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探讨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在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探讨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在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刘孟华++蔡铮++唐斓++赵洁++叶玲++夏笔军++刘叔文

摘 要: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内容涉及面广,理论较深的特点,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探讨性地将微课嵌入该课程的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优于讲授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 微课 教学改革 嵌入式教学法 讲授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50-02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实用性强。课程内容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筛选、药物制剂设计、药物质量评价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开展药学相关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1]。其涉及药剂学、药理学、生物化学、数理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具有内容涉及面广,理论较深的特点[2]。目前,国内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具有简捷、高效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使学生学以致用。近两年,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强调转变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推进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对如何讲好这门课程,顺应教学改革要求,笔者依循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成功地将微课应用到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建设形式,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3]。其是按照教学目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短而精悍的教与学活动。针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在微课内容选择、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和微课课堂运用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实践活动,希望能与同行及相关专家探讨。

1 微课内容选择,从实例出发阐述课本知识

由于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药物及其制剂,因此,其微课内容宜以生活常用药物为例。如讲授“药物的代谢”时,可以某些同时具有I相代谢和II相代谢的药物为例,探讨依法韦仑(一种抵抗艾滋病毒的特效药物)在肝脏中如何被CYP 2B6代谢产生8-羟基-依法韦仑,又如何被UGT 2B7代谢成葡萄糖醛酸化产物。讲授“药物动力学”部分时,可以林可霉素为例,比较林可霉素注射剂和林可霉素胶囊在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的房室模型,探讨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这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选择,更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好奇心,带着探究的心境,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多样化的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设计和制作是微课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制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程度。微课的设计要重点突出,一个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切勿多而散。同时,微课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微课设计的表现形式根据微课内容要多样化,包括探究学习型、演示型、讲授型等。如:讲授“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消化系统因素”,采用探究学习型的表现形式,观察现象:蒙脱石散餐前半小时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空腹服用,枯草杆菌肠球菌颗粒餐前、中、后均可。提出问题:3种药物3种不同的服用方法,为什么?理论讲解:胃肠道结构及分泌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胃肠道代谢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问题解答:蒙脱石散为止泻药物,饭前服用,随着胃排空速度增加,能快速到达肠道,发挥药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有胃肠道反应,而且食物降低生物利用度,因此空腹服用;枯草杆菌肠球菌颗粒为肠道菌群调节剂,不易受胃肠道、食物影响。讲授“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时,可采用演示型的表现形式,如“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操作”微课。根据微课的内容,进行多样化的微课演示,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能让学生针对知识点或学习操作或加深理解或引发思考。

3 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在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评价

笔者对该校2012级和2013级两个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期末试卷进行了分析。入学前这两个班级学生在人数、性别、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2012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未开展微课嵌进行教学,2013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在重点内容(影响药物吸收的消化系统因素、药物转运机制、药物首过效应、单室模型)采用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笔者对微课嵌入式教学内容的期末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在“影响药物吸收的消化系统因素”题目上,2012级和2013级学生答题准确率分别为83.2%和84.4%,这可能是因为消化系统和生活联系比较近,两个年级的成绩相差不大;在“药物转运机制”题目上,2012级和2013级学生答题准确率分别为79.5%和82.3%,该题目在其他课程,如药理学中也涉及到,所以2013级学生虽然答题准确率较高,但差异不显著;在“药物首过效应”题目上,2012级和2013级学生答题准确率分别为76.9%和81.6%,在“单室模型”题目上,2012级和2013级学生答题准确率分别为65.9%和72.7%。提示采用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均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答题率,尤其“单室模型”题目上出现了显著差异,说明微课对复杂公式的理解和房室模型的推断具有很好促进作用。

4 讨论

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各学校改革的核心。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一线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主动放弃以自己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框架,努力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然而教与学是双向的,仅有教师的热情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自主、自愿、自动地去学习。如何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达到“自主、自愿、自动”学习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教师花十倍百倍的心思去组织课程,真正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就笔者所教授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而言,一些内容是很枯燥抽象的,其中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让学生望而生畏。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案例制作成微课,嵌入讲授式教学过程,改变了原来较为枯燥的理论阐述,使学生的生活感增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观看视频进行预习、复习,掌握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上可以针对最复杂、艰涩的知识展开多方位讨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总而言之,微课嵌入教学法应用到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今后工作中,笔者将继续探索、丰富与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桂卉,夏新华,颜红,等.多元化教学法在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66-267.

[2]王梅,木巴拉克·伊明江,李岩,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方法探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95-297.

[3]余卫强,何立珍,涂丽华.微課嵌入式教学法在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3):172-17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373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