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满意度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满意度分析

魏俊妮++牟雅琳++尚瑾++路殿英

摘 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出行情况以及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探讨大学生对公共交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该研究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600名在读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出行情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44份,40.44%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一般,58.27%的大学生出行频率1~2次/d,44.49%的大学生认为其所在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一般。大学生对公共交通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29.70分,最高分46分,最低分12分,488人(89.71%)满意度得分<36分,56人(10.29%)满意度得分≥36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较低,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

关键词:大学生 现况调查 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05-04

Analysis on Undergraduates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ei Junni* Mu Yalin Shang Jin Lu Dianying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undergraduatestravel and satisfac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satisfaction. The finding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ity green traffic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In our study, 600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as subjects.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ravels, satisfaction, etc. were surveyed. Epidata3.1 was used to set up a database; SPSS19.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Results Five hundred and forty-four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alled. And 44.49% of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citys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were ordinary. The mean score of students satisfactions for public transport was 29.70. The maximum score was 46, the minimum score was 12.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89.71%) score for satisfaction were less than 36, only 56 (10.29%) were more than 36.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affic environments of campus surrounding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Conclusions Currently, satisfactions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are lower among undergraduates, and the traffic environments of campus surrounding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satisfaction on public transport.

Key Words:Undergraduates;Cross-sectional study;Satisfaction;Influence factors

交通自古以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得到了极大改善,现代交通优化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1]。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不能同步跟进,使城市交通的问题日趋凸显,负面影响逐渐增加[2-5]。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也频繁发生[6],无法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绿色交通与城市良性互动发展方面,改善环境污染的绿色交通理念也应运而生,即开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依托,新能源汽车为补充的节能、高效运转的交通系统[8]。目前,关于居民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满意度虽有报道但结论不一,而且关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甚少。大学生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一个主要人群,也将作为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主力军和绿色交通的践行者。因此,通过了解大学生出行情况和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某地区的医科大学(学制5年)和综合性大学(学制4年)选取年龄在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共600名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现阶段就读于高校的全日制在读大学本科生;自愿参与该次调查。排除标准为:调查期间已毕业参加工作或升学至研究生者;不愿参加调查者。在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方法对高校大学本科在校生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及专家咨询自行设计调查表,并经预调查完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月生活费用及来源、校园周边环境。(2)出行情况:出行原因、频率、一次出行花费、出行距离,以及在出行过程中是否需要换乘等。(3)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包括对公共交通设施、收费情况的满意度、信息服务工作、公路交通紧急救助工作、交通系统对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道路行驶状况、拥挤程度、公交车发车频率和密度的评价、公交车内部环境、站台设置的间隔线路、候車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公共交通服务人员态度的评价共12个单选题。以选择“非常满意”得5分,选择“比较满意”得4分,选择“一般”得3分,选择“不满意”得2分,选择“非常不满意”得1分,分值在12~60分,并将满意度得分分为<36分和≥36分两个水平进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核实无误后,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4份。544名调查对象中男生208人(38.24%),女生336人(61.76%)。一年级44人(8.09%),二年级48人(8.82%),三年级79人(14.52%),四年级165人(30.33%),五年级208人(38.24%)。在学校所在城市居住时间3~5年的大学生305人(56.07%),居住时间1~3年的大学生126人(23.16%),居住时间不足1年及5年以上的大学生113人(20.77%)。大学期间日常费用来自家庭的493人(90.63%),405人月生活费800元以上。220人(40.44%)认为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一般(见表1)。

2.2 高校大学生日常出行情况

93人(17.10%)出行频率为少于7次/周,317人(58.27%)为1~2次/d。绝大多数学生(64.34%,350/544)的出行原因是购物/娱乐,68人(12.50%)因为兼职/实习而出行。193人(35.48%)表示学校到市中心的距离在1~5 km,153人(28.13%)表示学校到市中心的距离在1 km以下,198人(36.39%)表示学校到市中心的距离在5 km以上。369人(67.83%)从学校到市中心的时间在1 h以内,151人(27.76%)从学校到市中心的时间在1~2 h。315人(57.90%)从学校到市中心不需要换乘,124人(22.79%)需要换乘1次,105人(19.31%)需要换乘2次以上。431人(79.23%)月交通费低于50元,92人(16.91%)月交通费在50~100元,21人(3.86%)月交通费在200元以上(见图1)。

