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创新导报

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导师团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导师团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方薇 石立君

摘 要:当前学徒制度之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往往缺乏进行跨专业实践和多学科研究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团队导师制度即是一种有效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模式。本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导师团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于导师团队的内部分工与外部支持等如团队职责分配、院校保障体系、校企合作机制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团队导师制度 协作 保障

Some Problems in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utor Team Construction

FANG Wei1*  SHI Lijun2

(1.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4 China;[z3]

2.Hunan HongSha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36 China)

Abstract: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thinking mode of graduate students trained under the current apprenticeship system are limited by a single discipline, which often lack the ability to carry out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eam mentor system that came into being is a new model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role of tutor team.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sponsibility division and external support means of tutor team, such as team responsibility distribution, college guarantee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Key Words:[z4]  Post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eam mentor system; Cooperation; Guarantee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人为因素,不管是哪一种培养模式,导师制度都将融入并影响着每个研究生从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学术培养过程[1-3]。由于在当前学徒制度之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往往缺乏进行跨专业实践和多学科研究能力,难以滿足社会发展需要。近些年来,虽然已有学者对现有的单一导师模式进行探索和改良,但总地看来,即使在同一科研机构内部,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门户之见,“画地为牢、故步自封”,严重阻碍了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因此,通过解决单一导师制度这一难题,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学术壁垒、促进学术繁荣[4-5]

随着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异军突起,导师团队与学生群体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现有单一导师力量单薄,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与时代要求。理所当然地,有必要加快推行“团队导师模式”,即[6-9]:在主导师负责的同时,辅以其他导师的集体指导,以实现多源化知识背景、差异化知识结构条件下的共同培养。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研究生,应认真组织和构建一支精干负责的导师队伍。这一导师团队并不是传统的学术梯队的概念,而是可以由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学科来源、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甚至不同研究机构的导师组成,这些人才的自由、合理、动态的配置能够使导师团队的指导更为高效。

1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创新即道常人所未道,授他人所未授,作世人之未作也。当然,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见前人所未见,知前人所不知的阶段。创新能力就是指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所具备的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它由人们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实力、创新精神等7种主要因素构成,此七者缺一不可。利用创新能力,人们可以结合现有知识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可从中获得一定有益效果。人类历史就是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其中几次工业革命中大量涌现的创新性成果直接促成了人类社会阶段的显著飞跃。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研究生作为当今高等教育培养的主要科研人才类型,是继承创新精神、传习科学技术与产出科研成果的主要力量之一。研究生教育是现代知识创新的重要温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科研创新成果数量也呈爆发性增长态势。然而,其中原创性不强、高水平论文不多、成果影响力欠佳等问题在某些学科领域中仍然比较突出[10-11]

现阶段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生源质量、导师结构、课程设置、平台建设、科研条件、培养模式、管理制度、校园文化、价值导向等。“学生-导师-院校-社会”这四元结构中,院校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师生比例、学缘结构、硬(软)件配置、相关政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这些条件在较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大幅变化。另一方面,高校生源质量固然重要,但就某个具体学校或院系而言,生源质量不会有太大差异。或者说,学生的天资是比较相近的,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真正勤奋学习或是找到正确方法。然而,从导师角度来说,导师塑造着科研团体的小气候,这直接决定了研究生为期数年的学习环境。导师们的主观因素如师德师风、教育理念、科研素养等对于每一个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无疑是重大而直接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制约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多种因素中,导师因素具有独特而突出的地位。

2  不同导师模式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

笔者曾经就所在道路系部分研究生进行调查统计,以分析不同的导师指导模式(单一导师、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研产出(含发表的科研论文、已授权专利)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中,A~F为团队导师编号,a~f为独立导师编号。可知:2018—2020年3年内,科研成果最少的团队导师也取得了年均3件成果(E);与之相对应的,这3年中科研成果最多的独立导师仅取得了年均2.7件成果(e),而四位獨立导师各有一年无任何成果。此外,依年份看来,一半以上团队导师的科研成果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而独立导师的科研成果数量毫无规律,这从侧面说明独立导师模式下的课题组科研成果普遍较少,而且课题研究常常缺乏延续性。

