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毛聪+胡宏伟+张志勇+王向红
摘 要:在ESI新背景下,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其学术贡献率,将对促进高水平大学及重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创新型研究生选拔、导师组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学术交流与实践平台搭建、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评价及激励等方面,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的提升机制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ESI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学术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c)-0238-02
Abstract: In the new context of ESI, developing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ing academic contribution rat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universities and key disciplines. In this paper, the the promotion mechanism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 rat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re researched preliminarily.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selection of innovative postgraduate students, formation of tutorial group,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s,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xchange and practice platform and, evaluat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 rate.
Key Words: ESI; Graduate student; Innoration ability; Academic contribution rate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工具,也成为目前国内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即“双一流”)的重要评估指标。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最活跃的主力军,在科研项目执行、科学数据积累以及高水平论文发表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所取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今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评估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ESI新背景下,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将对促进高水平大学及重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几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刀切、大班哄现象,进而制约了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影响了研究生学术贡献率与培养质量的提高。随着ESI指标体系的推出[1-2],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论文发表的贡献情况也日渐成为评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据统计[3-4],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对国内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均贡献率仅为35%左右,而就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而言,其贡献率则低于这个水平。究其原因,与985、211科研型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通常更加注重研究生论文的完成情况及就业问题,前沿科技水平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学生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的机会很少,一部分研究生只是简单分析别人已有的结论或者用软件验证已有的成果,因而造成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偏少,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
目前,高校研究生招生以笔试为主,且在面试阶段由于时间所限,很难判断其研究与创新能力,而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仍属于严进宽出型[5];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地方普通院校,降低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门槛,势必造成研究生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从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形式上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仍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采取讲授式教学,授课往往注重现成理论灌输,而忽视利用问题为线索引发的理论提炼和应用过程的探讨,激发学生独立、辩驳思考的作用不强[6];再者,有些高校缺乏系统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部分学术活动流于形式化;有些高校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术贡献率提升的鼓励机制不足,同时也缺乏完善的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评价机制,容易造成研究生学习期间养成散漫的习惯,缺乏危机意识和能动性,从而影响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其学术贡献率。
2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的提升机制
为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研究。
2.1 优化研究生招生面试与考核模式
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除考试外還应附加考察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如对大学期间就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学生应有一定的倾向性,对表现特殊的学生可在研究生招生中优先考虑或破格试用培养;此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设置实质性的考核制度,可采用严进严出的入学方式,在前期检查、中期检查以及答辩阶段都设置淘汰机制。
2.2 建立学科交叉、富有创新的导师组
建立学科交叉的复合导师制,健全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全体导师的智慧,将导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生学术方向的选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能够从全体导师中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教益;导师之间的研究方向既有协同性,也有差异性,导师组可以结合所负责课题,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尤其是开展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使硕士研究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endprint
2.3 改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启用研讨式课程教学方式
新开设一些供研究生选修的跨学科课程、方法论性质的课程及相关学科前沿性课程,形成宽厚、系统、弹性的课程结构。设立系列化创新课程讲座,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并以学分形式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学分。鼓励由多名教授开设综合性研究型课程,使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精华的内容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更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
2.4 搭建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
在研究生中开展创新学习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对ESI基本科学指标有足够的认识,意识到創新能力提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研究生定期研究报告制度,加强他们对研究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和总结,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以研究生科研团队形式申请及参加国家、省、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创新项目,通过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从创新项目提出到创新项目完成整个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
2.5 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议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与方法,一方面为研究生创新方面的奖励、项目支持等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研究生教育过程提供反馈,用以改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构建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改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评审方案,并考虑在学院层次设立研究生创新奖励基金,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激励研究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3 结语
总之,在ESI新背景下,通过优化研究生招生面试与考核模式,重点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建立学科交叉、富有创新的导师组,协同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改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启用研讨式的课程教学方式;搭建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与氛围;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期望为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率提供新蹊径。
参考文献
[1]郑燕,杨颉.我国高校入围ESI世界前1%学科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14-18.
[2]王鹏,李爱彬,鲍劼.基于ESI的工学学科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 2014,32(6):119-122.
[3]袁本涛,王传毅,胡轩,等.我国在校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贡献有多大?——基于ESI热点论文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57-61.
[4]袁本涛,王传毅,吴青,我国在校研究生的学术贡献有多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54-160.
[5]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6]崔海亭,彭培英.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5(10):86-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