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徐虹 龙燕

摘 要: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分析了此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Design Studio”教学模式,即建立轻松自由的“Design Studio”选择方式、推行新颖的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特色鲜明的交叉式、垂直式教学方法、建立操作性强的“设计+构建”的实践教学方式,并自成系统贯穿于整个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创新能力 建筑设计课程 设计工作室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233-03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各个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量境外建筑师的作品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而我国具有创新性的建筑作品还不是很多。这就对我们高校建筑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相结合,打好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不断探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近几年,各大高校在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做出了很多的改革和尝试,总体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要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房地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伴随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建筑学专业教育对学生毕业后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开放和创新性逐渐成为建筑教育发展的特点。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亟待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问题及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千篇一律的面貌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一方面说明了建筑设计师们设计创新的不足。如何在设计课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设计水平,是设计类专业教育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我国的建筑设计课程长期以来先后受到巴黎美院体系、包豪斯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2]。以课程来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各班级为教学单位,以类型训练为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通过涵盖尽可能多的建筑类型,依据建筑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和技术的难易程度,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试图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方法和原则。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依然延续着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依然比较欠缺。

“Design Studio”(设计工作室)是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一种培养模式。在欧美的建筑学教育中,自包豪斯体系成立以来提倡将建筑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了以工作室(Studio)为主的模式。工作室制度以某位富有经验的授课老师为核心,围绕着某个特定的主题组织数量一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讨论和设计。学生把理论学习的成果通过自身消化理解转化为专业技能的操作性课程,更注重创造性的发挥、个性的展示以及与建筑相关技能的结合。

随着近些年国际交流的增强,我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也开始借鉴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构架、组织形式都与国外的设计工作坊制度有一定的相似性。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院校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已经开始尝试Studio的模式,这也将是今后建筑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個方向。

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Design Studio”教学模式探究

2.1 “Design Studio”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中,习惯于以班级为单元,班级往往有30人左右,人数较多,容易出现“大锅饭”形式。这种模式限制度较强,灵活度相对较差,而“Design Studio”模式即导师工作室制,几名成员在导师的带领下设置教学任务,从选题到设计过程到修改、定稿,全程在工作室内进行,这种模式十分贴近目前建筑设计行业的现实工作方式与状态。

在传统设计课教学模式,一门设计课往往会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这样容易形成单一的思想局限,不利于不同学校与个人向不同方法与风格的发展。而“Design Studio”模式相对比较自由,由于打破了大班级制,赋予各个Studio有自己的权限,因此,可以在设计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工作室设计团队的特色,也能充分体现个人的风格特色。

2.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Design Studio”教学模式探讨

2.2.1 建立轻松自由的“Design Studio”选择方式

在我国,设计课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平行班采用一样的大纲、一样的设计题目。一般是老师提前将题目设定好,分发给学生,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安排来进行建筑设计。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设计手法,几乎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而在“Design Studio”模式下,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方式。在开学之前,首先由院系定好Studio导师,各个导师将下学期“Design Studio”的设计主题提前制定出来;然后系里统一将这些设计主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列出本人选择导师的意向顺序。导师也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统筹和选择[3]。同时,学院和系所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平衡各个“Design Studio”的学生数量。这样,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院系进行协调,基本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选择愿望。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模式,使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权都得到发挥,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选择氛围,也为后续创新型的建筑创作打下一个基础。

2.2.2 推行新颖的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endprint

体验式教学也称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设计想法的教学模式。常见的建筑设计课程通常以解决某一问题作为课程特性与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出发点,用老师发布任务书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限制条件和设置一定的预期目标,从而对设计的过程和最后成果加以把控。而“Design Studio”模式下的设计选题常常是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导师只是做概念性指导,由学生自己勘测地形环境,自己编纂定制任务书。在实际地形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中获取设计灵感,从而捕捉兴趣点。比如“老年住宅Studio”,导师要求学生先调研不同的地段,包括常态社区、老年社区、社会养老机构等,找出目前老年住宅存在的问题,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生理需求;选取一块实际地形,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进行定制自己的任务书,这样每个同学的任务书都不太一样。然后再互相讨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学生在这种亲身体验中参与学习,在社會亲身经历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把自己代入情景中创作。

2.2.3 探索特色鲜明的交叉式、垂直式教学方法

“Design Studio”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打破原来按年级、班级、专业严格划分的分类制度,它可以越过年级、专业、班级的界限,全面打通教学,在目前各个高校开始实行全学分制教学形势下,打通设计类专业教学,将来自不同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学生(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组成一个共同的设计团队进行研究型教学,探讨各种设计相互借鉴、影响、启发的可能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交叉式教学方法是指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同时选择一个Studio,学科交叉的特点在这里尽显,多种学科背景下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比如城乡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同学交叉在一起进行设计创作,互相启发,获取不同的灵感。采用垂直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融合在一个Studio中,有效促进了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及交流学习经验。

2.2.4 建立操作性强的“设计+构建”的实践教学方式

建筑设计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Design Studio”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建造过程或进行大比例建筑模型制作等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设计思路而不仅仅是在图面上的绘图和构成能力。每一个“Design Studio”都是一个设计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团队运用技术的手段,运用真实的材料、在真实的场地,构建一个真实的建筑或建筑局部或构筑物,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讲过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几种教学模式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始终,形成一个整体(见图1)。

3 结语

“Design Studio”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突破,它是在导师带领下的一个设计团队,一个年级可以有几个Studio,每个Studio有自己的侧重点和方向;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产生交叉式的、垂直式的Studio。通过设计过程中不同设计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产生具有个性的设计作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才能跨出创新的第一步。“Design Studio”的教学模式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探索,是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团队合作型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肖涓.对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2(8):152-153.

[2]蒋晓风.从建筑的本质看建筑学教育[J].华中建筑,2010 (5):186-187.

[3]童乔慧,郭婵娟.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教育特色研究[J].华中建筑,2012(6):156-159.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113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