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越
[摘 要]高中声乐教师不仅要加强声乐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勤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及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让学生在高考中能自信自如地演唱,在艺术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关键词]后鼻音;韵母;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39-01
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工作的力度,对教师普通话水平能力的考核和等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很显然,这个工作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广西乡级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听到“夹壮”的普通话,这给声乐教学减少了很多麻烦。
然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壮语地区人们的发声习惯造成的“不归韵”“早归韵”问题相当普遍,而其中的省略和丢失后鼻音韵母问题又是最不易被发现却最难解决的。这些不良习惯是声乐演唱当中咬字规范之大忌,轻者令听者一头雾水,不知所唱;重者导致发出的声音干、扁、涩,没有光泽,不够圆润,严重阻碍学生理解什么是“声音的管道”,以致很难完成“声音管道”的建立。
比如在初学阶段,我多会给学生安排《牧羊姑娘》《思乡曲》等难度较低的歌曲。这两首歌曲,句尾字为“羊”“娘”“良”“亮”“上”“窗”“茫”等带后鼻音韵母“ɑng”的字。在咬字吐字的发声规范中应该强调把后鼻咽腔立起,声音紧贴咽腔后壁经鼻腔到达头腔后发出,这样才能完成“ng”这个后鼻音韵母的咬字发音。
然而学生往往发完“ɑ”后,没有把后鼻咽部略微加强立起,只是轻描淡写地过渡“ng”就把口腔关闭,整个“ng”的发音不完整、不圆润。听起来“羊”字就像“牙”字,“亮”字就像“俩”字。2011届学生梁文成与何龙龙都唱过这首《牧羊姑娘》,他们也都出现了省略和丢失后鼻音韵母的现象。正所谓“江山易改,习惯难移”,发音习惯毕竟已形成多年,要纠正着实不易。我认为教师要做到常提醒,常指正。学生也应该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主动地去练习和纠正。
经过反复翻阅声乐文献、普通话培训书籍,结合自己多年的演唱经验、普通话培训经历,我决定尝试通过张嘴哼鸣练习强化后鼻腔的立起,让学生能直接通过这个训练体会到“ng”的发声位置。因为哼鸣就是声音经过鼻腔发出的,而张嘴哼鸣更是必须经后鼻腔才可能发出的声音,加强这个训练应该能有效解决此问题。
2012年9月,我开始对上文提到的学生梁文成与何龙龙进行张嘴哼鸣强化训练。一开始,他们很难适应这个张嘴哼鸣的发声,不能理解张着嘴怎么哼鸣,不是声音闷在鼻腔以下就是张大嘴发出“啊”声。我反复范唱,他们仍然做不好。后来我让他们近距离观察我的口腔,用手摸我的鼻子,体会那种“张嘴”和“哼鸣”的发声状态,慢慢地,他们开始能发出“ng”的声音了。
然而我还没来得及表扬他们,新问题又出现了!
张嘴哼鸣训练我采用的是“5 4 3 2 1 -”练声曲,在“c1-c2”音区范围内他们都练得不错,但一过了“d2”声音又发不出了。研究后我发现这是“立”得不够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越到高音越难唱,张嘴哼鸣更是如此,到达演唱者的高音区后,要求后咽壁必须进行细微的调整拉长,才能发出圆润饱满的“ng”哼鸣声。我用了“打哈欠”体会口腔变化过程、“向上拉開的弓”想象口腔变化状态等方法让他们反复琢磨、体会、练习,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可以发出通畅自如、音色圆润饱满的“ng”了。
在整个上行、下行的练习中,我发现练唱到下行时他们都会出现唱到“2”音时就发出较之“5 4 3”平扁暗淡的音色。原来,他们又犯了偷懒的毛病,觉得高音都唱得好了,低音就是“小菜一碟”,信手拈来。殊不知修炼阶段是偷懒不得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听辨力和范唱力,不厌其烦地错了再来……一遍又一遍,让学生在不断地提醒、提示中完成每一次的张嘴哼鸣训练。
经过四个课时的强化后,我开始让他们读歌词中带“ng”的字,反复对比训练时后咽壁的立起和管道的形状。一开始他们仍然会恢复之前的省略和丢失,把“ng”偷偷省掉。经过再提醒、再练习,情况有所好转,我开始让他们读一整句歌词、一整段歌词。慢慢地,他们越来越少丢“ng”,再后来,都不再出现丢“ng”的现象了!如今,他们已经能熟练自如地演唱这类带“ng”的后鼻音韵母歌曲。
通过这次的探究和实践证明:声乐,是一门无比深奥的学科,所有的发声理论和发声状态都是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教师启发、讲解和示范,学生想像、理解和练习。作为一名高中声乐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声乐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勤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及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让学生在不久的高考中能自信自如地演唱,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艺术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韵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