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鹏
摘 要:文章以“内力作用”为例,结合单元备课思路,改变传统教学目标编写模式,从核心素养提升出发,提出整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情境、明确教学目标、重视问题教学与任务群设置、重视表现性评价等高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单元备课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传统的备课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元备课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单元是以专题、问题及学生活动为中心,将具有因果关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整合所形成的,有可能涉及同一章节内容,也有可能需要跨章节进行整合。单元可以组成大单元,单元内部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模块,如“地质作用”这一大单元,可分为“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单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可以分为“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模块;而模块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单元备课不同于传统课时备课,其重点不是落实于一节课的教学预案, 而是重在单元知识的结合,增强知识整体性;同时选择合适的情境贯穿单元教学,保证授课过程、课时衔接的连贯性,增强学生总体把握知识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问题式教学驱动课堂进程,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对整合后的单元知识进行学习,高度把握知识体系,本身即切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在教材、学段、单元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与前期知识的连续性、与后续知识的相关性,对本单元主要内容、知识点间的联系、层次的遞进关系进行梳理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师在梳理知识框架的同时,可以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重难点有清晰的认识。该单元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之后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知识核心[1],应具备以下特征: 是本单元知识的高度概括,单元知识均围绕本核心联系,使之形成知识系统效应。概括单元知识核心是在前面知识框架基础上的概括和升华,抓住最核心内容,找出单元教学方向。本单元的知识核心为“内力作用使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本单元的所有知识均体现这一核心。
二、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厘清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及评价三者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服务单元教学,将教学目标分为单元目标、模块目标、任务意图三个层次进行编写,层层深入,切口逐渐变小,高度统领本单元教学。
1.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需要结合“学考内容”进行编写,指向核心素养,并明确本单元最核心的知识内涵,目的是从整体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模块为基础进行表述。例如,本单元学考标准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分布a、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b、地质构造的类型a、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c”,根据考试内容与单元知识结构可将本单元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模块二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具体模块目标表述见表1。
2.模块目标
模块目标是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模块内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的细化描写,类似于课时目标。模块目标以模块整体内容为基础,而课时目标只以本课时内知识为基础,从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来看,以模块为基础编写教学目标更有优势。
“新课标”提出后,以三维目标为主的传统教学目标编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备课要求。模块教学目标编写时应当通过分析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单元知识框架、教材等内容,分析学情,发现学生最近发展区[2],以合适的情境与教学资源为依托设计学生活动并开展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探究,最终由教师评价本节课的学习结果,即“本任务应依托什么样的情境,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活动,学习什么样的基础知识,如何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评价标准的编写尤其重要,与传统的教学目标不同,在编写时应当表述出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学生学会,如由“掌握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的特点”转变为“可以通过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的学习分析出红海成因及变化趋势”,通过对某一具体情境的分析,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一步在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模块目标以学习任务为基础进行表述,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以及评价目标的高度概括,在备课环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模块一目标见表2。
3.任务意图
本单元的课时数是由每个模块的任务群决定的,若需涵盖本单元的所有学习任务共需2.5个课时。学习任务既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交流合作能力,又可以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任务设计意图必须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意图见表3。
三、选择合适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以下称为《新课标解读》)中将情境划分为四个水平,从“水平1”到“水平4”分别表述为“简单、熟悉的情境”“给定的简单情境”“给定的复杂情境”“现实中的情境”。情境来源可以有多种,一是以学生手中的资料为先,如图册、课本或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再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学考要求,设计合适的问题,使得教学把握各方面的一致性,建立起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整体教学。
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情境贯穿课堂的能力,可以由一个情境或多个情境贯穿,既满足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又可以在下节课的教学中用到,构建两节课之间的逻辑联系。例如,本单元模块一在讲述“消亡边界”时用到图2作为情境,还可以将图2用于构建“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减少备课时的狭隘性和盲目性,保证模块衔接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有效避免将情境仅仅作为“导入”使用的情况。
四、重视问题教学与任务群设置
问题教学是用“问题”整合串联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在问题设置时,结合现实情境,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习资源,给出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的任务群,通过个人思考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不同知识技能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板块边界类型与宏观地形”这一宏观且抽象的知识时困难很多,缺乏对板块边界这一特定区域的认知。为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可以设计“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分别向什么方向运动?运动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喜马拉雅山将来会如何变化,红海呢”两个问题,引出“板块边界”这一特定区域的定义;之后给出任务“结合课本板块示意图,在图册第2页世界地形图中绘出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初步建立课本模式图与世界具体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再给出任务“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经过哪些宏观地形,有什么特点?”开展学生活动,学生能够说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地形类型有海沟、山脉、岛弧等,以及思考该区域地形将会如何变化,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板块边界与宏观地形的关系,加强对真实世界的感受,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对于板块边界的区域认知。
五、重视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学生在真实情境条件下完成任务时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情感价值观形成的评定,可以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可以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提高提供有力依据。表现性评价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即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制定切實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环节,最终实现“教、学、评”一致。
在《新课标解读》中涉及的评价方法有核查表、分析性量规及整体性量规等三种,分别满足不同要求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教师需要充分学习、灵活运用。例如,当学生完成某一评价性任务后,将表现性评价量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或者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表现性评价量规,促使学生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本单元“在世界地形图上绘制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这一表现性评价任务,所采用的评价量规表见表4。
单元备课可以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经过教学实践有了以下收获:①经过对单元知识的梳理与整合,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梳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②将传统教学目标转变为更精准的单元目标、模块目标及任务意图可以有效指导教学;③以问题链与任务群为依托,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综合素养;④重视表现性评价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可以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提高提供有力依据,避免只重结果不重素养的应试教育,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单元备课对高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但操作难,备课需整合更多学习内容,知识体系也更为庞大,整体备课难度加大,对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素娟.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地理位置”的学习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5):28-31.
[2] 陈会洋.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单元化研究[J].地理教育,2015(S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