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教书育人

“布白艺术”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布白艺术”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张旭泷

[关键词] 教学;有效性;布白艺术;自我构建

我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都很讲究“布白”。所谓的“布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初中科学教材的主体是基于有意义的案例或者问题展开,有机地融入了各种能让学生“动脑”或“动手”的活动设计。这些设计,重视为启动学生思维提供路径,给学生思维的拓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实现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建构主义理论为“布白艺术”进入科学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初中《科学》课程的素材编排为“布白艺术”进入课堂,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展开“布白”,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从初中科学课堂结构要素来看,布白艺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三个维度,即布白所需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所处的教学进程的维度。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布白”的横向时间维度

1.在缺乏思考处布白

在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借鉴别人、重复已知、沉默无语等现象。这时,教师就应该少一些自问自答,通过布白的手法,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科学原理?”“差不多,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

“先请坐,再好好思考一下,等下再请你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或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让他们能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感。

2.在欠缺深度处布白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致使其回答也显得粗浅,缺乏深度。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解答新的问题;其二是教师的提问有相当大的难度,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难以跃上这一高度。在這种情况下,实施布白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科学第五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活动中,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学生在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按要求操作行吗?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制铜等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导致回答不清或者理解的深度不够,为此,教师要及时结合教材安排一次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能从一些表层现象向更深层的本质迈进,最终解决问题。

3.在产生争论处布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因所处的环境、生活阅历、知识储备等都有不同,在遇到同一个问题时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解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提出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布白”,引导他们在争论中生成,在生成中建构。

例如,在学习“小孔成像”时,针对成像的大小,倒立还是正立这一问题,学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为论证自己观点的准确性而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为了让学生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我让学生回家完成“小孔成像”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进行信息反馈。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布白”的纵向空间维度

1.在思维的发散点布白

拥有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七年级(上)蜗牛的观察活动结束后,留出一些时间,要求学生提出对于蜗牛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观察。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十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蜗牛的最大负重有多少?适合蜗牛生存的温度范围是多少?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的壳是什么物质组成的?蜗牛的寿命有多长?气氛活跃。如此,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知识的聚合点布白

聚合点是知识网络上的交点或纲。围绕聚合点追问,更能突出重点,使学生理清线索,系统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八年级(下)学习完原子、分子、元素这部分内容后,学生普遍觉得繁杂易混淆,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附图,让学生通过总结,把一些琐碎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方便理解和记忆。

3.在知识的疑难点布白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追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九年级(上)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一章的学习后,学生尚不能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为此,老师特别向学生呈现了一张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图。这些材料学生比较熟悉,同时发给每位学生一份表格,列出了“体循环系统”和“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的一些相关元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连线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生通过比较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三、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布白”的教学进程维度

1.教学导入时“布白”——引人入胜

导入是一堂课的“序曲”,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把“布白”巧妙地运用到导入中来,有意地给本课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摩擦”一节中,我用了一个装满米的玻璃杯,边上放着一根筷子。

师:你能用一根筷子让这杯米离开桌面吗?(提示:手不能拿杯子)

生:踊跃尝试

师:你们猜是什么结果?

学生惊奇,注意力高度集中,有些学生在思考、在讨论,再通过演示,引出新课内容——摩擦力。

2.教学过程时“布白”——精设承转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种不“开”只“达”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時间上布白,展现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建构,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那么跳远运动员在比赛时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起跳就应该会跳得更远一些。”一个问题使安静的课堂热闹起来,学生中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对此,可以请同学们课后讨论,并建议学生最好通过实验去验证。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状况,老师不应该马上去解惑,如果在这里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分析、讨论、猜想,并完成实验设计,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3.教学高潮时布白——欲擒故纵

在讲到高潮时,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因为杂乱无序的思维,唯有历经静思、顿悟,才能享受到余地生辉的妙境。此时作适时、适当的停顿,就起到了“吊学生胃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此时的教学要含而不露、开而不达,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静静思考。

例如,在七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一节中,在讲到“人类为什么进行宇宙探索,有什么用处”时,学生兴致很高,议论纷纷,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利用宇宙资源”。随后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人类利用宇宙资源的同时对太空有没有造成影响?有没有危害?如何减少这些危害?问题立刻使学生由动变静,这样既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又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再次集中起来,思维又重新回到教学中来。

4.教学结果时布白——巧留余韵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成功的过程,但如果结尾草草了事,也会功亏一篑。好的结尾必须圆满有力,使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时应把握好这个最后环节,要能给人以“课尽而意无穷”的享受,设置空白,弹好“终曲”,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求无限,给学生以想象和回味。

例如,在七年级科学“月相”一节课结束时,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月”的古诗词,并说出句子中描写的是什么月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时”——凸月。

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布白艺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布白”,有利于点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同时还可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参考文献:

[1]张世简.写意花鸟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布鲁纳.论认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耿瑞艳.中学理科教学的实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0.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357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