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摘 要:迪克·凱瑞教学设计模型主张将教学看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对教学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外电影史”是表演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文在继承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迪克·凯瑞教学设计对中外电影史这门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规划与设计,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相互写作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迪克·凯瑞模型 教学设计 中外电影史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c)-0118-03
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动态把握和掌控的过程,好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控制每个教学环节的节奏,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与掌握,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沃特·迪克和卢·凯瑞等。迪克·凯瑞模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用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型去设计“中外电影史”课程,有助于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1 迪克·凯瑞模型设计介绍
《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到,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由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以及学习环境等成分共同构成,因此,应该将系统观贯彻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让教学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迪克·凯瑞设计模式的步骤和环节比较详细细致,也更加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教学情况[1]具体如图1所示。
2 基于迪克·凯瑞模型的“中外电影史”教学设计
这里选取的课程是表演专业的必修课“中外电影史”,以第一章“电影的诞生”为例。该课程是评析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旨在梳理出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2.1 通过评估需要来确定教学目的
“中外电影史”这门课主要帮助表演专业的学生了解电影史发展脉络,为他们学习镜头前的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影的诞生”这一章要求同学了解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对于电影史早期的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
2.2 进行教学分析
“中外电影史”的教学过程基本上遵循课前预习—课上讲授—期末检测的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及考核内容如下:填空题10%,名词解释10%,单项选择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30%。
“中外电影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相应的增加了对电影导演人格魅力与执着精神的介绍,以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各项心理指标、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2]。
2.3 分析学习者和环境
教学设计不仅要确定教什么,还要了解学习者的特征、传输教学的情境以及所学技能的最终应用情境[3]。只有了解了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1)学习者分析。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而对于学习者的分析正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表演专业大三的学生,在接触课程之前已经有过2年的表演学习基础,他们曾经学习过中外优秀小说改编与中外优秀话剧改编这样的课程,课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先天优势,将中外电影史的讲授与他们热爱表演、表达的特点联系起来。
(2)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采用宽敞的理论教室或排练教室,既可以播放PPT又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组织同学们在空间内自由发挥。
2.4 编写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完成任务条件的说明。系统教学模式要求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系统化,动态的掌握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时的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中外电影史”的教学目标分为3个领域,分别是兴趣领域、知识领域(含知识延伸领域)、情感领域,具体如表1所示。
2.5 开发评价方案
设计评价考核的方面包括:知识掌握评价,能力提升评价、知识创新评价。根据终点目标开发的评价量表如表2所示。
2.6 开发教学策略
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教学内容合适的呈现方式,从而促进学习者进行更有效的学习[4]。结合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者分析,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教学预备活动。
在教学前通过导入部分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情境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前期知识,并将前期知识与该堂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
(2)教学内容呈现。
通过对行为目标的编写和排序,确定了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
(3)教学方法设计。
“中外电影史”的教法设计应该符合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兴趣点,重点应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接受程度。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法、问答法、辩论法等。
2.7 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中外电影史”这门课程,采纳了郑亚玲、胡滨编著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外国电影史》。在教学内容上,综合前人的经验做出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PPT,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的记忆与理解力,发掘出早期电影的珍贵的影像资料,同时利用电影《雨果》作为教学材料资料有效地进行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
2.8 设计并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完成教学材料的制作之后,在教学实践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对教学实践进行适时的评价。
2.9 對教学材料进行修正
根据形成性评价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学习者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并且改正。修改教学包括重新检查教学分析的有效性、对学习者特征和起点行为的假定的可行性等,根据这些信息来更好地制定出适合教学的材料[5]。
3 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迪克·凯瑞模型
在教育技术5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有最大理论贡献价值的一个范畴,因此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6]。尽管迪克·凯瑞模型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步骤繁琐等问题。一个教学设计模型会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也不可太过依赖一个模型。迪克认为“教学需要的灵活性、创造性存在于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的头脑之中,而非模型之中”[7]。
迪克·凯瑞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化的思想,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努力形成这种系统化的思维习惯,吸取教学设计模型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重点是做到“授之以渔”,将学生及学习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俊娟.体育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璐.系统教学设计模式在普通高校拉丁舞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D].首都体育学院,2016.
[3] 张利桃,郭伟.基于迪克凯瑞模型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9):90-96.
[4] (美)Walter Dick,Lou Carey,James O.Carey,著,教学系统化设计[M].汪琼,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王丽华.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4(8):38-41.
[6] 张文兰.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考与浅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3(5):13-16.
[7] Walter Dick. The Dick and Carey Model: Will It Survive the decade?[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6,44(3):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