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正常形态—致病因子—异常形态”为主线,以器官为中心,以致病因子作为桥梁,打破学科界限,对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课程群能淡化学科界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同时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教材建设。
关键词:显微形态学 实验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R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39-02
加强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前沿挑战的基础工程。努力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医学科技发展需要,具有广博的医学文化、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将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1]。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综合素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临床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2]。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医学人才培养的成败。
传统观点认为,形态学实验内容应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采取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单科分割模式,即分别观察正常形态(组织胚胎学实验)、病原体(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病理状态(病理学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割断了形态学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3]。同时,形态学实验教学(含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等)通常分散于医学生3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后期的实验必然要复习、重复前期实验内容,使教学信息量大为减少、教学效率降低。因此,改革传统的形态学单科分割式实验教学,设立一体化相互关联衔接、互相渗透的综合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已势在必行。为此,我校综合4门医学形态学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的人才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构建了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现总结如下。
1 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的构建
根据临床医学的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梳理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内在关系和层次,我校以“正常—致病因子—异常”为主线,对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及病理学进行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首次在医学教学中提出了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的概念,并对上述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删减陈旧内容,梳理交叉内容,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增加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使课程内容更加系统、精练。课程群以系统为轴线、器官为中心展开实验内容,以致病因子(病原微生物、免疫因子)作为桥梁联系正常和异常微细结构,以旁白动画PPT课件的方式自主并灵活呈现相关实验内容[4],使课程之间教学内容有机地紧密对接,打破了学科界线,实行课程一体化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全面整合与优化,体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临床医学专业的需要。
我校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是以泰山学者特聘学术骨干为带头人,以组织学与胚胎学“泰山岗”设岗学科实验室、医学免疫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学校级重点实验室、病理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基础医学实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利用潍坊医学院学科综合优势,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教研战略,组成的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创的知识和技能优势互补的潍坊医学院优质课程群。
2 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构建的意义
(1)初步建立了数字化显微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有利于医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
传统的显微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主要以细胞或组织标本的玻璃切片、涂片及铺片为观察对象,但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学生对切片的观察局限于实验室、借助于显微镜,因此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制约;玻璃切片等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而且标本常常褪色,不易永久保存;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需要制备大量切片,此举不仅成本高,而且也极难保证每张切片的制作质量,不利于典型结构的观察和示教,等等。针对上述缺点,我校构建了数字化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显微形态学数字切片库等,配以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及网络系统,建立数字化形态学实验体系。通过校园网开放,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探索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课程群各学科均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均具有研究生使用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具备研究生培养所必需的研究设备条件,并可以为本科教学提供高层次服务。专业教学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不同层次的实验室构成,为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基础,依托于这一平台,大大增强了师资队伍承担重大课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除此以外,该教学科研平台还积极为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我校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
(2)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得到强化和提高,学习效果优良。
医学知识表现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各内容相互渗透,通过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还原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普遍反映学习效果好,特别是“开放式、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丰富了知识容量,而且经历了科研的基本训练。“开放式、研究性”实验在结合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局面,对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行医学生的终身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反映在“开放式、研究性”实验中学到的科研思维对后期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2年来,学生正式发表的论文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3)教学、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经过近年的不断建设,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的教学、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的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形成了活跃的科研氛围和稳定的研究方向。近2年该课程群承担省级教学课题6项、厅级10项、校级6项,其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促进了群内课程以系统为轴线、以器官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留学生理实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提出了数字化形态学实验体系的建设思路,“指导教师利用医学隐性知识激发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的策略及其实证研究(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则证明了课程群建设对医学人才创新能力的巨大正能量,提出了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策略,等等。教学与教学研究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显著深化了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策略,提高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科学研究方面,目前该课程群内已经形成了神经退行性变和再生修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感染与病理变化,内分泌变化与疾病等几个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近2年来课程群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863子课题1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杂志近30篇,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专著20余部。五年来课程群共培养在职和统招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2篇、潍坊医学院优秀毕业论文4篇。课程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服务职能,坚持对外开放,向校内外开放仪器设备资源,为高层次课题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得到全校科技人员的一致认可,已经充分显示出课程群建设的优势。发挥课程群的条件和资源优势,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近年来通过各课程开设的创新型实验,结合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等方式,为优秀学子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先后指导百余名本科生利用课程群提供的实践平台出色完成了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其中荣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挑战杯”特等奖2项、荣获第九、十、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
(4)促进教材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成果也必须反映到教材建设上,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原各课程实验课之间缺乏联系,有的内容相互重叠,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配合课程群的建设,课程群编写与之配套的高质量的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内容涵盖组织胚胎学、病理学、遗传学等,实验层次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基本知识点,综合性实验设计至少两门学科的内容,创新性实验需要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解决问题。
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课程群通过结构重组,组建形成了一个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境优越、教学手段先进、管理机制健全的显微数字化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实验资源共享、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化的全新教学模式,为推动我校医学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军琳,郭征.浅谈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2):85-86,94.
[2]赵永亮,颜伟,宿芳,等.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2007,27(2):98-99.
[3]王小莉.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J].南方医学教育,2012(12):31-32.
[4]张雪莉,李如江,岳炳德,等.录制旁白动画PPT课件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3,36(5):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