可见,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其研究生学习阶段所接受的培养模式是直接相关的,导师配置模式与科研产出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团队导师制度有助于课题组取得更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对改善科学研究的宽广度与延续性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导师团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笔者认为导师团队应该是开放和动态的,即根据研究生和科研课题的需要,选贤与能进行指导,而不拘泥和局限于研究生所属院系。导师团队中成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动态调整,即根据学生和项目的需要,灵活增减导师数量或调整团队中的导师构成,以期达到精简队伍、增强实效与充分利用导师资源的目的。

3.1明确团队职责分配

导师团队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对于研究生的日常指导上,可实行主导师负责的集体指导制度。具体来说,在每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可由主导师主要负责,在对研究生进行考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辅助其确定课程选择、培养方案等;在每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方面,由主导师和研究生具体商定后,为其推荐两位或者多位在相关领域更具专长的人士作为副导师。副导师与学生进行适当交流,双向确认后作为该生的团队导师。主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应负主要责任。副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制定培养计划并参与指导研究生、参加研究生主要培养环节等。主副导师分别在协调、管理与指导方面既各司其职、主次分明,又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对于研究生来说,团队内的每位导师都可加以指导,但不是一一对应的责任关系,而是以组为单位的责任关系,这样既可发挥集体的优势,也避免了由于个别导师的时间冲突而对研究生指导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研究生与主、副导师共享研究成果,研究生资源也为导师团队所共享,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多学科多视角的师生联动模式。

3.2健全院校保障体系

学校和院系要以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导师团队建设,发挥宏观调控功能,认真制定有利于导师团队建设的政策。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应根据自身需要搭建导师库,可从企业、高校广纳贤才,甚至可以聘请海外专家。类似地,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与学科发展需求构建导师团队,为本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结合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凝练优势方向,为各种导师团队的形成提供条件。在引进人才时同样应加强针对性,综合考虑导师团队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科现状,大力引进有助于导师团队形成的高层次人才。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平台建设、保障措施、激励机制等途径调动导师与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团队导师制度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积极引导作用,例如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学分豁免、开放项目优先资助、毕业求职优先推荐或专项绩效奖励等激发师生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3.3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工作理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加以开展,企业导师恰好可以结合自身在工程一线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切身体会为在校研究生打开一扇窗,这对于在校研究生拓宽专业视野和获取工程经验大有裨益,也为通过团队科研创新解决实际工程需要提供了机会。因此,院校应鼓励开展校企合作,大力完善并推广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甚至可以考虑试行以行业导师为主的多元导师团队指导模式,在研二或研三时依托其行业导师提供的实习机会,提高在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当下紧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导师还可以通过专业研究生从事实际工程项目工作的方式,增加与研究生的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参与度。高校应与企业加强产教融合、项目共建和资源共享,积极筹措专项培养经费;在企业层面则要保证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配套建立研究生实践平台和在站研究生补贴制度,形成校企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团队[12]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养成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着重分析了导师模式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导师团队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有机整体,其中,主副导师分别在协调、管理与指导方面既各司其职、主次分明,又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学校和院系应切实发挥宏观调控功能,通过平台建设、保障措施、激励机制等途径调动导师与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甚至可以考虑试行以行业导师为主的多元导师团队指导模式,这对于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超. 博士研究生教育施行"导师团队"培养制度的思考[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2(3):89-92.

[2] 李莎,钱晓明,刘皓,等. 多学科背景导师团队模式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J]. 天津紡织科技, 2021(2):61-64.

[3] 王志雄. 高校教学导师制之实践路径与运行机制探析[J]. 教育文化论坛, 2012, 4(5):40-43.

[4] 黄焕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基于导师团队标准化建设的视角[J]. 大众标准化,2021 (14):4-6

[5] 王新生,张华强. 构建导师团队促进协同创新[J]. 高教学刊,2018(16):29-31.

[6] 李效龙,王敏,奚彩萍. 基于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 科技视界,2021(1):93-95.

[7] 马肖华. 基于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32(4):83-90.

[8] 刘战丽,孙霞,郭业民,等. 交叉学科背景下导师团队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溯源创新团队为例[J]. 科教导刊,2021(9):47-49.

[9] 王康旭,唐培安. 粮食安全方向研究生校企协作导师团队建设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1):128-130.

[10] 李培兰. 校企"混编"双导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193-195.

[11] 张季如,范小春,刘元志,等. 校企合作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模式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21,30(2):30-35.

[12] 罗泽举.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指导模式设计与管理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1):99- 103,114.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484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