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玮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更加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育也持续关注。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要求是基础性的,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数学公式的把握和理解。本文旨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利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巧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措施。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对知识还未能熟练运用和把握。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所以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思维,利用数学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思路,从错题中挖掘本质,从知识中解析脉络,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
一、利用数学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对图形的分析和构建有一定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依托实际情景和想象情景,构建思维导图,便于学生接受和归纳抽象知识,拓宽学生思考角度和学习思路,进入从二维到三维等不同空间形态的学习。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样抽象思维培养,能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重点从教师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注重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培育学生基础运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技能,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是学生处理文字和数据关系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上传授基本运算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文字和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三)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养成学生的解题习惯,可有效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延伸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研究多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技巧,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体会。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不管题型如何变换,学生只要掌握了做题的思路和技巧,就能灵活分析和解决。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开展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改下,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效果就是对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对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小学生来讲,兴趣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而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应用数学思维导图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基础,逐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以基础知识为基础,以运用知识为前提,以错题分析为巩固,而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反思学习的过程。一部分学生频繁地刷题,快速应答,提升自己的考试技巧,却只是对知识进行复制和单一学习,并未真正把握题型的相似点和知识性,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数学题的解题依靠对数学概念、图形分析、抽象理解、空间想象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的建立思维导图过程是对做题思路的再回顾,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的范围和内容,而且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有帮助。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批判性地进行反思,发现之前解题时出现的错误,避免复杂的解题方式,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二、构建数学思维导图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全面的导图构建
数学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结果,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所以教师要注重思维导图内容的多样性,构建审题的思维导图、计算的思维导图、错题的思维道题,通过全方位的思维导图构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把握数学学习的重点,逐步探索数学的知识结构。小学数学学习离不开思考,只有不断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设计思维导图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敢于质疑,不断思考,认真分析,合理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全面的思维导图,不仅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分析中学会了总结和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提问塑造数学课堂的轻松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同时对思维导图要灵活构建,做到不死板、不局限,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学生是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要扮演引导和主导角色,利用思维导图加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学习和全面发展,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训练。
(二)注重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构建思维导图不仅要主动分析数学题型中的知识原理,也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具象的总结和概括,逐步分析背后的原因,把握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当前,小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学业压力,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对学习目标和方式比较固定,这无疑是对学生主动学习天性的抑制。对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条件之间的相似性,将题目给的条件互相串联起来,更好地解释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完善的学习过程是对思维过程的再现,能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逐步对思维导图的分析中提高思维灵活性。
(三)注重知识的融合教学
构建有效的思维导图,要把握知识的重点,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开展课堂实践,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引导方法。数学实践也是构建思維导图的重要目标,教师开展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要通过思维导图设置教学目标,提供材料,让学生融入知识学习。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高速发展的阶段,教师要做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分析并整合各单元知识点,注重知识的融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数学课堂和数学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应用数学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思维导图,加强错题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以基础公式为基础,以准确带入数据为前提,以错题分析为巩固,错题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就是反思计算过程的阶段。小学阶段,学生还未掌握准确学习的技巧,只是简单地做计算题,快速应答,运用了计算的技巧,却只是机械复制和单一学习,并未真正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正确率。例如,在计算[9.9×32]时,学生错把[10-0.1×32]写作[10×32-0.1],这说明学生并未真正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先后顺序。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不仅要对做过的题型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也要对抽象事物和抽象知识点进行具象的概括,把握数学学科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数学计算题的解题依靠对公式记忆、快速计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错题重复计算,帮助学生分析错题并反思。学生的反思过程中是对计算思路的再回顾,不仅有利于拓宽思维的范围和内容,更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度。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有批判性地进行反思,发现之前计算时出现的错误,避免复杂的计算方式,寻找问题的最优解。目前的计算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架构起新的桥梁,注重思维教学,加强对计算错题的思维导图分析,教师要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从学生的错题反馈中提选出经典计算题型,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进行统一讲解。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保证计算的有效实施。
(二)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图形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利用思维导图教学,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思维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扩建原有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学习内容,可以构成新的概念体系。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构建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边”和“角”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学生把握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立体图形,让学生在接触图形学习的过程中,由抽象到具体逐步了解,由知识到运用逐渐深入。在学习“立体图形”时,教师通过构建思维导图,从最基本的二维图形开始,通过由线到面的知识迁移了解三边形、四边形;再加上长度,角度的限制,引导学生了解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目前应该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融合教学,在教学课件中植入思维导图的元素,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领域。将数学知识与网络技术,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解题思路,提高教育成效。教师通过这样层次化、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的图形学习有极大帮助。
(三)创设思维导图,分析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对学生学习生涯的影响非常巨大。解题思路主要体现在运算的准确度、计算的精准度、估算和验算的习惯等方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教师要创设思维应用题,并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找出解题方法。例如,在应用题的计算中,“刘奶奶买了10斤3元/斤的苹果,和[x]斤的2元/斤的香蕉,总共花了40元,求[x]”,如果思路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学生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走上错误的方向,给做题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困难。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检查,将计算得出的x的值代入题中进行验算,看是否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拿到题目时首先审题,而且要正确审题,注意策略。通过构建解题的思维导图,首要关注题目中的细节,如数字、符号、单位等内容,对于[cm]和[m]的单位要着重检查,构建思维导图的第一层。让学生在对题目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构建第二层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运算的步骤,做到下笔之前心中有数,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做到稳中求快。只有通过这样的解题思维导图构建,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保证学生做题的准确性,提高数学教学成效。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也要示范错误的解题思考。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从正反两方面下手,一步步引导学生对题目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对知识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解题方式不要立即反对,而是顺着这样的思路为学生进行分析,达到反思教学的目的。小学数学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材料信息提取能力极为重视,在此过程中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对问题的解析,对学生理解和学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利用思维导图,完善作业布置
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有效利用数学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坚持差異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评价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在作业中提取和利用思维导图,也学会在作业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例如,针对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即使其作业的完成质量不高,但教师依然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此类学生进行耐心指导,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主动思考能力提升的题型,培养其收集错题的习惯,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范围。针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对其作业质量进行充分的肯定,不断激励学生深入研究题型背后的数学知识原理,利用数学思维导图完善对整体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思维导图加强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后积累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作业完成方法上,思维导图的作业布置不仅仅注重培育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目前思维导图的作业布置应该将传统作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进行线上作业的布置,不断探索数学教育的新领域。将数学知识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解题思路,可以提高教育成效。教师利用这样层次化、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帮助。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让思考回归学生本身,明确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反思感悟。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手段,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思路,从错题中挖掘本质,从知识中解析脉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
(宋行军)
360850021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