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莉
新时期的社团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也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成为中学校园生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积极而广泛地参与社团活动,能循序渐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提高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思维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提高,促其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本文则就新时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加以探究。
学生社团是中学校园文化中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渠道。社团活动既是对当前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重要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彰显个性,拓宽视野,为促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完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作能力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逐渐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成长初期缺乏合作能力。新时期初中学校要不断加强初中生的社团组织建设,丰富活动形式,扩展内容,探索实践社团活动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而本文通过申报省级课题组织研究新时期初中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围绕初中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笔者结合学校实际,着力就初中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实施策略做一阐述。
一、初中学校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性
参加社团活动能提高感知他人情感意图、有效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社会合作能力概括为人与人合作关系的总称,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学生在与自己的同伴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来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完成这些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便被称为社团活动。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文化扑面而来。教育领域中新课改也在不断深入,促进广大中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而社团活动则成为学校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与渠道。初中学校社团活动已經成为颇有影响力以及凝聚力的校园生活中的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形式与内容,其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这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学生社团是除了课堂这一主阵地外的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和求知领域,在陶冶情操中,为学生展示个性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然需要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基础管理能力作为其终身学习以及成长的基本素养,更是其自主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社团组织的开展,使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成为管理者和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真正在社团活动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培养兴趣爱好,同时更关注实践能力,这也为将来满足社会纵向型专业和横向型通才这一需求打好基础,使其具备良好社会活动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社团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所发挥的作用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制度改革的要求中,提出了“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要求,便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教师的辅助性引导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性指引。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得以加强,并且以集体为单位攻克一个学习任务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引之下,学生普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得新课改对于现行教学制度改革的要求得以实现。
首先,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一些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的开展,不断对学生的知识面得以丰富、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其求知领域,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通过良好文化环境的构造,帮助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在这一良好的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感染、浸润下,能对学生健康人格完善以及和谐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其次是社团活动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生的组织能力,不少社团活动由教师策划,而学生在其中扮演各自角色以及承担各自的任务,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计划能力、协调能力等,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进行了培养,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灵感不断被激发。而这一灵感的产生,正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引发,以及团队成员的合作讨论,互促共进,相互激励促进产生的作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其再次,社团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内化自律。社团活动的有序、系统、可持续的发展,实际上都来源于学生自觉遵守社团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通过成员的自律意识,不断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自律意识,而学生在这一责任意识的作用下,更具有认同感和集体意识,从社团活动中获取各种知识、思想、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新时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提高组织领导能力
在学校与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初中社团活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团活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使得社团活动“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朝着良性方向发展。通常学校的社团组织都是在校团委的领导之下,作为学校的团委,要将社团组织活动中的训练等事项纳入对学生的正常管理工作之中,完善规章制度,既要通过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还需要尊重学生。通过引导广大中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而教师要充分挖掘、整合资源,为开展社团训练活动提供更多便利。
在社团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每一社团组织的成立,必须有组织机构、责任分工、运营步骤等与之匹配,就某一刚成立的社团,需要选出具体的负责人,并制定社团组织领导小组的评选方法,秉承公正、公开、公平的阳光下评选,既可以让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进行公开唱票,得票最高者为获胜者;也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展示个人的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组织领导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新时期迅猛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可采取“线上竞岗”方式。教师就社团组织领导机构各个岗位的设定在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进行“公示”,要求竞争学生录制、上傳自己的竞争宣言短视频,并将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具体内容包括作为候选人清晰表达担任这一领导职务的愿景,说出自己身上具备的领导组织能力,以及其他长处,并讲一讲自己参选的理由,倘若成功,如何更好地为社团服务、为同学服务。也可以采取定期的轮班制,让那些在选举投票中失意的落选者,品尝和体验一下领导岗位的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调解社团活动开展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进行科学化的分组,引导各小组学生就社团活动中具体训练项目共同设计方案,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社团活动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变革与突破,真正彰显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时间虽然不长,不过成效非常明显,所以广大教师需要积极应用,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其灵活调整与优化,力争最大化地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二)健全评价机制,提高团队凝聚力向心力
社团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都需要教师的评价贯穿始终。但前提就是教师制定出可行的评价机制,如激励性的评价机制等。在整个社团成员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明察秋毫,敏锐观察,挖掘学生身上更多的潜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正向评价和引导,定期对优秀的小组或者个人进行口头表扬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奖励,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富有凝聚力向心力,并可持续地实现良性发展。通过共同组建社团活动管理委员会,开展组织运营、具体管理、评价体系实践工作,建立健全社团组织活动的考核制度。比如,评选出“最佳社团”“优秀社团”“我是新时期社团小星”等荣誉奖项,通过评优选先活动,激励表彰学生,进一步增强社团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凝聚力。比如,在种植社团训练活动之中,通过设定劳动体验课程,让学生亲历劳动的整个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亲手种植蔬菜或者树木,春播种、夏耕耘、秋收获,根据学生参与劳动过程的态度、兴趣,掌握的劳动技能以及取得的劳动成果等情况全面而综合进行测评。让学生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锻炼意志,提高劳动能力,还能丰盈精神世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真正使得学生在参与劳动中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劳作中你种菜,他浇水,我施肥,你摘果,生生之间相互配合,调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经过综合评价而获得奖励的小组更能感受到一种团队的荣誉感,成为持续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驱动力。
(三)社团活动优化设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升
社团活动的内容制定,既要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某一社团的特色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深度挖掘,整合有效资源,多角度、多方位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社团活动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对具体要实施的方案、计划进行科学制订,使这一计划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活动的细节安排、指导、评价制定等各个方面都要精心、精细设置,尤其是新时期迅速发展的科技类新型社团,专业性内容较强,须不断优化设计,从而取得满意效果。比如机器人社团,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认知能力有限,所学知识也有限,在整个活动的开展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并不强,作为教师要及时进行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完成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机械原理,学会编写程序等。再上升到各小组提出并实践创意设计方案,最后就其作品设计、程序调试、搭建结构以及演示作品评判最终成绩。为不断挖掘学生的探究和实践的潜能,使得他们面对挑战,获取新的知识、新的能力,学校开展机器人竞赛等,抑或是推选优秀小组参加省市区举办的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对于一个社团活动的发展,要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短、中、长期的训练,有“周计划”也有“月安排”“季比拼”,具体的训练内容都要同步跟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社团活动拓展延伸,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作为课余活动,初中社团的娱乐性更强一些,这也是它吸引学生参与的一个特点,为此,围绕社团活动的开展就要制订系统性的方案及传授专业知识,加强拓展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专业技能,并且延续其兴趣爱好,调动学生思维,促其深入思考,以辩证态度、以博采众长、以实践创新,促使自我理解更为深刻,把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实践中落地开花。而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兴趣爱好,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个性发展,促进社团活动的健康运行。社团活动不局限于校内,尤其像科技类学生的社团训练,要为学生搭建多方交流的机会,不断补充其认知上的不足,充分整合与分享各类资源,使得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让他们的眼界不断拓宽,学生在做出自我选择中充分彰显个性化的好思路、好点子、好方法,由此也促进学生找到自我价值。
总之,新时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劳动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新时期初中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0]GHB4225)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