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欣
摘 要: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和深化使电力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急需提升企业绩效来应对竞争。DEA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近年来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采用几何平均效率模型,并结合因子分析对5家上市电力企业计算相对效率值,并给出排序结果。针对相对效率最低的企业E,提出企业E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另一方面要减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物的投入,降低营业成本,精简人员,为决策者给出了经营管理的意见。
关键词:电力企业 DEA 几何平均效率模型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78-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企业体制开始改革并深化,结束了电力企业的自然垄断时代。面对竞争压力,电力企业对经营绩效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通过投入产出的绩效分析给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的依据,以形成电力企业的竞争优势[1]。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已有大量学者对电力企业绩效评价进行过研究,田金玉和林妍[2](2008)将层次分析法与模型综合评价法结合,不仅弥补了平衡计分法的不足,而且为电力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依据;杨昌靖[3](2012)对现有电力企业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新型的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程序进行实现,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屈秋实[4](2013)选取了15家公司作为样本,将其经营数据引入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发现了各主成分对电力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大小。这些研究表明,绩效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企业过往行为进行量化的过程,而绩效评价的各种方法其实就是量化手段,因此,要达到好的量化结果,关键在于选取好的方法。
该文选取5家上市电力企业作为样本,建立投入、产出合理评价指標体系,将DEA法作为电力企业绩效评价的手段,计算得出5家电力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值。
1 电力企业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它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计算比较具有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之间的相对效率,依此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DEA方法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现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绩效评价中[5]。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DEA模型中含有投入和产出,因此需要分别构建电力企业的投入指标体系和产出指标体系,选择的指标要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实现评价目的,能全面反映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指标选取要尽量精简,以保证DEA模型的精确性;三是输入、输出指标之间相关性不宜太强,但要保证指标多样性。依据此原则,该文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固定资产(X1),反映电力企业在“物”方面的投入;营业成本(X2),反映企业在“财”方面的投入;员工数(X3),反映企业在“人”方面的投入;流动资产(X4),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等,是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物”的补充投入;无形资产(X5)包含企业在专利权、商标权等方面的投入;资产负债率(X6)体现了资产中通过负债筹资的比例,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选取的产出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Y1),是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每股收益(Y2),是企业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值,有效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股东权益/负债合计(Y3),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比率(Y4),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的是短期债务到期前使用流动资产变现偿还债务的能力;总资产周转率(Y5),体现了企业资产从投入使用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的运营能力;存货周转率(Y6),能够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样反映了企业的运营能力。见表1。
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该文选取了较多的指标,但很显然,有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过多的输入和输出指标无法满足DEA模型的求解要求。因此,先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做因子分析,一方面可以采用因子得分作为投入和产出指标能有效减弱DEA指标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因子分析降低了维度,使得指标个数能够满足DEA的求解要求。表2给出了分别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做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
投入指标提取了2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272%;产出指标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5.743%,并且营业利润率和每股收益指标综合为因子1,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盈利能力,股东权益/负债合计和流动比率指标综合为因子2,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电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将因子2命名为偿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指标综合为因子3,这两个指标反映电力企业的运营能力。因此,将因子3命名为运营能力。
DEA模型要求投入和产出指标均为正值,以此保证计算得到的效率值具有可比性。表2中的数据显然有负值,因此首先对其进行数据变换,将其转化为正值。该文采用的是正向标准化,即按照式(1)进行标准化。
(1)
其中,cij代表第i个电力企业投入(或产出)指标的第j个因子得分,zij表示进行正向标准化后的值,in,jm,n为电力企业数量,m为投入(或产出)指标数量。正向标准化后的电力企业投入和产出指标可参见表3。
1.2 DEA模型求解
对于每一个决策单元而言,可通过求解公式(1)获得全体决策单元的乐观效率值。以第一个决策单元及企业A的CCR效率(及乐观效率)为例,将数据带入模型,即得到关于企业A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线性规划模型,用式(2)表示,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其效率,其他企业的乐观效率计算方式与企业A一致。在乐观效率下,所得效率为表4的第二列所示,5家电力企业的优序关系为:,企业A、企业C、企业D均为DEA有效的,而企业B和企业D是非DEA有效的。此时,出现了多个有效DEA单元,无法决策这几个电力企业之间的优劣。
(2)
如前所述,当出现多个决策单元都是DEA有效时,可以采用几何平均效率模型。计算几何平均效率之前首先要计算悲观效率值,同样将数据带入模型,可以得到关于企业A的一个复杂的线性规划模型,用式(3)表示,其他企业的悲观效率计算方式与企业A一致。在乐观效率下,所得效率为表4的第三列所示,5家电力企业的优序关系为:,此时,出现了两个决策单元效率值相同,同样无法决策这两个个电力企业的优劣。
(3)
乐观效率模型和悲观效率模型都出现了多个DEA单元有效,无法进行比较的情况,此时需要按照式(3)计算几何平均效率值,该值能够较好地综合乐观和悲观两部分信息,具体见表4的第三列。根据几何平均效率,5家电力企业的优序关系为:。
企业C在乐观效率模型下是DEA有效的,在悲观效率模型下的效率值也是最高的,显然几何平均效率也是最高的,企业E在乐观效率模型和悲观效率下的值都是最低的。因此几何平均效率也是最低的。由于之前对数据进行过因子分析,因此对DEA模型进行投影分析并不能够直接反映投入和产出指标应该作何变化,因此,文章主要从原始数据的关系上进行分析。以企业E为例,根据计算得到的乐观效率权重矩阵結果,企业E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矩阵为。要提高企业的效率有3种方式,分别为:提高产出、降低投入以及二者同时进行。企业E效率较低,但投入指标的第二个权重为0,产出指标第一个权重和第三个权重也为0,因此要提高企业E的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即提高企业股东权益/负债合计或者流动比率,或者二者同时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营业成本、流动资产投入,或者减少员工数量,必要时可裁员。此外,对企业E而言,降低投入以提高企业效率的方式较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的效果更明显。其他企业提高效率的方法可以采用企业E相同的分析方式。
2 结论
DEA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近年来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极为广泛。DEA绩效评价虽然会受到选择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尽量全面地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指标,就可以减小差异,使评价结果更准确。该文意在对5家上市电力企业进行绩效评价,较为全面地选择了投入和产出指标,并采用分析法达到降维目的的同时减小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了克服传统CCR模型(即乐观效率模型)无法比较多个企业都DEA有效的缺点,同时采用了悲观效率模型,并计算几何平均效率,从而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几何平均效率模型结果表明:5家上市电力企业的相对效率排序为:。企业E的相对效率最低,为此针对企业E提出了提高企业绩效的办法,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另一方面要减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物的投入,降低营业成本,精简人员。决策者可以据此完善企业的经营策略,使企业绩效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舒莹莹.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
[2]田金玉,林妍.电力企业绩效的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8(3):74-76.
[3]杨昌靖.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2.
[4]屈秋实.电力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5]Cook W.D.,Seiford L.M.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Thirty years 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9,192(1): 1-17.
[6]Charnes A, Cooper W W. Programming with linear fractional functional[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 1962(9):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