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琴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与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与任务。实现家园有效合作互动,是促进幼儿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幼儿园及教师要分析目前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现状,并紧密与家庭联手,实现幼儿阅读的共同协作指导,提高指导的有效性。本文对幼儿早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在早期教育当中,阅读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内心真情流露和价值观来说具有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阅读可以开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人终身受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要给幼儿做好阅读和书写准备,给他们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由于幼儿大部分的生活都在家庭中展开,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幼儿园中引导他们积极阅读,还要展开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也热爱阅读,进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现状的调查
(一)家庭方面
目前幼儿的家庭阅读指导还存在着问题。一是家长的时间与精力不足。一是由于生活压力及时代工作节奏的加快,家长的生活面临着各种压力,忙于日常事务也使家长缺乏一定的精力与时间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即使家长能够挤出时间与投入精力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也缺乏科学的方法,致使阅读指导效果不佳。二是对孩子的早期阅读目标认识不明确,缺乏合理性。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十分急切,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但是在指导过程中忽视了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没有认识到早期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家庭阅读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如家庭中的儿童读物不足,早期阅读缺乏应有的基本条件。
(二)幼儿园方面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中,所接触的阅读读物实际是语言活动的阅读用书,抑或是区域活动开设书屋阅读等活动的简单的文字图片,这不是对孩子真实意义阅读的真正载体与活动。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大部分教室有阅读区或书架,这些书有的是幼儿园配备的,有的是班级购买的,还有的是幼儿从家庭中带来的。而且,教师的阅读指导缺乏有效的方法,不能满足幼儿阅读的心理需求,致使幼儿阅读仅仅流于形式。幼儿早期阅读得不到真正的重视,早期阅读指导缺乏有效的课题研究,致使幼儿阅读效果不理想。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的实施原则
(一)突出主体性
书籍是一种以图片为主体,文字为辅助,甚至没有文字的阅读材料。它展示了儿童视野中的审美世界,并能与儿童产生积极而有意义的互动。充满节奏、幽默、拟人、夸张,也符合儿童语言的年龄特点。幼儿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的指导不能对于幼儿的阅读过度干预,要发挥幼儿的主体阅读作用。这需要教师注重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要以幼儿为中心,进而发挥教师的指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指导作用,发挥家长亲子共读中的引导作用,使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阅读中得以挖掘与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只是局限于家长与教师的引导,而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心理需要,使阅读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必需,将阅读作为一种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趣味性活动,使幼儿的主动性融入师幼及亲子的协同活动当中,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幼儿阅读兴趣及知识的建构需要体现幼儿这个主体,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的目标,是使幼儿在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中,实现认知、行为及情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活动要向多个维度发展,提高活动的参与性、广泛性及稳定性等。活动重点要体现幼儿的主动参与与情感体验,在活动评价方面需要以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和能力培养维度作为评估的标准。幼儿是阅读参与的主体,而教师与家长也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引导作用,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营造浓厚而安全的阅读活动氛围,教师、家长与幼儿建立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关系,鼓励幼儿在阅读中积极体验,并且对于幼儿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注重整合性
整合性是指综合运用各种阅读设备与资源,为幼儿打造适宜的阅读环境。对于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幼儿特点进行确立,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阅读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及其相应的阅读特点严格把关,使内容具有教育价值与趣味性,这是促使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并产生深刻阅读体验的重要条件。阅读形式与过程,直接决定了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以主题活动为依托,对于主题活动的设计、阅读过程的优化策略要贯穿于阅读行动的过程,并且结合幼儿阅读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在教育资源的整合方面,要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教师注重自身对幼儿阅读的指导与调控作用,与家长联手,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方法。教师与家长要协作探讨,互动交流,优势互补,使家园的教育内容紧密联系与衔接,教育方法协同一致,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在早期教育当中,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将阅读也作为教学的中心,根据阅读的特点,实施精准化教学,构建对应的阅读课堂,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体会书籍中的精彩故事。教师的教学素养将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修养,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学,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式课堂。同时,在开展朗读教学之前教师也需要做好对应的备课工作,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制作教案,并反复地进行朗读,保证每一个字词发音都准确,推动后期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简而言之,只有学生有话要说,有字要读,朗读的内容才会不断丰富,真情实感才会显露出来。如果语文教师能为朗读内容提供建议,学生朗读的内容将不再空洞单调,而是活灵活现。
(三)关注差异性
