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前黄镇段永胜河河道综合整治

前黄镇段永胜河河道综合整治

牛浩++汪海萍++梁英++胡大波

摘 要:近年来,为加快前黄镇经济的发展,前黄镇政府在集镇以北建设了镇办工业集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河道—永胜河,使永胜河变成了纳污通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本文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小城镇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河道生态净化技术、河道高氮磷高效经济净化技术、水系活化连通旁路治理等方面探讨了河道综合整治设计措施,可供参考。

关键词:永胜河 河道 综合整治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64-02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Yongsheng River in Qianhuang Town

Niu Hao1 Wang Haiping2 Liang Yin1 Hu Dabo1

(1.Nanjing Innovation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Ltd;2.Nanj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Nanjing Jiangsu,211102,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o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Qianhuang Town Government built Industrial Zone on the north of the Town, otherwise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get into the city river - Yongsheng River, made it turnning into the sewage channel. Thearticle discuss the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reatment, river sediment dredging and ecological river riv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hig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fficient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govern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ypass activ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Yongsheng River;River course;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1 概況

永胜河位于武进区境内连永安河,全长5.7 km,平均河宽15 m,平均水深2 m,主导流向自北向南、由西向东,途径南夏墅街道、前黄镇,最终汇入永安河。前黄镇段永胜河由于政府长期筑坝(水泥坝),东坝位于近永胜河与永安河交汇处,西坝位于永胜河一号桥西侧,东坝—西坝段长度约1.2 km,河水基本不流动,自净稀释能力较差,主要污染为工业企业雨污管道分界不清、工业企业用地历史遗留污染地下径流汇聚、初期雨水处理深度不够、农业面源退水、底泥内源污染等复合污染问题。根据其污染现状,前黄镇段永胜河河道综合整治以河道同步脱氮除磷反应器控制雨污管道分界不清的工业污染和历史遗留污染地下径流为重点,集成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N-BAF-SMS河道同步脱氮除磷关键技术,实现未知的工业分散污染负荷削减与河道水质改善。

2 综合整治措施

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初期雨水进入隔油池通过吸油毡除油,进入收集池与生活污水进行厌氧好氧处理,然后通过电解过滤池进行深度脱氮除磷[1],利用电解产生的铁离子和反硝化作用实现固磷和反硝化脱氮,较少氮磷排放。尾水部分回用为绿化、清洗用水。

2.2 小城镇面源污染处理技术

小城镇面源污染控制包含初期雨水分段调蓄和分散处理两个部分,分段调蓄采用PE材质压力管道作为调蓄空间,沿岸线方向固定在硬化岸壁上,根据雨水排放口的管底标高确定调蓄管道走向和分段区间,同时在每个排放口处设沉砂井截留泥砂,并设置根据液位信号运作的三通阀,在达到设定液位时动作将进入分段调蓄系统的雨水切换到直接排河;在初期雨水调蓄系统开始工作时,启动初期雨水提升泵,将部分初期雨水送入市政污水收集管道系统,部分初期雨水送入初期雨水分散处理系统即交替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当前述三通阀动作时关闭进入市政污水管道系统的电动阀,所有初期雨水送入交替生物滤池处理后排入永胜河。

2.3 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

通过底泥的时空分布特性、底泥中营养元素、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质的分布、底泥中动植物特征调研,获得可靠的基础数据,确定生态疏浚的地点和范围、疏浚深度、疏浚方式,划定物种保护带,在适宜的施工期采用生态疏浚设备进行生态疏浚。

2.4 河道生态净化技术

采用改善水体黑臭、高效降解氨氮(去除率约80%~90%)的驳岸景观构建[2]、基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强化干渠下游河道的自净能力,提升干渠出水水质;采用可悬浮固定在合适水深、供沉水植物生长的生态沉床,装备微孔曝气设备。

2.4.1 生态驳岸景观构建技术

采取生态驳岸工法[2],塑造河岸自然地形。在驳岸坡脚处适当采用木桩防止水流冲刷,在木桩内部可通过置石等措施,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蚀。