2.3 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

被调查的544名大学生中,44.49%的学生(242/544)认为该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一般”,21.88%的学生(119/544)对公共交通设施收费“比较满意”,44.49%的学生(242/544)对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不满意”,54.04%的学生(294/544)、54.60%的学生(297/544)认为公共交通紧急救助及应急能力“一般”,7.54%的学生(41/544)对道路行驶状况“非常满意”,31.07%的学生(169/544)对公共交通的拥挤程度“不满意”,31.99%的学生(174/544)对公交车发车频率和数量“不满意”,51.10%的学生(278/544)认为公交车内部环境“一般”,42.10%的学生(229/544)对公交/公共自行车站台的间隔、线路设置“不满意”,54.23%的学生(295/544)认为公交车的候车环境“一般”,仅0.55%的学生(3/544)对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的服务“非常满意”(见表2)。

对公共交通满意度得分情况:平均得分(29.70±5.19)分,最高分46分,最低分12分,488人(89.71%)满意度得分<36分,56人(10.29%)满意度得分≥36分(见表3)。

2.4 大学生对公共交通工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χ2=35.38,P=0.000)、出行频率(χ2=8.55,P=0.034)、学校到市中心距离(χ2=11.98,P=0.007)、学校到市中心的时间(χ2=9.47,P=0.007)是大学生对公共交通工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未见统计学差异(见表4)。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见表5)。

3 讨论

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必备的动力和民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是大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大学生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加重,世界各国开始提倡低碳生活。因此,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选择。大学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主要人群,也是践行绿色出行的主力军,其对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的评价将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绿色交通,促进民众绿色出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交通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但大学生对公共交通满意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出行方式选择。当需求被满足时,研究对象便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即满意;相反,则体验到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即不满意。国际上通常将满意度评价分成5个等级选项进行相应研究。该研究采用这种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选取544名在校大学本科生了解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他们所在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常常由于购物/娱乐、兼职/学习等原因出行。其中超过1/3的大学生认为该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一般,进一步揭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这与欧阳陈海等[9]的观点相似。在该次调查中,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对公共交通设施收费满意,说明目前公共交通收费合理,符合大学生出行乘车花费的承受力。但大学生对公共交通中的一些服务也表现出不满意,诸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公共交通紧急救助及应急能力、道路行驶状况、公共交通的拥挤等问题需要改善。此外,31.99%的调查对象对公交车发车频率和数量表示不满意,51.10%的调查对象认为公交车内部环境一般,42.10%的调查对象对公交/公共自行车站台的间隔、线路设置不满意,这与陈德明等[10]的研究对象虽然不同,但结论基本一致。该研究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被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出行频率、学校到市中心的距离和时间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满意度有影响,尤其是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其他因素与满意度有关,可能的原因是高校周边的交通建设滞后于城市和高校的发展,现有的交通设施和环境不能满足高校与社会越来越频繁的交流。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一个主要人群,也将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工具使用的主力军,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对引导民众绿色出行、促进绿色交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高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大学生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该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研究中涉及的高校相对较少,不能全面反映我国所有城市大学生的真实情况,但研究结果能对今后的同类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个研究现场以及更大的樣本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贾健民.城市低碳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马天山,樊一江.交通运输与能源和环境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4):116-120.

[3]赵否曦,刘涛,张益霞,等.贵州省道路交通隐患驾驶行为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280-284.

[4]蒋岳,张永青,吴蔚,等.南京市社区居民道路交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6(2):1-5.

[5]蒙晓宇,陈娜萦,杨虹,等.广西城乡居民道路交通安全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2):1499-1500.

[6]张生瑞.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2.

[7]寇祁.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8]MackettRoger,EdwardsMarion.An expert system to advise o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technologies[J].Computers Environment & Urban Systems,1996,20(20):261-273.

[9]欧阳陈海,吴海燕,张宇.北京公共交通通勤出行者满意度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7(5):37-43.

[10]陈德明.居民出行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4):24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363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