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浅谈信息化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

浅谈信息化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

王选君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正悄然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确保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优化。笔者在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尝试将信息化手段与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到网络平台,开发仿真软件、借助移动终端、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顺利完成,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理解也得到加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得以优化。

关键词:信息化 电工电子 专业课程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b)-0212-02

当前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上,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空洞的理论说教,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强迫下生硬的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长此以往,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思考,课堂纪律较为涣散,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动力弱、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只顾自己将教学内容仓促讲完,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如何寻找更好的学科教学方法与思路使得电子专业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有较多的收获成为很多教师一直在重点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下面笔者就以中职《电子线路》课程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为例,阐述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优化课堂学习效果的具体过程。

为了便于课堂内容的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课堂派公众号,登录班级学习平台,按照教师所预设的问题为导航,自主查阅资料、在线交流讨论,然后完成学习平台上的预习测试,系统会自动进行分析评估并生成柱状图,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1 预习诊断,情境导入

用失真和不失真的交流输出波形图片做比对,设置教学情境,赋予学生“分析师”的身份,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分析导致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失真的原因。学生们在前期学习的情况下产生了一些疑惑,能便于对本堂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学生们会发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设定外,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具有能自动稳定的静态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尤为必要。

2 仿真模拟,难点突破

为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实现本堂课的学习重难点的有效突破,本环节笔者依据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情况,将学习内容分解为五个层层递进的子任务。

任务1:认识电路的基本情况。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仿真系统,认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学生将鼠标放到电路图上,在系统提示区就会显示该器件的属性,包括:名称、型号以及其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

任务2:学习电路工作原理。

因为学生在上一个学习环节过程中已经初步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子任务2开始前,教师鼓励各小组成员派代表,讲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其他小组同学加以纠正和补充。

然后,教师播放讲解电路工作原理的flash动画,让学生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找出分析、理解不够准确的部分。在以上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后,较为抽象且相对枯燥的知识更为具体、生动,且趣味满满。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因此极速打开,课堂更为活泛,知识点的理解及重难点的突破自然就较为顺利。

任务3:完成分压式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关公式的推导。

进入这一任务时,教师需通过一定的方法启发与引导学生对任务中静态工作点公式做推导。学生完成学习平台上的例题后继续完成公式的推导,教师引导学生从VB电位入手,结合工作原理顺利完成静态工作点公式推导。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典型例题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发现、讨论与分析,最终得到正确答案。

任务4:测试静态工作点。

这一学习环节主要分为3个步骤。

首先,学生自主使用仿真系统对合理布局电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元件清单,选择合适的器件,系统会及时记录学生的操作数据,在完成电路布局后,系统会自动给学生打出操作分数。

其次,学生参照教师所给的原理图对新布局的电路做电气连接。这其实就相当于用万能电路板对电路进行焊接的过程,该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搭接电路的能力。在完成电气连接环节后后,系统同样会自动给学生打出这一操作的分数。

最后,学生用仿真系统,模拟测试电路。测试的内容包括对电路的调试,计算ICQ、IEQ、静态电位和绘制输出波形。在对电路进行调试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具有了基本的电路观测与调试本领。对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的在线互动,进行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答疑,通过仿真模拟系统进行验证,使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实现了知、信的统一。学生对整个操作环节做演练,能够更好地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操作能力同步提高,教师只是参与学习的一员,学生的问题均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任务5:电路故障排除。

在仿真系统中,电路预设了三处故障,学生通过观察故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排除故障。

在对三处预设的故障解决时,学生们组成攻关小组,一起讨论、探究,每处电路故障排除尝试的过程均是实操的演练,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助可以将新产生的困惑及时化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3 拓展延伸,丰富内容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分压偏置电路极为关键,其在功放电路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如应用于家电行业中,在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在竣工领域,雷达发射机中也需应用这一电路;在医疗领域中,在核磁共振中的应用,让人们更早的预见健康状况。

为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向外拓展和延伸,教师可要求课后每人上网查阅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并将自己所获得的结果上传到学习平台共享。学生从网络途径更全面、具体的得知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会分析各种不同应用中的具体方式,他们会发现新知识不仅仅有价值且很有意义。

4 总结评价,提高升华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师生一起回顾、梳理知识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画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知识架构更为完整、系统,学习内容整体把握度提高且能自主提炼、升华。

课后作业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互动或QQ群进行在线交流讨论,实现优秀作品共享和学习经验交流。教师还可展示对本班和以往优秀学生的作业点评,还可以多部分存在问题的环节做提醒,使得学生能够有效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并逐步完善自我。

在本内容教学时,笔者及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在精心教学准备的前提下巧妙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方式的选择借助学习平台和仿真软件,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了既能观看又能操作的信息化课堂,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时使用针对教学内容的仿真软件来进行探究试验、故障排除、小组讨论,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效果。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拓展延伸,将课堂知识,融汇到生活之中,在学习平台的帮助下,信息化手段在整个课堂教学均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使用,课堂節奏因此更为明快。教师在系统设备的帮助下更为清晰的知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可依据实际情况把控教学过程。当然,想使得这一教学策略的效果能够得到最大化,教师要更多的强化学习,汲取最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对策,在教学准备要舍得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应借助集体备课等方式让教学设计更为完善,对各种新生成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见并对应好解决的措施以避免出现卡壳现象影响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潘艳珠.高职院校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6):67-69.

[2]丁忠校.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和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79-81.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124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