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家长

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多样音乐课堂

家长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多样音乐课堂

何胜男

音乐是构成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音乐课堂使学生认识和了解音乐知识,从音乐歌唱、鉴赏中获得艺术修养。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讲授音乐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开发教材,拓展教材,深入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共鸣。为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将音乐知识、音乐审美、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贯串,为学生搭建趣味、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空间。在构建多样音乐课堂过程中,应该将之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抓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音乐审美和鉴赏力。

一、抓住导学环节,让音乐课堂别开生面

精彩的课堂导入设计能抓住学生对音乐的良好体悟,为展开音乐活动、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奠定基础。

(一)以跌宕的故事,激活学生对音乐的向往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材中不乏久远的老歌曲。很多初中生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对老歌曲缺少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引入歌曲背后的精彩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苏少版音乐《游击队歌》时,该曲的创作背景是关于铁道游击队的精彩故事。在导入该歌曲前,教师可以导入游击队抗日视频片段,再现当时的战斗情景。《游击队歌》诞生于烽火硝烟弥漫的战场,将游击队员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惊险进行展现,激励广大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节。通过看战争视频、讲解游击队的故事,学生从中体会到游击队员的果敢、英勇、机智、坚毅,能更好地欣赏《游击队歌》。教师从课堂导入故事,激活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利用解读歌词、展开合唱等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游击队歌》中找到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二)以情景交融的氛围,增进学生的音乐体验

在音乐课堂导入时,有情有景的体验,往往能打动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而多媒体更是助力情景教学的有效方式,能让音乐课堂情景交融。在学习苏少版音乐《无锡景》时,该节主要学习江南小调《无锡景》,教师可以借助于柔和、委婉的音乐,配合无锡的真实图景素材,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如诗如画的景致,加之动人的音乐渲染,学生的兴致得到激活。由此,教师再导出《无锡景》作品,让学生从聆听民乐的味道,感知民乐的风格,从鉴赏《无锡景》中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可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多样体验。

(三)以设问诱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

课堂伊始,教师在导入设计上,通过利用不同的设问,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激活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在学习苏少版音乐《渴望春天》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以“春”为话题,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表达春天?如何去展现春天的美好?”“很多学生都熟悉《找春天》歌曲,那春天到底在哪里?”等问题,由此导入本节所学歌曲《渴望春天》,讓学生聆听欣赏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是哪个国家的人?他还创作了哪些作品?该曲的演唱情绪怎样?拍号是多少?”借助于问题的牵引,学生走进《渴望春天》,从歌曲中感受到作者所渲染的盎然春景。同样,课堂导入时要关注学生的音乐思维。在学习《春之声圆舞曲》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先播放《春之声圆舞曲》音乐,接着请学生闭目,用心聆听,想象这首曲子所描绘的春景,并将自己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说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促进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注重音乐情境构建,升华课堂审美活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师要通过创设音乐情境,促进学生融入学习中,在音乐体验、合作交流、分享探究中获得音乐情感共鸣。单纯讲解音乐知识会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而情境化音乐课堂,为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内涵,感知音乐魅力创造了条件。

(一)注重师生互动,让音乐情境充满和谐

要学习音乐,除了歌唱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构建充满音乐之美的课堂情境。每个学生对音乐的体会都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挖掘学生的个性,抓住学生好奇心,依托课堂互动学习,促进因材施教。比如,在学习“大海啊,故乡”时,教师可以结合歌曲主题,创设情境如下:对大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画家的眼里,大海是一幅画;在诗人的眼里,大海是一首诗;在音乐家的眼里,大海是美妙的交响乐。我们从聆听“大海啊,故乡”中,请同学们思考和想象,能听到哪些声音?有学生听到了海浪声,有学生听到海军战士的脚步声。接着,教师可以从聆听歌曲出,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有何情绪变化?有学生能从音乐的节拍中体会到抒情的意蕴。教师再顺势引领学生边读歌词边听旋律,从中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同样,创设音乐情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将音乐知识、音乐作品片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音乐视角探索音乐与其他文化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聆听音乐,与欣赏美术画卷之间有何联系?聆听音乐,与朗读古诗之间有何联系?”音乐是以声音的形式传递感情,给听者带来独特的听觉印象,初中生所掌握的乐理知识较少,对音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教师要借助于音乐聆听活动,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畅谈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让学生从音乐中感知节奏、旋律、情感等内涵,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强调学生参与,提升音乐审美力

初中音乐情境的营造,要能为学生创设学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教师要把握音乐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引领学生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有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对传统的民族音乐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从不同的音乐对比活动中牵引学生认识不同音乐的特点,科学地带领学生感知音乐。例如,在学习《樱花》时,该曲旋律朴实、音乐生动,民族韵味浓郁。教师先组织学生聆听、欣赏该曲,让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接着,向学生介绍几组日本舞蹈动作,鼓励学生用日本舞蹈艺术来表现《樱花》歌曲的文化意蕴。然后,对比中国民歌《茉莉花》,分析两种民歌音乐的艺术特点,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樱花”“茉莉花”相关视频片段,营造音乐情境,指导学生以歌唱、舞蹈等形式抒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丰盈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三)把握舞蹈元素,构筑生动的音乐课堂