2.4.2 基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

将生物降解作用和水生动植物等的综合生态系统净化作用结合起来应用于污水的处理。在河道中放置砾石、炉渣等基质,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种植水生植被,利用水生植被的根系为基质充氧,形成微小的好氧环境。利用各类微生物以及植物之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吸引各种动物在此栖息,利用食物链网关系回收污水资源,以获得污水净化和资源化的综合效益。

2.4.3 沉水植物生长床技术

可升降沉水植物生长床利用透光度的变化调节水下的生长位置,并利用浮力系统为波浪条件下的沉水植被提供稳定的生长深度,可以解决沉水植被植物深水条件下由于透光性不足而不能生长的问题。

2.4.4 鼓风机-微孔曝气技术

由鼓风机和微孔布气管组成的鼓风曝气系统[3]被广泛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工艺中。由于在布气盘(板)上布有均匀的微细小孔,故称微孔曝气。靠近出气孔处的气泡直径d可达1~3 mm,属于小气泡。在气泡呈柱状上升逐渐合并变大的过程中,仍可保持中气泡(d在3~6 mm内)的曝气范围内。在曝气系统中,氧通过气泡表面传人液相。

近年来氧转移效率较高的微孔布气管的使用,使该供氧方法的充氧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可达25%~35%(水深5 m)。

2.5 河道高氮磷高效经济净化技术

2.5.1 N-BAF强化氨氮去除技术

N型BAF[4],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低,氨氮值相对較高污水,氨氮去除率90%以上。N型BAF用作高氨氮污水强化硝化预处理,实现低C/N条件下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在旁路工程中前置于基质调控脱氮除磷工艺单元。

2.5.2 SMS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构建厌氧反应器,将SMS材料装填于反应器之中,利用培养富集的AD微生物启动反应器,监测出水中的NO3-N的变化直到出水NO3-N保持稳定。

2.6 水系活化连通旁路治理

2.6.1 雨水湿地技术

雨水湿地是种人工浅沼泽系统,用来处理雨水并控制径流水量[5]。当雨水径流流经湿地设施,即可通过沉淀和沼泽植被吸收作用清除污染物。分为浅沼池、池塘/湿地、扩展滞留湿地(ED)和湿地腔。

雨水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淀去除颗粒物,土壤和填料的渗透、过滤和吸附,以及植物的拦截吸收径流中溶解性污染物。雨水塘既有蓄水功能,又有净水功能。

2.6.2 微地形塑造技术

自然河流中深潭和浅滩是交互存在的,在浅滩的生境中,水流湍急,有利于河道水体的曝气增氧,而且光热条件优越,浅滩上藻类、水生昆虫种类繁多,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处,可供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以及鱼类产卵;深潭的生境中,水流缓慢,是鱼类和各类软体动物休憩的好去处,也是洪水期间鱼类等水生生物避难的主要场所。在河道内形成深潭—浅滩的序列,可形成水体中不同流速和生境,丰富了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极大增加了河床的比表面积,使附着在河床上的生物数量大大增加,有利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增强。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前黄镇段永胜河的治理中,重点要以实现人水和谐、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景观建设目标需求,将水系活化与水污染治理并重、水生态净化与水景观构建并重,重点开展水环境控源减排与深度处理、黑臭消除与水系活化流通、水生态净化与水景观建设的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通过技术研发、工程实施及其评估与优化,实现水通、水清、水美。

参考文献

[1]曾武.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J].广东化工,2011

(4):173-174.

[2]张雅卓.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研究及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9,9(6):32-37.

[3]刘坤,高廷耀.关于微孔曝气系统性能及其设计的探讨[J].

净水技术,2002,21(4):5-8.

[4]李继,吕小梅,董文艺,等.A_2N/BAF组合工艺深度除磷脱氮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44(2):80-84.

[5]高参,杜晓丽,李俊奇,等.湿地技术在径流雨水调控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6(17):17-19.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392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