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摘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现在的课程思政还存在着不衔接之处。该文分析了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研究了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误区,并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以期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知识教学 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c)-0152-02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ecision of the state. There is still a disconnect between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current curriculum.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earch,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ous think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ous think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ous think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Knowledge teaching; Talent development; Course ideological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一直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不能融会贯通。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物流和其他行业的快速增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制造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工程领域。工业工程作为一种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关于组织系统设计、运作的科学方法在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对工业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工程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基础,自身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交流、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非常广泛。为了使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迫切需要在工业工程课程教学之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
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的误区
专业教师从专业教学的角度认为不应该让思想政治教育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需要占用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专业教师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是没有效果的,也是无用的。传统的观念认为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与专业课程无关。
1.2 制度上的不足
在体制机制方面,很多高校还普遍缺少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协同育人考核与评价制度。对各类课程挖掘思政资源、实施立德树人如何评价、如何考核,各高校还普遍缺少合适的制度。对于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融合,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协同、沟通和联动,还缺少制度上的设计。另外,受就业压力、晋升压力的影响,高校一直将专业课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而教师则将科学研究、职称晋升当作主要任务。高校对于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则没有明确的框架设计、实施战略。
2 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的尝试性策略
2.1 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架构打造、一体设计,构建全面思政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无论是以前的“思政课程”,还是现在的“课程思政”,其培养目标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培养目标上完全一致。“课程思政”需要进行顶层架构,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衔接工作,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能够协同育人。
2.2 充分挖掘课程育人元素
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特征,针对性地挖掘其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与思政教育体系融合到一起,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与其他课程的隐性德育教育能力。传统思政课程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发挥示范引领价值,其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起辅助作用,应注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贯彻人文关怀,在科学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升华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2.3 加强政策落实力度
专业教学中成功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点在院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既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也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且不局限于个别专业点,而是要涉及各类各门课程。因此,这也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布局、教学活动组织都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上下贯通、多元参与才能完成。
3 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要发挥所长,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既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也是新时代的实践需要。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在理论上加强研究和探索,更需要在实践上落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378.
[2] 高雷雷,曾丹丹.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特征与建构路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9,21(1):134-138.
[3] 李欢欢,韦湘燕,范小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及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4):34-36.
[4] 吴莹,胡斌,杨坤.工业4.0及高端制造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