在音乐课堂,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还可以渗透舞蹈元素。舞蹈元素作为课堂辅助教学手段,从舞蹈中感知音乐,从舞蹈中表达情感,可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内在关联。比如,在学习“国威国魂”时,对《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歌曲的学习,教师可以编排不同的肢体动作语言,让学生从中感受抗战歌曲所表达的顽强精神,增强学生对抗日战士的敬畏和爱戴之情。舞蹈元素在融入音乐情境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舞蹈活动着重利用舞蹈元素辅助学生参与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情感,激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舞蹈形式在引入中,要与音乐作品相关联。因此,教师要结合音乐内容合理渗透舞蹈元素,提高舞蹈艺术的表现性,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思维力,构设趣味、生动、活跃的音乐课堂。在学习“希望的田野”时,该作品中的情感是丰富的,教师可以结合歌词与旋律,将鱼儿、鸭子、杨柳、农民的劳作等舞蹈动作与音乐进行衔接,帮助学生鉴赏音乐的思想与情感。同样,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从舞蹈动作中感知音乐的旋律。如学习“七子之歌”时,从“回归”“盼归”情感主线中,运用舞蹈动作表达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

三、挖掘微课教学资源,让音乐学习自主灵活

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移动终端展开自主学习的一种工具。微课主题性强,实现教学素材、教学内容、相关练习、反馈于一体,结构灵活,具备良好的辅助教学优势。因此,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一)整合音乐课程知识,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

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发挥其预习优势。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微课,发送到学生微信群,让学生提前观看微課内容,参与微课活动。在学习苏少版音乐《曲坛音韵》时,教师可以制作“江南好”歌曲的学唱微课,推送给学生群,让学生在课前聆听整首歌曲,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评弹“江南好”,帮助学生认识江南的古曲文化,还可以通过比较民族唱法中七声调式与旋律大跳的演唱风格,让学生获得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接着,对比歌曲的语言版本,让学生分别聆听吴语《江南好》与普通话版《江南好》,使学生从不同语言歌唱中思考其中的情绪与节奏特色,指导学生自主学唱。《江南好》这首歌曲地域特色浓郁,通过微课整合更多的音乐知识,可以方便学生在对比、鉴赏中体会和掌握教学内容。

(二)动态、直观的微课,突破音乐课堂学习重难点

学习音乐要渗透乐理知识,要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体会。教师通过制作微课资源,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分层设置微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看微课,对不懂的地方,多次反复观看。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认,实现针对性学习。在苏少版音乐《清明雨花》教学中,该节主要讲解《雨花石》歌曲,要求教师让学生聆听“雨花石”歌曲,并讲解关于该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革命传统故事,展现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单纯讲解“雨花石”,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教师在课前制作“雨花石”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雨花石”微课,从音乐、图景中让学生聆听乐曲的深刻情感,从中缅怀先烈的壮举,体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在歌曲知识讲解中,对乐理中的“休止符”进行学习,了解“休止符”不用出声音,但音乐要继续。要重点学习“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的写法及意义,凡是在整个小节休止时,用“全休止符”。在感受“雨花石”旋律与结构时,该知识点较难,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指导学生在演唱时要唱准切分,对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等不同节奏类型的歌曲进行对比,通过微课视频化解学习难点。

四、注重音乐情感熏染,增强学生音乐素养

学习音乐要重视学生音乐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音乐教育与德育、智育具有同源性,从音乐课堂资源整合上,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从文化入手,促进学生音乐情感教育

学习音乐,要融入文化元素。音乐课堂不是单纯地学乐理、学唱歌,还要兼顾学生的艺术熏陶。音乐里的文化是丰富的,在学习苏少版音乐《奥运之声》时,教师可以渗透奥林匹克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从中体会体育竞技的魅力,感受人类对自我的突破意识,挖掘学生对《奥运之声》的内在情感。再如,欣赏《二泉映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民族音乐时,教师还可以拓展欧美风情的民族音乐,增强学生的音乐辨析力。

(二)挖掘音乐的情感要素,提升学生鉴赏力

音乐所传达的不仅是听的艺术,更是人的情感释放。学习音乐离不开聆听和鉴赏,通过听音乐、赏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在学习《故乡歌谣》时,该单元的歌曲基调以“故乡”为主题,教师可以拓展聆听《念故乡》《弯弯的月亮》等歌曲,比较不同歌曲的情感与内涵,从这些音乐鉴赏中拉近学生对音乐的心理距离,同时展开音乐主题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故乡的感受,从音乐中有哪些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挖掘音乐的情感要素,提升鉴赏力。

(三)注重对比教学,发展学生音乐审美力

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不能停留于歌唱,应要让学生接触、认识不同的音乐作品和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音乐的主题不同,风格、流派也不同。通过对比教学,辨析音乐的异同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力。在学习《草原情曲》与《丝路骆驼》时,教师可以对两个章节的音乐进行联结,让学生感受两组音乐在创作背景、音乐旋律、主题情感、演奏技巧、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性。学习《欧美揽胜》与《中国龙吟》时,对比两组音乐的文化特点,感受“中西合璧”的艺术魅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重视音乐教育,要做好音乐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搭建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音乐课堂,帮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艺术启发,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养成。音乐课程资源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搭建丰富、趣味、互动的音乐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调动,并从音乐体验、鉴赏中,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展现音乐的平台。音乐氛围的营造,开阔了学生音乐视野,学生可以从教师多样的教法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之美,体会音乐情感。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素材,从教学的深度、广度、维度上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从音乐实践中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随着教改的深入,音乐教师要能与时俱进,掌握更多的教法与资源整合能力,结合现有教材知识点,开阔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左毓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227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