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从一线教学改革的实践心得出发,围绕转型发展的思路,教师发展评价,教学与科研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应当结合地方、高校、生源、师资四方的实际,以摆“实事”的态度,用“求是”的方法,拿出魄力去创新,脚踏实地去工作,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实事求是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42-02
自1993年创办三年制大专“建筑设计专业”始,到2003年设置本科建筑学专业,至今三江学院建筑系已经走过了23年的办学历程。此前,倚靠东南大学等一大批退休老教师们的倾囊相授和历届学生的出色表现,三江学院建筑系毕业生获得了地方建筑行业的广泛认可。
笔者2008年入职三江学院建筑系,其时尚有李孝宋、陈湘、杨永龄、徐敦源、贺镇东、温秀、韩秀琴、朱德本等教授和先生在系内授课。作为新教师,笔者首先进入一年级《建筑初步》教研组,在此期间受到杨永龄教授的悉心指导,从此就和这门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教学的思考与领悟也即以此为开端,并持续至今。正是在以这门课为主的教学揣摩、研究和教改实践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不断尝试和反思,从而对建筑教育,特别是对三江建筑系、对三江建筑教学有了更为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1 现象与问题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建筑教育与学术体系,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布杂)的基本模式,经现代主义运动尤其是包豪斯的革新,再经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建筑思潮的推动,已经是异彩纷呈了。再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大规模发展催生了建筑教育的惊人扩张,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不到10所,发展到了现在的近300所。虽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建筑教育的模式却相对比较单一,基本还都是承袭以法国“布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中央大学——东北大学为引进路线发展而来的学院派教育体系。究其根源,除了历史造就的“布杂传统”根深蒂固、不可撼动,谁都“不想”,甚至“不敢”,也“很难”去充当这个“创新”的出头鸟之外,当前国家层面的行政指导(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评估形成的指挥棒),却又迫使每个建筑院校几乎“都想”跻身评估之列(截至2016年5月大陆地区共有59所建筑院校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评估),因而极力效仿名校办学,故而难以突破原有的以八大老院校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这样一个大的环境笼罩着像我们这样的一大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所作所为。而这一状况,笔者以为,恰恰反倒应该是我们民办高校——特别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呈现“新常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寻求转型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首先亟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即,育什么样的人才?凭什么样的能力,走什么样的路?创什么样的特色?
2 思考与对策
对教学的潜心研究和对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与探索,让笔者一方面感受到了教改带来的“教与学”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自己存在着特殊的现实情况。首先,即“教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我们在师资组成及来源,教学能力、规范及其制度保障等方面和公办院校有着明显不同。特别是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及其主动性和体系化等方面与知名建筑院校更是存在着显著差距。另外,很重要的,由于生源来自本三批次,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加上入学以后专业认知的不足和就业导向的缺失,学生在专业学习思维和方法上未有及时而理想的转变,很快滋生畏难和迷茫情绪,导致“学风”的下降和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认清我们的“实事”去“求是”,是摆在转型发展决策之前的第一要务。知己方能知彼,我们只有重新客观地评价自己目前的处境,才能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避开“投机取巧”和“好高骛远”两种倾向,走得踏实、走得长远。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供读者讨论。
首先,一所大学一个专业要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肯定要有一系列体现自身规律和要求的理念、思路、制度、程序和方法。因循守旧、牵萝补屋,或者断章取义、乃至“拍脑袋”的拿来,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走不下去的。如前所述,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师资构成、生源特点、管理制度等都有别于公办(特别是知名)建筑院校,他们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办学定位。一味地拷贝或者模仿他们的教学模式到头来只能永远跟着人家跑,而以我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能不能跟得上他们的步子还要打个问号,更何谈发展与特色?这,笔者以为,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实事”。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求是”,需要我们在办学理念、教学体系上做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有创新,还要有取舍!埋头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固然重要,但如果既不能“知己”——不对办学条件、培養目标、教学规律、生源特点及其基础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又不能“知彼”——不对社会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主流建筑教育发展趋势做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所有的工作都难免流于形式,师生们也徒然为“茫然”的过程所累。不能形成共识,又何谈凝神聚气、强基固本?上下都在随波逐流,又何谈将来立身之本?
其次,笔者坚信,万事成败皆在“人”。一所大学、一个学科、一个专业要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还必须要为改革与转型的源动力——广大教师构建多元化的发展体系。没有教师的转型就不可能有高校真正意义上的转型!目前高校教师发展政策只注重学术精英,往往忽略普通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岗位培养。发展模式以个人主导为主,忽视实践、交流、观摩、研讨等方式的作用;发展项目以学术提升为主,忽视教学提升和情意发展。这些都造成教师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得不到尊重和满足,影响了教师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最终导致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师、轻教辅(和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因而,笔者以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首先破除“学术”唯“科研”的狭隘观念,应将教学、整合、应用(美国欧内斯特·博耶《学术反思:教授的工作重点》)同样提升到学术层面去理解,为其正名并给予支持。唯此,方能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在我们目前师资队伍的客观历史基因条件下关照到、且真正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差异性和整体性,促发教师对学校和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文化育人”不仅体现在学生培养上,同样也应当作用于教师发展。在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同时提升工作生活幸福的指数,提升归属感,将对学校整体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再次,笔者坚信,教学应该是一所大学的生命线,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而最终要以绝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来回报学生家长的民办高校更应如此。因而,笔者以为,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重“量”向重“质”转型的初级阶段,教學与科研不应被视作两类不同性质且相互分离抑或相互冲突的任务,更不能把科研,特别是与教学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无关的科研凌驾于教学之上,作为教师考核提升的唯一导向。作为面向服务地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应将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直以生源决定生存,以教学质量决定社会认同,以毕业生评价决定社会口碑的民办高校,把教学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研究,强化“教学的学术”,强调“整合、应用”,实现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的相互促进,相互受益,应当是我们目前需要确立的主导思想。实际上,对教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教案设计产生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师资培养的过程,更是一个将培养方案落实到每一节课的过程,这对民办高校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对教学研究的强调其目的也不仅仅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在于希望通过加强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来建立符合自身能力的教学体系,从而发展出符合自己的教育特色。教学相长,教学研究的动态特性既是刺激教师不断思索和改进的触发器,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的催化剂。因此,对教学的研究必然是一个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互利的过程,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3 结语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回归它本来就应当走的路。在沿着名校们的老路一帆风顺走了这么多年后让它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恰如自我否定,很难。要达到否定之否定,更难。因此,首先必须要凝聚人心,要让底层第一线的教师发声,要为“教师的转型”做足准备,留出时间和空间。其次,转型不是老司机硬拉着马车绕个弯子走老路,而应当是地方、高校、教师、学生齐心合力抬着轿子过河,因此必须梳理思路,找准方向,明确定位,构建体系,夯实根基,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大庆,黄一如,仲德崑,等.“建筑教育的特色”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5(16):6-14.
[2]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3]赵哲,董新伟,李漫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三种倾向及其规避[J].教育发展研究,2015(7):23-27.
[4]吴仁华.提升服务能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5(1):36-39.
[5]缪峰,殷珊,黄丽.“称体裁衣”观念下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讨——以三江学院建筑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