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摘 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解决“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反差格局的必由之路。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它在传承传统学科教学的同时,又形成了有自身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需要加以探索。该文就信息技术与高校音乐教学的整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 音乐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40-02
1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将其应用与课程进行整合,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的诸多元素、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以更好实现课程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整合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诸多学者与一线教师们关于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的理解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如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的“课程为本”整合观。但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是变革课程教学领域(小整合论)还是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大整合论)仍存在着不同观点,但目前我国的主流观点还是应该以课程教学领域为突破,进行整合。
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CAL)、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IITC)。CAI阶段主要是根据计算机所拥有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等优势,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此时的计算机主要起到辅助教学作用;CAL阶段强调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计算机的角色开始从CAI阶段的辅助教逐步转变为辅助学;IITC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教育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变革时期,它抛弃了将计算机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这一特性,而是强调要整体考虑影响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等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构建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努力实践着第三个阶段,即力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解决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2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关于信息化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颠倒教室”(The FlippedClassroom)等新理念的不断提出与完善。
从2011年至今,短短的几年间,“1对1”“颠倒的课堂”“微课程”“慕课”……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颠倒的课堂”更是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高频率新词汇。一般来说,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知识的讲授与知识的内化。传统的教学中,在学校课堂里通常进行的是教师对知识的讲授,而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将其内化的过程通常是靠课后复习及课后作业来实现的。而“颠倒教室”则是持相反的观点,它提倡将教学内容提前录制成视频,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在学校课堂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难点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探讨,加深理解,并解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里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需求、进度以及学习风格进行教学的弊端。
颠倒教室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了颠倒:首先是它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它将传统的教学进行了课内与课外的互换,即:将原来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搬到课外,课外的讨论活动放到课内;其次它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颠倒,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在学校教育中执行的并不尽人意。颠倒教室把知识的接受放到了课外,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新知识。知识的内化在课堂实现,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交流,极大保证了“因材施教”;最后颠倒教室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则由主宰课堂变为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2)利用手机、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等进行移动式学习,利用手机、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等设备进行移动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如:Thornton&Houser曾在日本进行了一项利用手机短信辅助英语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因为手机短信所具有的便捷性,使得通过手机学习英语单词的效果与传统的利用课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优于利用网络的学习;2000年夏天,斯坦福学习实验室开发出了支持语言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学习者通过手机的语音和邮件功能,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来学习。学者KichurnNah在韩国建立了自己的WAP网站,30名学生通过网站完成基于WAP的任务以及与同学、老师间的交流。结果表明,学生对WAP网站持肯定态度,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提升,网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我国的移动通信设备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使高校音乐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实际上,无论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将移动设备应用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明显的技术、实践和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资源获取优势。目前大多数高校老师与学生的移动终端都能通过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电信网或电视广播网实现互联,利用这些移动终端,学习者可以有多种途径获得最新的、丰富多样的音乐学习资源。(2)泛在学习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较强的时空约束,使用移动设备则可以进行灵活机动的音乐学习和练习活动,零散的时间被利用,无聊的排队、候车都可以进行学习,使音乐的学习和练习环境无处不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3)学习方式优势。个性化的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模式,利用移动终端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多种学习形式。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利用微信公众号来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对于那些不喜欢看文字的學习者,如果在设备上安装了Instapaper这个苹果和安卓系统都有的APP,将个人喜欢的文章导入进去,然后选择“讲出”按钮,就可以将文章转变为音频,同时还可以改变语速,这些都是音乐表演专业进行移动学习的优势所在。再如:在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阅读文章遇到一些想要保存起来的有用句子时,用一个叫“方片收集”的笔记搜集软件,就可以很方便实现对句子的摘录与保存。在摘录了多段语句后,还可以将它们进行合并,这些笔记就可以合并到一个“方片”中。比传统的记笔记还要方便,以后在查看这些笔记时也很快捷。现在可用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的支持学习的APP很多,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
3 结语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又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不能高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些重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完成规模扩张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完成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所学,如何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的改革之路。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可以使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尤其是在伴随着移动设备与APP的出现,利用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利刃的积极有效一面,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参考文献
[1]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