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薄舒月
摘 要:扎平1井在钻进过程中,取心多,通过岩屑及岩心资料,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N1地层。本文通过对岩心以及岩屑的综合分析,对该井N1地层的沉积相,生、储、盖组合以及该井与邻井在横向与纵向上进行了对比,并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上干柴沟组 沉积相 岩心 邻井对比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a)-0039-02
1 区域构造情况
扎哈泉构造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扎哈泉凹陷的一个三级构造,构造整体形态为被断层切割的断鼻;扎哈泉构造北接英东油田,南邻昆北油田,西与跃进油区相连,东邻乌南-绿草滩油田;勘探面积450km2。
扎哈泉构造整体形态为被XIII号断层及阿拉尔断层切割的鼻状构造,倾末于扎哈泉凹陷,与凹陷之间发育一条扎哈泉断层。构造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南翼相对交缓,北翼相对交陡,被XIII断裂所切割。
2 单井分析
2.1 岩性分析
扎平1井上干柴沟组岩性综述:2900~3520m,视厚度620m,未见底。岩性以棕灰色、灰色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棕灰色、灰色细砂岩、棕褐色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巖和少量的灰色含砾砂岩。通过对该井N1地层岩屑以及岩心岩性组合的分析,笔者认为该地层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亚相,其中夹滨浅湖亚相。
通过对岩心40个样品铸体薄片鉴定,碎屑颗粒主要粒径在0.05~0.35mm之间,分选性以中-差为主,磨圆度主要以次棱为主,并发育水平层理,并且在岩心薄片上分析发现富含黄铁矿及有机质,更说明此处处于还原环境下的沉积。通过以上数据也证实该层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亚相,其中夹滨浅湖亚相。上干柴沟组地层形成时期正是第三纪山系形成,喜马拉雅运动主要的运动期,使得该地层在沉积过程中经常出现湖进湖退的现象,由此沉积相分布出现深湖-半深湖与滨浅湖亚相交替出现。
2.2 气测显示分析
扎平1井在钻探过程中自50~3520m井段(导眼段)共发现气测异常197.0m/76层,主要集中在N1地层,出现异常37次,并且在该层油气显示比较好,全烃基值在0.06%~5.74%之间,气测异常显示全烃值在0.24%~19.84%之间,烃组分出峰齐全,岩性只要为棕灰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以及棕褐色泥质粉砂岩。水平段3000.00~4220.00m共发现气测异常838.00m/15层,全烃值最高10.41%。槽面无显示,池面无变化。主要岩性为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通过对扎哈泉地区试油效果好的储层全烃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统计规律:试油效果好的储层具有全烃绝对值大于3%,重烃组分升高,轻烃组分降低的“镜像”特征。在井段3230.00~3318.00m、3415.00~3475.00m(导眼)进行了钻井取心,总进尺148.00m,总心长146.33m,平均收获率98.9%,取心段见含油气岩心4.69m,其中荧光0.65m,油迹2.32m,油斑1.36m,油浸0.36m。
2.3 生、储、盖组合分析
2.3.1 烃源岩
油气勘探实践和油气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表征有机质丰度的指标有残余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含量(EOM,%)、总烃含量(HC,ppm)、岩石热解生烃潜量(S1+S2)(HC mg/g rock)等。
由于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油气,只有在满足岩石本身吸附的需要后,才可能向外运移,因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下限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扎平1井在N1地层泥岩与砂岩呈互层状分布,源储关系好,岩石热解生烃潜量(S1+S2)平均1.09mg/g,氯仿沥青“A”平均0.06%,通过对扎哈泉地区10口井有机碳取样分析,普遍大于0.4%,大部分在0.6%以上。
通过对岩心生油岩样品做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得出该层原油RO平均值在1.2%左右,说明母岩的成熟度很高,按照我国陆相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属于中等油源岩。
由此可见扎平1井N1地层生油岩属于较好烃源岩。在深湖-半深湖及滨浅湖亚相中,所处还原环境到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沉积主要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带粉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富含有机质,是有利的生油层。
2.3.2 储层
(1)储层岩性。根据录井资料与岩心资料分析,扎平1井N1地层储集层主要为孔隙型,储集层累计厚度242.00m,占地层总厚度的39.03%,最大单层厚度为7.0m,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为主。N1储层主要为一套深湖-半深湖及滨浅湖碎屑岩储层,其岩石的矿物组成,颗粒的胶结方式和颗粒的排列方式常常决定着储层物性的好坏。通过对该层岩心观察和常规薄片资料分析,发现本区储层岩性较细,以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颗粒直径一般为0.01~0.35mm。填隙物含量普遍较高,且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碎屑矿物成份以陆源石英、长石及岩屑为主。石英平均含量29.9%,长石平均含量25.0%,岩屑平均含量27.4%,矿物成分成熟度平均值0.40,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
储层砂岩中胶结物和杂基含量中等。胶结物平均含量14.02%,主要为方解石,少量硬石膏、铁方解石以及黄铁矿;杂基平均含量为2.14%,主要为泥质和泥晶方解石。从砂岩全岩矿物成分测定结果来看,方解石占16.3%,其中方解石主要分布于胶结物中,而泥质、泥晶方解石占10.2%,主要分布于杂基中。
(2)储层物性:通过岩心物性分析资料来看,N1储层孔隙主要是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3%~9.3%,平均5.9%;渗透率范围集中在0.05~1.0mD之间,平均0.65mD,含油饱和度平均为33.8%;总体反映了低孔低渗的特点。
(3)盖层。扎平1井N1地层中,泥质岩较发育,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累计厚度达到367.00m,大段泥岩、砂质泥岩之间夹杂砂岩储层。平面上广泛分布着灰色、棕褐色泥岩、砂质泥岩,其岩性较纯,致密,纵向上厚度大,平均单层厚度约3~6m,对油气封闭性好,是区域上理想的盖层。
(4)邻井对比分析。扎3井至扎2井N1地层连续,储层连续,并且三口井都处在扎哈泉断鼻构造的轴部,且扎3井构造位置高于扎平1井,扎2井最低,按照油气运移方向看,扎平1井的出油率要高于扎2井。气测异常显示,在扎平1井的水平段油气显示很好,由此也证实了作者的猜测。过扎205井-扎平1井-扎201井的联井剖面,扎平1井N1地层的油气显示要好于扎205、201井,扎205、201井处于扎哈泉断鼻构造的翼部,处于构造低的位置,油气多半运移到构造高的位置,通过对比也发现,扎平1井要好于该两口井。通过以上两个剖面对比,建议以后的开发重点应该沿着扎哈泉断鼻构造的轴部开发,并且多以水平井开发致密油,提高油田产量。
3 结论
(1)通过对本口井N1地层岩屑及岩心的综合分析,了解了该层属于深湖-半深湖及滨浅湖亚相,且由于地质构造运动,两种亚相模式交替出现成为互层。
(2)N1地层烃源岩发育较好,储层孔隙度平均5.9%,渗透率平均0.65mD,反映了低孔低渗储层特点,盖层较纯,致密,形成有效的封堵作用。
(3)通过联井剖面,了解扎哈泉断鼻构造在轴部的油气显示要好于翼部,建议沿着轴部开发,多以水平井为主。
参考文献
[1]朱利东.青藏高原北部隆升与盆地和地貌记录[D].成都理工大学,2004.
[2]王峰.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其地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