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科素养培养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在简要解析核心素养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提出了对应的渗透途径,以期为教学成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简称,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学活动开展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思路指引,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适应世界教育体系改革趋势,有效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在国际中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全面依托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要坚持的方向。
二、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析
地理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具体体现,是以地理学科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地理层面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学活动。就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而言,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在本研究中,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第一是要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这是地理学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认知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对区域内地理现状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对相应的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能够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區域开发的观念。第二是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地理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做好这方面的培养,能够确保学生使用对应的地理工具完成课程要求的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地理探究活动的兴趣,逐步学会从地理角度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第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也就是能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这方面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第四是要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人地协调观,能够利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知识体系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三、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受到地理学科在高中学科体系及高考科目设置的影响,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状态。虽然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也能够借助新型技术支撑,开展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只是简单地将板书内容转移至多媒体平台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还多是以课本教学为主,对于地理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有机沟通重视不足,使得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难以落实到位。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
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特征,其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虽然与社会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教师还是以课堂导入—知识讲解—重点提醒—学生复习为基本教学流程。在采用一些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套用这些教学模式的形式,无法将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发现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不足或者学习成绩下降时,又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就使得学生对学生丧失兴趣,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更不用说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加大在地理学习方面的投入力度。
(三)核心素养教育缺失
核心素养教育缺失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所呈现的最为明显的问题。这方面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教师本身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组织和体系安排方面,无法真正将核心素养培养放在指导地位。第二是不同教师群体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在教学活动中所能够融入的能力有限,无法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全面呈现出来。第三是地理教学课节占时较少,教学条件有限,某些核心素养要求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给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带来困难。
(四)学习方法应用不合理
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需要记忆大量的基础性知识,只有在做好这些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够真正将课堂知识学习融入自身知识结构中,达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从这方面而言,高中地理教学开展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方面的变革,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新型学习方法应用,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在目前学习活动中,大多数学生还是以背诵式学习方式为主,这虽然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更无法在生活实践充分应用这些知识,无法培养自己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五)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还是以毕业考试和高考为基本导向,教学内容和课程组织方式还是围绕考试为核心。在这种情形下,即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大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导入,但实际能起到的作用也极为有限。在这种评价标准体系下,学生和家长更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地理学习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道德素质培养重视不足,由此给学校层面评价体系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现有评价体系中,还是以阶段性的考试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够深入和完善,对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加以解决,更无法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四、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革新教学理念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地理学科作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强化各方面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全面革新教学理念,从自身入手,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渗透至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全面革新教学理念,需要教师从三个基本层面入手:第一是教师群体应当强化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在备课等环节充分导入核心素养要求。第二是教师自身要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找准二者相互结合的焦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核心素养,依照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学习。第三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教师要能够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至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核心素养逐步渗透的关键。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落脚点还在学生层面,因此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渗透效果,最终还在于学生对核心素养要求的接纳和应用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全面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翻转式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模式应用中,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通过学生的深入讨论,能够使学生站在自身角度理解和学习地理问题,也能够更好地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深度落实在学习过程中。
(三)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水平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自身完整的、系统的体系,是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指导。在目前教学活动开展中,虽然大多数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有着较高水平的认识,但是在具体提升防范方法上还存在一定欠缺。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体系出发,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第一是充分将地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深度关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第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培养地理思维,也就是通过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更好地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第三是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户外活动机会,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优化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为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强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水平,必须从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依托翻转式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时还要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精准把握提问和点评时机的同时,更好地创设学习氛围。
(五)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教师无法完全自主把握的方面,只能够通过对应的方式进行完善和调整。一方面,教师要尽量弱化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明确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要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实现全过程评价,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学习的优势,有效改善学习较为困难的环节,从而达到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由于其在高考中占比较低,甚至大多数省区的考试中都不是必考科目,使得教师和学生群体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同时,作为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地理教学既需要做好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又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导,做好对应的教学体系改革,以此才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章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2]何亚琼.2017版高中地理课標必修模块新变化及教师应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9).
[3]贾小云.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探究[J].学周刊,2019(36).
[4]金秋,亚娟.浅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落实[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作者简介:景丽娟,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