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孙梦迪
摘 要:课堂教学是促使研究生把握创新精神内核并实现自我超越的一项特殊“修炼”,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传统教学模式在合理性、适切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掣肘。在研究生教育全面进入“以质量为核心”发展阶段后,应明确研究生教学模式创新目标和思路,通过理念更新、信息化建设和评价机制变革等途径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研究性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b)-0231-02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即培养研究生对掌握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理论基础、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全面、基础和综合性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课程教学暴露了诸多问题和矛盾,并成为培养质量提升的掣肘。因此,应加快研究生教学模式变革,将创新能力培养置于教学目标的中心位置并真正落到实处。
1 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功能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意义。创新能力包含了知识(资源)、技能(认知)和人格(动机)等基本要素,因此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经过专业训练后都可以具备一定程度的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课堂教学和科研训练则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两大支撑体系。
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作为承接本科教学和科研实践的中间环节,研究生课堂教学具有三大主要功能:一是知识入门。对某一学科(群)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统摄和深刻理解,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实践的坚实基础。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学科领域氛围若干具有逻辑关系的课程和专题,通过对专题的统筹、统观和统揽,实现对本领域知识体系的“过镜”式再现与统摄式把握。因此,这一过程绝不是对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使研究生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的融会贯通和兼容互摄。二是研究入门。相对于知识入门层面的“全面撒网”,研究入门承担“重点培养”的任务。在研究生对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概览式把握之后,寻找研究盲区、新区就成为下一个目标,因此课堂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对“拟研究问题”的兴趣、敏感意识和主动性,实现对待选课题的锁定。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课题文献搜集、研究焦点确认以及研究工作开展的方法和策略,使之逐步具备独立研究能力。三是精神入门。创新精神是学术活动的本质属性和重要动力,贯穿于学术事业的全过程。在这一角度上,创新精神培养是研究生课堂教学的价值基点,是促使学生把握严谨、专业、负责、耐性等精神内核并实现自我精神超越的一项特殊“修炼”。由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本学科的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进行详细解析、修正、延伸和拓展,让学生能够领会创新活动的一般路径、技巧以及学术规范、职业操守等。
2 研究性教學模式构建的定义与特征
根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创造包括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研究生教学模式构建而言,应以高阶目标为指向,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即不仅要教授研究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研究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通过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评价和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和特征:一是探究性。探究是教学模式变革的逻辑起点和内在要求,对于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和理念有重要作用。探究性教学中的质疑、探索、发现等行为有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自我效能感的获取,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二是前沿性。研究性教学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前沿性、精深度不足的缺陷,有助于研究生在更高层次上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维。三是实践性。实践性并非试验、社会调查等所独有,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注重实践性,这体现在两方面:教学内容和讨论主题来自于学科前沿和社会现实;教学方式不仅包括理论分析,也可以借助于实验、调查等手段。实践性不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四是自主性。在信息化环境下,研究性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鼓励学生主导课堂,以“中心者”的身份选择课题、参与讨论并自主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客观上提升了研究生的主动、责任和风险意识。
3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要素与结构
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以专题研究和互动交流为载体,将专业教学、学习方法和研究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打造适应当代培养环境和社会需求的研究性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具有独特的要素构成和实体架构。
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研究生、教师和制度创新,每一要素都有其特性和功能。首先,研究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知识的接受者(认识主体)以及探究互动的主角(价值主体),扮演着双重角色,即知识消费者和知识生产者。可见,这一知识消费与生产的转换机制,能够把课堂学习提升到批判、反思和创造的层次。其次,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定位是探究学习的导航者与合作者,负责提供定向建议、咨询支持和精神激励。随着传统权威的消解,教师以成熟研究者的身份参与课堂讨论,成为“学研共同体”的一员,其目的就是促成“学研一体化”。最后,教学制度创新是影响探究学习即“研学合一”成效的重要因素,其内容包括:以文献阅读为基础,以前沿问题为议题,以专题研究为载体,以互动交流为平台,推动学习与研究的有机融合。
就运作机制而言,研究性教学体系是一种融研究生、教师和制度创新为一体的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使其具有其独特的适切性。在实践中,这一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课堂研究专题的统筹规划,以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数量梯度适度的探究主题链;二是研究生、教师和教学制度三者互动方式与结构的设计,规约了内部信息流动与外部物质架构(如研究氛围);三是探究式学习活动组织。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过程管理,即教师通过合理安排引导研究生从基础性外围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跨越,使之逐渐接近问题实质,从而实现由学习向研究的质变。endprint
4 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实践活动,需要从理念、机制和具体措施等方面不断优化和改进,以谋求改革的突破点。
首先,通过持续的学习研讨和试点实践实现对教学理念的突破,这关系到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与成败。比如高校普遍推行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能够使教师充分认识教育教学理念转型面临的挑战、重要性和方向等;反过来,理念创新将对教学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有利于经验积累和推广。
其次,全面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为研究生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包括集群网站、网络服务平台和资源数据库等硬件设施,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化体系、资源采集与共享机制、资源评价体系等软件系统;二是通过健全高校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研究生教师培训和交流力度,提升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开发、网络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快在线课程建设进度,为广大研究生创造虚拟学习环境,促使其改变学习方式和习惯,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最后,积极推动高校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为研究生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正確的导向和激励。要以“优化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激发多元主体活力”为宗旨,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教学评价监督机制。一是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机制,提升教师主体意识,鼓励教师自我改进和提升;二是根据新形势需要调整评价指标的要素构成及其权重,加强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方面的考核力度;三是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追踪评价的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龙宝新.论“研究性课堂”的架构与创建——兼论人文学科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57-58.
[2]韩鹤友.新时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01-102.
[3]章晓莉.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7):96-97.
[4]吴瑞林.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21-122.
[5]杨春梅.论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教师教学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127-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