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地理教育

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设计

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设计

陶然 李俊峰

摘 要: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利用主题探究式学习开展研究旅行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基于庐山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结合具体课例“山地的形成”,从探究主题、背景知识、探究活动和拓展延伸提高等四个方面设计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探究式;研学旅行;实施策略;案例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委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一时间,研学旅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条件的中小学皆开展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但整体看来,研学旅行过程中,师生往往陷入走马观花的境地,没有具体的主题和目标,学生知识内化的意识和水平较低。大多数研学旅行徒有其表,缺乏目标设计,鲜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内化、迁移和拓展,学生往往感到知识的“碎片化”。主题探究式教学策略以核心知识为主题进行探究,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抓住重点,形成对知识的构建[1]。因此,将主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融入地理研学旅行,在出发前确定或者行程中逐渐形成地理主题。将“研”“学”和“旅行”三者融为一体,不仅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也能在途中感悟自然之美,陶冶情操。

一、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内涵

主题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某个主题或某一知识点为探究重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而完成对该知识的构建的教学模式[2]。延伸到研学旅行领域中,即针对某一主题或课题,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依托研学地各类地理资源对该主题或课题进行探究。例如,“探寻诗画庐山背后的地貌知识”“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探究”“庐山是否真的存在冰川地貌”等。基于研学的特征和课程资源,在临行之前确定,或在行程中逐渐生成探究主题,开展研学旅行的具体实践,师生在研学过程中不断围绕该主题进行研讨和探究,得出结论,展示成果。将所探究的主题作为衍生点,回归书本,逐渐拓展、关联、迁移,并形成学生脑海中的思维导图,逐步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迁移拓展。

二、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设计思路

1.结合研学地特点,确定探究主题

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中的“主题”应是地理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1]。人教版必修一课本中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为自然地理知识的重点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也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值得研学和探究。对于地貌知识的学习,室内授课和野外研学都很有必要。自然界的实际地貌现象复杂多变,学生在野外不能识别出书本上已经十分熟悉的地貌类型。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学,能够把抽象的地貌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貌现象结合起来,因此,选择该节内容进行研学旅行十分有必要。其次,庐山是较为理想的研学地,庐山地区范围不大,区域地层比较齐全,构造明显,新构造运动强烈,第四纪堆积物发育,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地貌,主要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山地夷平面地貌、湖滨地貌、长江九江段地貌以及颇受争议的冰川地貌。同时,该地区地貌类型多样,而且分布比较集中。更加不可忽视的是,古往今来,庐山也是众多文人墨客青睐的地方,留下了很多值得传颂的千古名句。例如,“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诗句都反映了一定的地貌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庐山地貌和诗词二者结合,确定研学主题,体现学科间的综合,打造“地理+研学旅行”模式。

2.介绍背景知识,提升探究热情

为了避免游而不知所学、走马观花的情况出现,在临行之前,教师要详实介绍研学地的地理背景知识以及文学渊源,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自然及人文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开展研学旅行。教师不仅要提供给学生生动的文字、地图、视频等资料,更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和领会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翻转课堂的意识和模式迁移到研学旅行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能够做到带着目标出发。

3.设计探究活动,培养问题意识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研学旅行中更需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升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来启发教学。研学旅行活动是新事物,它需要广大地理师生一起参与此项活动,充分利用地理学科优势地位,研究和探索研学旅行活动方式、设计研学旅行类课程,让研学旅行活动真正起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学生发展助力的目的[3]。针对不同的主题和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设计相对应的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和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主题。在设计活动和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地理知识的问题化,地理问题的具体化和情境化。

4.拓展延伸提高,提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点滴积累。主题探究结束后,还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提高。例如,本次研学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学生针对研学内容和主题进行总结和汇报展示。亦可请学生基于庐山研学旅行的经验以及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章节,自主设计主题式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研学旅行中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地理思想和方法。相比于课堂教学,研学旅行同时是实现地理课程“知行统一”的路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4]。在本次主题研学活动当中,不同于以往的走马观花式野外实习,而是将地理和语文学科知识通过诗句和地貌这两个连接点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实地感知,主动探究,使枯燥而抽象的书本知识在野外环境中变得真实、具体、可感。贯穿行前、行中、行后的地理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庐山的区域认知更丰富,也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主题探究式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以“山地的形成”为例(表1)

四、结语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中学地理教学最薄弱的一环,我国中学生普遍缺少真实情景中的体验式学习。地理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各类中学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5]。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绝不是将课堂搬到室外,也不是单纯组织学生游玩。而是“研”“学”和“旅行”三者的有机融合,即追求“研”和“学”的科学性及严谨性,也不可忽视“旅行”中不可缺少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将主题探究教学法融于研学旅行,通过确定研学主题,介绍背景知识,完成探究活动和拓展延伸提高四大步骤逐步深入,在研学旅行中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玉岳,吴静文.高中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策略刍议——以“地方时”为例[J].地理教育,2018(06):48-49.

[2] 周振羽.数学核心知识主题式探究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27-28.

[3] 张晓伟,于吉海,陈靖,等.依托研学基地 探索研学途径——以张掖湿地博物馆研学基地为例[J].地理教育,2018(05):52-53.

[4] 丁运超.地理核心素养与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3):18-20.

[5] 方晴雯.主题式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J].地理教育,2019(02):55-59.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342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