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萍
摘 要:列举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机械基础》存在的问题,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教学流程,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优化和模块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资源、专门化教室。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 《机械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b)-0231-02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专业方向的专业理论课,在技工学校是其他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机械基础》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1 传统教学模式讲授《机械基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以自己为中体,根据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备课教案从头讲到尾,即使运用了多媒体,基本上就是将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粘贴到了PPT上,从形式上来说是改变了教学手段,但实际上没有能够本质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有效的与实践相结合。很多时候一门课程结束后,学生不知道哪些知识是对自己有用的,更不清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和工作岗位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要求和目标导致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理论课与文化课相比,虽说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但是需要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原理的理解能力,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技校生却恰恰最缺乏这些能力,大部分技校生都是理论知识非常薄弱,不要求上进,对待学习没有热情,甚至排斥对理论的学习。因此,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机械基础》时,课堂气氛很沉闷,愿意跟着老师转的学生很少,一学期的课程上下来,能够一直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我们知道,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习惯都比较差,没有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但是技工学校的课程设置却是根据上级要求,不仅仅是高中阶段基础课程有了相应的改变,还有增加了专业课程,这对学生来说增加了很多的挑战。所以,在这些挑战面前,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的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因此,必须要改革《机械基础》教学模式,只有变革教学模式,打好《机械基础》这个专业理论课的理论基础,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专业理论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习时有兴趣、有动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以理论支撑专业技能的学习,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掌握技能为主线,是通过专业理论知识来解释专业技能的操作要领,然后反过来再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来帮助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知识,以此来相辅相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理论学习—项目(模块)操作—项目评价。
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实物、教师的简单操作等方式,将教学目标中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在看得见、动得了、易理解的情况下逐步理解吸收,这样,既学习巩固了理论知识,还为接下来的操作技能和实践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项目操作是企业的一种生产加工方式,这里是教师根据知识要点和内容巧妙设计的训练项目。学生在课前配合老师做好准备工作,在课上根据项目操作要求、任务和时限,有秩序、有组织地完成项目操作。项目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机构的拆装,可以是零件内部构造的观察等等。项目操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好的项目设计能使组内人员发挥优化作用。项目操作还可以细分进行模块化。
项目评价是一个必要环节,可以有同组评价、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同组评价可以督促学生动手,小组互评可以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老师评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学生理实结合的学习效果。
3 探索《机械基础》一体化教学
3.1 丰富教学资源,让知识生动化
《机械基础》是一门与生活及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展示才能理解知识,才能在技能训练中找到理论支撑,才会逐渐形成学习兴趣。所以,实现《机械基础》一体化教学必须先丰富教学资源,这样学生才能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直观演示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才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形成规范技能。
专门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如我校所有教室都配有定制多功能的多媒体投影仪,可推式的白板,集控制、电源等一体的讲台;汽车发动机一体化教室除了这些基本的设施外,还有配套的发动机设备及工作台等。专门化的教室是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互融合的教室;是让学生在情景教学的氛围中掌握技能的教室。
丰富的实物和模型是必备的,可以让知识变得立体、形象。如可以拿齿轮来讲结构、分类和用途;用废弃的V带来讲结构和参数;通过机構的运动演示来分析机构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相应的教学用具。例如讲铰链四杆机构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制作四杆机构,课上进行演示、评比,并用来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类型的判断以及急回特性等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电脑制作零件模型或仿真动画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理论教学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搜集相关的视频和影片辅助教学。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车间进行现场教学。学生直接感官具体的零部件和各类运行的机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尤其对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
3.2 项目、模块化处理知识点
根据教学目标将《机械基础》中的知识点进行项目处理或者模块化处理。以《机械基础》第五版第十章轴为例,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轴的分类、各种轴的结构和用途等知识点。可以设计成这样几个模块:模块一,播放轴在生产中的使用实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轴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模块二,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轴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各种不同类型轴的区别;模块三,让学生分组拆装减速器,感受轴上零件与轴之间的关系,并对轴的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
3.3 評价项目,巩固知识点
项目完成后,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相互了解,并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讲解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时,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到钳工车间安排项目操作任务:调节台钻的速度;调整V带的张紧力;进一步了解巩固V带传动的原理、特点、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项目完成后发放任务测评卡进行评价(见表1)。
这样的任务测评方式带动了实训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理论教学更直观,理论知识更易懂,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可以辅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杨胜卫.《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5(4):65-66.
[2]叶放郎.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06(8):52-53.
[3]鞠建明.谈当前中专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福建建材,2002(1):115-117.
[4]范永琦.《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体会[J].技工教育研究,2004(S1):172-173.
[5]雷辉,李永祥,刘自然.机械类专业实验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链式工程训练实验教学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6):140-141.
[6]刘金明.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寻求技工教育的新途径[J].太原城市技工技术学院学报,2007(2):90-91.
[7]彭华英.让学生动起来——如何在机械基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中等技工教育,2010(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