体进餐,他们喜欢互相模仿。同伴之间效应,最容易产生不良的饮食行为。如,一个孩子进餐时,用手去抓面条,把面条拉得高高的,再用嘴巴去接。这时候,同一组的孩子就会跟着模仿,互相比试谁拉的面条长,谁的嘴巴接得准。有的孩子说肚子痛,不想吃,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加以引导,而是立马允许她放下餐具,去玩玩具休息。这样的话,大部分孩子都会效仿,纷纷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难受,就等着远离餐桌,回归玩具国。因此,同伴之间不良效应、教师的引导缺失也是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之一。

(五)膳食安排,缺乏合理

幼儿园、家庭的饮食安排不够科学合理,未能完全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考虑,有时只考虑到食物是否符合幼儿营养需要的要求,并不考虑饭菜是否符合大多数幼儿的胃口,有时追求方便快捷或者过度讲究时间效率,导致食物安排不能引起幼儿的食欲,难以愉快进餐。有的家庭、幼儿园食谱安排过于局限,多见重复,导致幼儿对食物产生抗拒,没有新鲜感。

二、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

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饮食习惯培养,饮食习惯科学与否关系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后自己就懂了,饮食习惯可以在长大后慢慢修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不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不对孩子的饮食行为给予正确的指导,这个不良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幼儿园要携手家长,取得一致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共育健康儿童。

(一)家园同步,定时定点限时进餐

幼儿园在一日作息活动中,对于一餐二点的时间、进餐地点、用餐时间等安排相对固定合理。但是家庭可不一样,不但三餐不固定,吃饭四处跑,零食吃的比正餐多。因此,家长要和幼儿园同步,对一日三餐时间安排相对固定下来,给幼儿专门的进餐座位,选用幼儿喜欢的餐具,每次进餐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每次超过进餐时长的时候果断停止供应实物。

(二)科学育儿,不溺爱不迁就包办

家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儿水平,转变科学的育儿观。幼儿园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利用家教沙龙、家长讲座、育儿研讨等形式,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家长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幼儿园保健医生可以建立帮扶结对,帮扶年轻家长科学养育孩子。定期开展膳食健康分享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阶段的营养膳食需求。居家饮食管理,可以“约法三章”,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不要让孩子轻易说服自己,千万不包办喂食。家长和教师都要转变育儿观念,形成正确的饮食健康观。

(三)言传身教,榜样示范不挑食

3~6岁是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父母、教师为孩子构造的饮食环境、方式习惯等就是孩子所能观察和学习养成饮食习惯的最佳方式。家长也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正确行为,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实施健康饮食的影响。教师组织幼儿进餐时,也要积极正面地引导,让幼儿主动地去接收健康饮食的信息。家长还应该自觉少吃零食和不健康食品,这些都是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好办法。言传身教,成人的榜样作用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积极引导,保持餐桌文明卫生

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需要教师、家長及时关注,积极引导,共同养成卫生、文明的进餐习惯。进餐时,要积极加以正确的引导。比如:饭前要洗手;脏物不入口;掉在地上的食物不再捡起来吃;不要手直接抓饭菜;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要一口一口地专心吃饭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巧借时机,在不打扰幼儿进餐的前提下,创设机会让孩子了解一些基本的进餐礼仪;感知浅显易懂的饮食常识;体验餐桌不文明、不卫生带来的不良感受。幼儿进餐时,可以播放轻音乐,创设愉悦的进餐氛围,保持桌面的卫生,形成文明进餐好习惯。

(五)均衡营养,膳食多样、荤素搭配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供其消耗和成长。给幼儿编排的食谱应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根据幼儿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的含量,科学编排食谱,让摄入的营养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荤素搭配,达到平衡膳食,每一餐都富有营养又可口。居家给幼儿的点心次数不要多,宜经常更换食物种类、花样,以引起幼儿的食欲。

综上,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家庭、幼儿园同步教育,共同引导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共育健康好儿童。

参考文献:

[1]郭宏玲.大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实施策略[J].幼教,2015(4):76-77.

[2]张婷月.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多种途径[J].现代交际月刊,2013(4):171.

[3]王乃霞.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9):119-120.

作者简介:王素敏,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松柏第二幼儿园。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373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