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洋
摘 要: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逐渐融入到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然后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机遇。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当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形式,以及当前数字化校园阶段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大数据技术论述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与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信息化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133-02
大数据,即海量数据,是随着WEB2.0技术使人人都成为互联网内容的创造者与基于可感知设备的物联网的长足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大数据带来了“大问题”,更带来了“大希望”。传统的数据存储形式与计算方式已不能满足大数据的需求,而海量数据中隐藏的价值非常值得相关业界进行探究。信息专家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提出: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指“容量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1]。于是,围绕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的大数据技术,成为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也成为相关产业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大数据更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崭露头角,为智慧校园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1 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搭建的意义
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是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构建为学校师生科研、教学、管理提供支持与保障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平台[2]。服务平台搭建的需求既来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来自师生校园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一方面,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产生了大于原先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数据量与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非联网状态使用的“单机系统”到独立系统入口的“校园网”,再到具有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联通各系统的“数字化校园”的快速变革与发展。在数字化校园阶段,在教务系统、人事系统、OA系统等应用中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务、校务实现信息化,并沉淀出大量基础数据与用户数据。再有,MOOC平台的搭建,将传统的课堂搬到了互联网上,在更加便捷地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利用物联网与传感技术、云计算与移动应用技术等结合,搭建的智慧教室中收集了大量环境数据、教师教学数据与学生学习数据[3];与此同时,在”校园一卡通“的广泛使用以及智能终端与可感知设备的长足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师生的校园行为数据(例如接入校园WiFi数据、门禁数据、消费数据、图书馆借阅数据等)。而在传统技术方式下,数据不能完全共享、数据不可信、选课等高并发场景下系统性能极差等问题,在存储与应用中逐渐暴露出来。面对数字化校园遇到的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开始把目光投向专门针对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另一方面,现今高水平大学建设也需要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助力。大數据是将无意义之“数据”变有价值之“知识”的重要技术,其在商业智能领域的成功应用值得高校信息化建设借鉴。大数据分析作为智慧校园的核心“大脑”,服务平台作为智慧校园的呈现形式,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目标。
2 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智慧化需求日益凸显。笔者认为,智慧校园建设需求主要体现在场景化、个性化与可视化三个维度下的“一站式”服务。
场景化是指个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应基于办公、学工、人事、科研、教学等场景而非基于业务的部门归属。在“数字化校园”阶段,虽然用户可以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一次登录即可使用全部系统,但系统是基于部门划分的,形成了一种看上去“统一”,实则各应用、各系统独立的状态。例如,勤工俭学要进入学工系统办理,研究生选课要进入研究生系统办理,查询个人报账信息要进入财务系统等。然而,新教职工、新学生往往因为分不清业务归属而找不到应用。所以,基于业务部门归属划分的系统为新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道屏障。另外,各系统之间没有实现数据的完全共享,使得数据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局限,例如源于人事系统的教职工数据可共享至科研系统,可人事系统却不能获得教职工的科研数据进行基于科研的考核。因此,智慧校园阶段需要在原有数据中心的基础之上,共享来自各个业务系统的全部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打通不同部门的业务。
个性化是指智慧校园平台要针对不同的人而非大粒度的不同角色(如校领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数字化校园”阶段,应用权限是针对不同角色的,然后同一角色之下,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以及不同的用户难以得到个性化的关注。例如:针对不及格率达到80%的学生发出学业预警,提示其用心完成学习以顺利毕业;通过一卡通消费数据判断学生经济情况并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在MOOC平台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历史推荐其感兴趣的课程及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等。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更要关注每一个用户。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识别用户特征,可以促使学校管理、服务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
可视化是指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呈现形式友好、美观、可用性强。图形化、交互化的形式比刻板的文字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接受,所以可视化是解释大数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例如支付宝账单针对用户消费数据生成各种图表、微信根据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生成的用户关键历史行为轨迹图等都在用户中得到广泛好评与传播。数据分析是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中呈现的结果可借助可视化手段,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则更易被广大师生用户喜爱。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用户数据、基础数据、学习行为数据与校园行为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将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成为高校信息化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为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提出了场景化、个性化、可视化三个建设思路。其中,场景化要打通全部系统、数据,为“一站式”智慧服务构建基础;个性化与可视化是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特色,在功能和视觉两个层面为校园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当然,在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师生提供切实服务,避免片面追求建设速度。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4-58.
[2]黄艳梅,聊银花.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7,7(125):144-145.
[3]黄成兵.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应用探讨[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7(1):131-133.
[4]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4,48(6):957-9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