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
由于复杂的内外环境,俄罗斯2014年2月的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需克服不少困难。本文仅对其安保和公关两方面的做法进行介绍。
安保是索契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点之一。高加索地区局势复杂、冲突频发,安全威胁空前突出。另外,安保任务并不限于索契本地,由于赛事举办地加强安保措施,恐怖分子也可能会选择其他袭击目标,达到破坏冬奥会的目的。
俄罗斯采取的诸多坚决果断的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对索契进行“隔离”。俄罗斯调整了奥运地区的行政区划,将南部联邦区一分为二,设立北高加索联邦区,以便更有效地打击该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同时把举行奥运会的大索契地区独立出来,与动荡的北高加索分开。政府并授权对进出索契地区的个人和交通工具(包括空中交通)进行额外的检查和限制。人们需要特殊的签证和入境文件才能进入索契。
第二,投入足够人力,形成安保人员“高密度”。索契只有37万人口,但冬奥会的安保人员就達10万人左右,装备3600辆车辆和72架飞机,还部署了数百名民兵。
第三,充分动用军队,通过对陆海空军、边防军以及警察部队的部署,形成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索契周边最主要的陆军是58军,2011年俄罗斯在北高加索地区组建了新的联合部队49军。黑海的四个海军基地为索契提供海上保障,冬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黑海舰队一直在塞瓦斯托波尔和高加索沿岸巡逻,导弹舰部署在沿海地区。俄罗斯还抽调了波罗的海舰队的两艘舰艇加强黑海舰队的兵力,黑海舰队并根据2011~2012年国家军事计划另外接收了18艘新军舰,包括六艘常规动力潜艇。俄罗斯空军为奥运会提供空中支援、空域控制和封锁。
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式表演上“重现”奥运五环的巧妙设计获得广泛赞誉。
第四,加强监控体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除奥运场馆外,市区内也安装了大量监视摄像头,对公共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奥运场馆周围都设置了栅栏,对进入车辆进行检测,警察在场馆周围和关键地点进行24小时巡视。
第五,实施观众认证制度,提前建立观众数据库。3岁以上的任何观众进入场馆或奥林匹克公园都需要获得免费的观众通行证。
第六,严惩电话恐怖主义,加强对这种罪行的处罚。
第七,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外相关部门形成合力。2011年,俄罗斯成立了一个情报专家组,开展与其他国家情报机构的合作,陆续与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就奥运安保合作达成协议。2013年底,多个国家表示其情报部门将派人员作为本国代表团的一部分出席冬奥会。根据美俄双方的协议,美国在奥运期间协助俄罗斯政府保护美国运动员、公民、企业、设施和其他美国利益机构,并为俄罗斯提供与冬奥会安保相关的情报信息。美国还在索契成立了联合行动中心,为在俄美国企业和用户提供情报信息。奥运期间美国军方为索契提供了空中、海上、化学和生物战防御、后备医疗支援以及电子频谱管理和保护,并分享了处理简易爆炸装置(IEDs)的技术。美国海军派遣了两艘军舰前往黑海,负责应急措施。2011年国际刑警组织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参与冬奥会的安保,主要负责筛查航班旅客信息,通过比对数据库查找危险分子。英国在工程建设和安保技术方面为索契安保提供了支持。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乌克兰向索契派遣了400名安保人员。以色列和奥地利的咨询公司为索契冬季奥运会提供了价值10亿欧元的安全保障。
西方国家并不乐见俄罗斯成功举办冬奥会,它们试图给俄继续贴上“保守”“封闭”“侵犯人权”等标签。再加上俄格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因素,使索契冬奥会自始至终与抵制问题相伴。
索契冬奥会需要应对的抵制风波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格鲁吉亚发起的抵制运动,但2012年10月格政权更迭后,该抵制运动明显弱化。2013年格奥委会在截止日期前向索契奥组委提交参赛申请,格鲁吉亚抵制运动告一段落。其次是俄“反同性恋”法案导致的抵制风波。2013年6月,俄联邦委员会通过两项同性恋限制法案,欧美借此掀起抵制索契奥运会狂潮。前届冬奥会主办地温哥华故意派出一名同性恋议员(而不是市长)作为代表前往索契。德、法及欧盟政要宣布不参加开幕式。第三是几乎与索契冬奥会同步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乌克兰反对派从最初要求政府重开与欧盟谈判,到要求总统下台,最终波及索契冬奥会。西方媒体借机对俄口诛笔伐,数名乌克兰运动员提前离开冬奥会。
面对抵制,俄罗斯采取了灵活而有力的应对措施。针对同性恋问题,俄罗斯领导人展现出坦诚和包容。普京多次表示,欢迎同性恋人士参加索契冬奥会,但要求不得进行“同性恋宣传”。针对人权方面的指责,俄罗斯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采取了积极的“释放善意”措施。俄边境部门开通“奥运窗口”,使所有国家的运动员在注册后可以免签证进入俄罗斯。2014年新年起,俄放松了对索契冬奥会公共抗议的有关禁令,示威活动可在提前得到官方批准后进行。同时,俄罗斯还释放了在押的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以及“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等。
面对西方大国领导人集体缺席冬奥会开幕式,俄罗斯没有过多纠缠,而是将外交重点放在了国际奥委会、中国以及其他周边国家,因此尽管美英法德等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缺席,仍有65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是温哥华冬奥会的三倍。普京密集会晤外国政要,看望包括美国队在内的国外参赛团队,与他们饮酒喝茶、谈论体育。可以说,俄罗斯充分利用了奥运机会,大赛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在外部舆论环境整体不利的情况下,一些突发事态极有可能被放大,导致公关危机。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的“4.5环”乌龙事件便是典型的例子。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总体上非常成功,梳理了俄罗斯深厚的文化历史,也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表演过程中,奥运会五环标志亮相时出现失误,五朵巨大的雪绒花本应展开为奥运五环,但代表美洲的一环没有按计划展开,引发了广泛的调侃与讽刺,有美国媒体指责俄罗斯“故意”,体育范畴内的话题瞬间上升至“国家关系”。
对于此次危机,俄罗斯采取了正视错误的态度。开幕式结束后,总导演在新闻发布会上坦率地承认失误,以低调且不失自信的态度寻求了全世界的原谅。在半个月后的闭幕式上,俄罗斯用一种自我调侃的方式扭转乾坤。在开场舞结尾部分,演员们用队形先还原了开幕式上戏剧性的“4.5”环,再慢慢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奥运五环。这一巧妙设计引起了全场欢呼雀跃,获得了全世界范围的赞誉。在闭幕式上对开幕式失误的巧妙修正,成为索契冬奥会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