由于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及个人能力等不同,幼儿在早期阅读中表现出的兴趣也存在着差异性,阅读兴趣差异性在早期阅读中,幼儿之间表现得也十分明显。所以,在对幼儿进行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存在的差异性。一是要关注幼儿个体间的基础性差异,即幼儿已有的阅读经验与兴趣情况,影响因素主要是幼儿的生理、心理及环境差异等。二是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性。也就是幼儿个体在阅读中达成目标的程度不同,阅读方式不同,以及阅读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教师要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阅读活动,才能使教育在公平客观的条件下有效推进,使每个幼儿在早期阅读兴趣的原有水平上实现更大的提高。
(四)实现家园共识共育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成长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幼儿成长与发展发挥作用的两个微观系统。幼儿园与家庭环境的教育情况对于幼儿个体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家园中对幼儿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儿与他人的互动与交往。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要实现幼儿与教师、家长及同伴的互动,使幼儿置身于和谐、民主的阅读环境当中,幼儿园需要密切与家庭联系,与家长携手,家园要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及过程等达成共识,有效实现家园沟通与交流,实现家园的共识共育。家园要协作分析幼儿的阅读特点与阅读表现,并且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策略,实施阅读兴趣培养措施,使阅读兴趣的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幼儿这个主体和中心。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的策略
(一)设立家长开放日,观摩具体方法
不少家长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一起展开阅读,所以教师可以设置家长开放日,让他们来到幼儿园中,通过观摩的方式掌握具体方法,促使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指导孩子展开阅读,最终形成合力,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在家长开放日中,教师让家长观摩如何辅导幼儿阅读《和甘伯伯去游河》一书。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该绘本,说说在作品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这一提问主要考验幼儿的整体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此后教师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尝试模仿做出这些动物的代表性动作。例如有幼儿将手放在耳朵旁边,表示兔子的长耳朵,一蹦一跳做出了跳跃的动作。这表示幼儿已经注意到了图片中的细节,把握住了“长耳朵”这个典型特点。此后教师又组织幼儿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试着扮演甘伯伯等角色,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幼儿回忆绘本中的内容。如“甘伯伯的船上一共有多少小伙伴呢?”“船为什么会沉下去呢?”“甘伯伯的衣服湿掉了,他生气吗?”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不仅更好地掌握了绘本的内容,而且还感受到了甘伯伯的善良和大方。在完成活动后,教师还帮助家长总结,告诉他们不要单纯地读绘本的内容,而要引导孩子观察细节,并让他们在自主表演中回忆情节,结合生活经历体会人物的情感和精神。教师要做好家园沟通的桥梁,了解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阅读情况,并帮助其制订具体的阅读计划,有序、高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此外还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让家长充分了解角色扮演法、经验迁移法等高效的阅读方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交流,从而提升阅读兴趣。
(二)搭建亲子平台,展示风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教师可以搭建亲子平台,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感受,家长可以和孩子录制亲子阅读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展示各个家庭的风采。在围绕《妈妈,买绿豆》展开亲子阅读的时候,教师首先用微信联系家长,指导他们一边和孩子共读作品,一边还可以买绿豆、吃绿豆,让孩子产生沉浸式的深刻感受。教师还给家长搭建了平台,让他们将亲子活动中的精彩片段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分享,看看对自己是否有启迪的地方。例如有的家长发现,其他家长和孩子一起烹调绿豆汤,让孩子帮助挑选绿豆、清洗绿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自己却只是让孩子在旁边看着,并没有让其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教师则帮助家长进行总结,提出:“亲子阅读并不只是阅读这么简单,其实还包括了一起讨论、展开实践活动等其他相关的部分。只有让孩子参与到‘教、学、做合一’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更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家长有所感悟,在此后的阅读中便思考如何用更新颖的方式展现出家庭风采,如有的家庭尝试用绿豆来拼图画,制作了漂亮的手工艺品,开发了绿豆的新用途,这段视频得到了其他家长的赞誉,该幼儿也激发了阅读兴趣,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世界读书日”等契机,搭建亲子交流平台,让家长展示和孩子亲子阅读的视频,并交流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幼儿对书本的兴趣变得更浓厚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丰富了。
(三)拓展阅读时空,渗透道德思想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所以父母可以利用亲子阅读的机会拓展阅读时空,将道德思想方面的内容渗透其中。家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引导幼儿展开互动探讨,说说能否获得什么启迪,并对照自己的行为思考是否有改进的方向。这种方法比直接灌输更为高效,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教师发现部分幼儿缺乏感恩之情,总是事事都要依靠家长,缺乏自主意识,更不用说主动帮助家长分摊家务了。针对此问题,教师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乌鸦面包店》,并尝试拓展思考,将道德思想方面的问题融入其中。教师让家长和孩子结合作品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看看自己和小乌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小乌鸦看到爸爸妈妈开店不容易,就会主动帮助家人发明新的面包。那你又是怎么做的呢?上个周末爸爸加班很辛苦,说不要出去玩了吧,你一点都不谅解,还哇哇大哭。如果是小乌鸦,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幼儿有所感悟:“小乌鸦不会缠着爸爸,说不定还会做新颖的面包给爸爸吃呢。”“那从现在开始,你也做爸爸的‘小乌鸦’好不好?帮助爸爸做一些事情。”此后家长便鼓励孩子在吃饭时为家人摆放碗筷,在游戏后自主整理各种玩具。最后家长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故事画出来,制作《小乌鸦后传》,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这样就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了阅读中,让幼儿在对比中认识到不足之处。家长可以和孩子围绕生活事件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这样能将亲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变成育人活动,不仅有助于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
综上所述,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阅读能促使幼儿提升认知能力,有助于他们满足发展需要,在这个时期培养他们早期阅读的兴趣,能让良好的习惯变得更长久。因此教师要协同家长,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家园合作,共同促使幼儿养成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一般课题“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4342)研究成果。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