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杰++王荦++包琳++杨雅新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开展教育改革、促进创业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该文通过对问题分析,提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等建议,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 对策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56-0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根本需求[1]。地方本科院校是实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虽然近年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背景
1.1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意识与思维[2]。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是指经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其创业能力,使得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的能力及素质。
1.2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早在2002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就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内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这标志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启动。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为高等院校切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2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1 理念滞后,对目标认识不足
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认识不足,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局限于组织竞赛活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等方面的工作;在創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比较易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过多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2.2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学校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任课和指导教师,多是以专业教师或学生辅导员等人员兼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投入不足,缺少对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学习及交流。
2.3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学校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能和学生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教师授课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创新设计和创业实践环节。
3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探索
3.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优化,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标准,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
(3)坚持多学科融合发展,探索设置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的学科专业培养转变为多学科、宽口径培养。
3.2 健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且能够有机衔接、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把此体系纳入学分管理系统。
(2)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共享,建设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视频公开课、慕课等开放课程。借助网络课程平台、跨校修读等模式,引进一批创新创业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3.3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建设
(1)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资源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撑优势,加快建设校、院两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内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提高对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2)加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践实训基地、校外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平台。
(3)依托社会资源开展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师生经常性的深入社会,广泛开展各类活动。
(4)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平台保障与运行管理机制。主动与相关企、事业及科研院所相对接,联合开展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研究。
3.4 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
(1)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扶持一批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竞赛项目。
(2)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引导社团打造品牌创新创业活动,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人士担任社团指导教师。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沙龙活动、专家讲座等活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升。
3.5 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籍管理制度
(1)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专项项目,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广泛地开展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2)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制定创新创业学分的积累和转换制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施行弹性学制,进一步放宽学生的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去进行创新创业。
3.6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及保障机制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将教师讲授的创新创业课程,计入教学工作量。教师指导创新创业项目或参加高水平竞赛并获奖,可在职称评聘、岗位聘用中予以考虑。制定奖励制度,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
(2)多方筹措资金,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学校应逐年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科技竞赛专项资金投入。
(3)为创新创业活动免费开放学校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训练中心等实践资源[3],并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有效地使用校内实践资源。
3.7 加强创新创业教学队伍建设
(1)选拔具有理论知识扎实,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2)定期对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进行系统、深入培训学习。支持、鼓励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管理人员到企业、研究所等单位挂职锻炼,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3)开展“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丁瑞忠,王全文,吕海航.“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以鲁东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90-92.
[2]李秋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6):130-131.
[3]杨为群,李勇江.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5(3):72-74.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2015-05-04.
[5]张清华,岑世宏.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84-87.
[6]李晓华,张丽萍,王晓凤,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4):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