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隋新 曹雪玲 王莹
摘 要: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新性知识结构,大学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与有力保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第二课堂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全面挖掘第二课堂这一形式,将第二课堂与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大学的始终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第二课堂 大学生 创新素质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b)-0235-02
Abstrat: Innovation quality include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personality, Innovative knowledge structure, Second Class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innov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an effective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to the First Class, and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guarante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quality w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education, the form of the Second Class was comprehensive excavated. The second class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quality throughout the university always had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econd Classroom;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Quality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外,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活动。目前国外一流大学在大学生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方面早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以此来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创新素质可以解构为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性的知识结构四个方面[2]。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支撑与有力保证。对于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性的知识结构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新素质的培养
1.1 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人格指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具有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又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实现创新的根本性动力。
因此,如何在第二课堂教育过程中将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格的培养贯穿始终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在第一课堂中可以学习专业知识与部分技能,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创新意识与价值观念则需要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共同培养。第二课堂中的创新教育作为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重要延续,以固化、拓展、提升学生在第一课堂培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共同构成完整的创新教育整体。
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有社会活动型的,如配合老师的课题开展社会调研、学生会各种社团活动等;有知识竞赛型的,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制作竞赛、机器人竞赛等。有创新制作型的,如各种创新课题研究、学生兴趣探讨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都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课题研究与学生兴趣探讨活动,学生利用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在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同时,增长知识、锻炼技能,将对其创新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2 创新态度的培养
态度决定一切,创新的关键在于克服经验主义,改变观念、更新思维,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突破自我,积极思维,对待任何事物要有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而已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关于这一方面首先就要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不管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
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实指导教师的选拔机制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指导教师的层次不一,认真程度不同等问题,长期以来也是学生们提意见较多的方面。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完善指导教师的选拔机制,提高教师的鼓励政策等方法,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是创新教育成功实施的重要内容。
1.3 创新性知识结构的构建
创新性的知识结构从广度上来说包括了对人文、历史、哲学、科技、数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发散性涉猎,从深度上而言则包括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学科方法论等方面的钻研[2]。创新性知识结构的构建包括培养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尤其是具备良好的创造技能,包括一般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表现能力(艺术创作)和物化能力(创造设想物化为模型和产品)。
在第一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属于基本内容,而在第二课堂中更重要的训练内容是利用这些所学的基础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个较好的提升。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2 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第二课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独立思考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相得益彰[3]。
2.1 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支撑
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整合社会、学校资源,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多的学生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在面试或试用时具有很大优势,在多年的观察与研究中发现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将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在毕业时的就业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人。
2.2 有利于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参与教师科研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这一系列的训练过程中,会受到同学与老师的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与正确的科学态度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基于第二课堂训练的学生在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期间会表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导师的好评。同时在平时的学业与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过分依赖导师,具有认真、努力、严谨、独立等优点[4]。
2.3 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第二课堂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了科研兴趣,提高其创业能力;我们鼓励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将课程、专业所学的內容与专业实习、创业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包括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活动、创新实验和科技大赛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加深其对创业综合知识的认识和运用等,有利于推动现阶段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改革[5]。
3 结语
第二课堂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训练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为重点,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整体,在创新素质培养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按照与第一课堂创新教学目标一致、时间协调、内容互补的原则,构建体系化的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平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推进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德芳,王珺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24):93-96.
[2]陈妮娜.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平台构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增刊):113-117.
[3]何桂玲,夏丹,陈泽凡.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36):46-49.
[4]刘杰凤,薛元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3,4(78):64-65.
[5]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4-6.
[6]吕宏凌,陈金庆,田兆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0):79-81.
[7]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8]郭永芳,黄凯,张茜茜.第二课堂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7):5-6.
[9]吴汉东,于洋,郭雪松,等.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5(8):36-37.
[10]丁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教育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3(5):74-77.
[11]刘旺.基于第二、第三课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7):18-21.
[12]房汝建,朱锡芳,伍婷.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3(29):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