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岩++于明岩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体现在教学模式僵化、心理素质过低、思想道德低下、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等。因此,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当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开展就业指导等,力争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时期的大学生。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6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大量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现阶段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础。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加快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采取各种对策来应对这种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当前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是延续以前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学生学。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记笔记”,另一种方式就是“满堂灌”,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1]。这种教学模式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效果非常好,学生都普遍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在传授实践技能方面,再以这种方式传授,学生学习效果就非常差,感觉知识空洞,摸不着头绪,一头雾水。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心理素质较差
心理素质是个体的人控制情绪、承受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2]。现阶段的高职学生,从他们的出生,到他们的成长,都是比较顺利和幸福的,没有任何困难,对于真正的困难和压力,他们没有亲身体会,都是理论上的理解,所以,心理素质过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当他们走进社会,开始真正工作和生活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逆境,特别是工作上的压力和挫折,他们一开始很难适应新环境、新工作,他们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去面对,更不知如何去解决。
1.3 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缺乏诚信,在个人利益面前,诚信度降低,甚至可以抛开诚信。同时,缺少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想奉献,有利益就上,没利益就退,对同学、对集体表现的漠不关心[3]。
1.4 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节
高等职业教育在传授给学生先进的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技能。纵观现在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过程恰恰相反,从开始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把理论和实践分离开来,基本上是传授理论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实践活动。讲解理论时,不讲实践,进行实践教学时,不讲理论知识,把教学的一个整体过程,彻底分成了互不干涉的部分。每个部分完全独立,更谈不上相互结合,两个过程严重脱节,其结果可想而知[4]。
2 如何改善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
2.1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改革开放到现阶段,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大专业课程设置,职业岗位设置以及专业岗位教學方案的设置,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就业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经常性地邀请各行业的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多与专家进行互动,特别是在实践技能方面多多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课兴趣。同时,成立各种课外实践小组,由老师和专家担任课外辅导员,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课外小组进行实践,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2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善于自律,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其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勇于担当,有责任心,要爱岗、敬业、勤业。只有这样,他们在工作中,才有可能被工作单位认可,被社会认可[5]。
2.3 校企合作为平台,努力提升职业素质
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以企业为平台,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和实践当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订单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教学模式当中,让高职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进入社会,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中间的过渡期为零,无缝衔接[6]。校企合作中的岗前培训、岗位实习、毕业工作等环节,统统融入到校企合作的平台中,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机平台。
2.4 开展求职及就业指导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以后的就业前景以及面试等方面知识了解的相对较少,所以,学校要在这方面加强指导,定期开展求职及就业指导,逐渐加强学生就业的信心。经常性地邀请企事业专家、学者以及毕业生来学校讲课,开座谈会,介绍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的运营方式。合理安排职业素质培训计划,讲解人际交往的技巧,与陌生人如何沟通,如何提高组织和领导才能[7]。
3 结语
总之,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压力和残酷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何在毕业之前做好就业的准备,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不好,不但毕业的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压力,无形之中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思路,学校要在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让他们在毕业之后的任何竞争中,都胸有成竹,永远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应该走一条“校中有企业,企业中有校”的办学思路。时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方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运文强,吴燕.高职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4(8):82-84.
[2]王晓洁.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3-35.
[3]沈建国.浅谈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78-79.
[4]林其天,吴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14.
[5]谭满益,王磊,宋刚勇,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8-41.
[6]肖珊,易艳萍,余露.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山东纺织经济,2012(10):108-109.
[7]陈炜,胡小龙.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4):73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