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migre
开了几个月共享单车的会员,我几乎每天都会骑自行车。当然,我天天骑的目的,肯定不是要把本骑回来那么抠,只是出于一种爱好和需要。
工作日,早上上班刚下地铁,如果看到附近有共享单车,我会骑着去公司;下班时,如果公司楼下还有共享单车,我会骑着到地铁口。就这样,一个月只要十来块钱,我就能缩短我的通勤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去干我喜欢的事。
和步行相比,骑自行车的确轻松得多,毕竟多了个代步工具,可以省力。踩上它,我就像给自己装上了“鳍”。我在街道上穿行,就像鱼儿在海底遨游。利用它我可以走得更远。
我还喜欢骑自行车的一点是:早晚都坐地铁太沉闷。不知什么时候,人们被统一驱赶进了地下,每天坐着挤满了人的地铁来来往往。
中午阳光正好。骑自行车是对我早晚坐地铁的一种补偿,加上它是一辆共享单车,我没有保管它的压力,不需要对它付出多余的情感成本,用完就放在一边。因此,我可以全心全意踩着车,看着地表高高闪闪的建筑、随着季节变化的花草树木、市中心的喷泉,或者不经意路过我却爱“哔哔赖赖”的洒水车。
边骑我还会边给自己“加戏”,将踩踏板的节奏稍稍调整,假装自己踩的是辆小破三轮,又假装自己是个大街上的小货郎,边踩自己边小声念着:“蟑螂药、蚂蚁药、臭虫药、粘鼠胶,臭脚克星……”
主动为单调的生活找点乐子,生命中和我相遇的,就不再像在地铁里、办公室里、电梯里只是遇到人头那么单调。
我蹬的每一脚,都是使的我自己的力氣,因而我能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我体验着“御风而行”的感觉,并将自己从工作中解放出来。每天中午,我会像翻牌子一样选择一辆阿黄阿蓝或者阿绿。上去蹬第一脚,忘掉上午所有的烦恼;再蹬一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我仔细感觉着那种由地面和轮胎之间摩擦而产生的阻力,这能让人变得专注,甚至能让人产生一种自由的感觉。
自由的感觉来源于受阻,一定的阻力反而让我咂摸到了生活中难得的自由。
因为自行车的存在,相同的时间内我的活动疆界得以大大扩展。这样说吧,公司周围方圆一公里的弯弯拐拐、是哪条路、有什么吃的,基本上都被我摸透了。其中,我光临最多的除了吃的,就是市图书馆。
中午的两小时是自己的,我经常趁机溜去图书馆借书。行程六到七分钟,比走路要快得多。而路上逗留的时间短了,可以在图书馆溜达的时间就长了。图书馆有8层,目前我借过将近80本书。因为有还书压力,所以大部分我都看完了。
因此,通过一辆自行车,我在拓展我能抵达的物理边界的同时,将触角伸到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除了借书,前阵子图书馆还举办了拉斐尔的作品展出。中午,我赶在最后一天展出前把展扫了一遍。
现如今,“内卷”这个词被周围的人提到很多次,更成了一种风气。对我而言,读书、看展以及骑自行车是我精神“躺平”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