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美食与生活

上海人的猪肉零食

上海人的猪肉零食

袁念琪

上海人的猪肉零食,主要是猪肉脯和火腿肠。

在20世纪70年代,需凭票买肉。下乡到农场,没想到与城市一样,吃肉也是配给的。连队食堂烧菜是惜“肉”如金,花菜炒肉片被大家戏称为“花菜少肉片”,而且刀功极好,切出来的肉片薄得透明,有农友戏说:“风来要捂好,不要让碗里的肉被吹掉。”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说过:“肉食渴望既可以是一种促使和谐的力量,也可以是一种引起分裂的力量。”连队领导可能没听说这论断,但懂得一个人不吃肉是不行的,领导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养了两头猪,彻底改变吃肉的被动局面。

直到1987年,我在上海电视台做《小菜场》节目,上海的猪肉还在凭票供应。当时,我国的粮食产量不高,说到底,猪肉的生产,其实都由粮食转换而来,因为猪要进食才能长肉。有个老外嘲讽说:“中国人还是直接吃粮食合算。”在这种吃肉紧张的态势下,猪肉脯和火腿肠怎么可能成为零食呢?

那时,买猪肉脯大多要票,因为价格不便宜。而今天这般相貌的火腿肠,那时还没问世,其同类是比它“腰圆膀粗、身材更长”的红肠,用猪肉和淀粉等加工而成。它是20世纪初从立陶宛进入哈尔滨,后传入上海,因是舶来品,又称“西式红肠”。

1991 年熟食店的方腿、红肠等

西式红肠到上海后,上海人又从红肠延伸出无皮小红肠、大众红肠、西班牙红肠和熏圆腿等品种,其中以“快乐牌”最出名,该品牌的无皮小红肠多次获得国优、部优、市优奖。这些火腿肠都出现在熟食店,并非作為零食现身于食品店。那时,每当家里来客人,父亲会叫我去买点熟菜,一般是10元买三样,其中必有红肠。平时烧罗宋汤,红肠也少不了,这是上海人家喜欢的一道家常菜。

后来做财贸记者,去过一些市属、区属的肉类食品厂采访,红肠是它们的一种常规产品。直到1990年,上海的厂家将40厘米长的红肠缩短一半,改为20厘米,有的甚至更短,这般长短与现在火腿肠倒是差不多,但价钱却比现在的要贵。

20世纪90年代,猪肉脯和火腿肠才进入零食行列。

先看猪肉脯。一片片的猪肉脯显棕红色,长约12厘米、宽8厘米、厚2毫米。用的是猪后腿整块纯精肉,配以白糖、鸡蛋等几十种调料烘烤而成,据说其中鱼露是关键。猪肉铺有上海生产的,也有来自江苏靖江、广东汕头的。靖江猪肉脯为当地传统美食,有“双鱼”“金奖”“三阳”等近40个品牌,其中“双鱼”资格老,创始于1936年。虽然都是红彤彤的猪肉脯,上海的口感硬、酥、脆,靖江的有嚼劲,汕头的则蜜汁味浓。小小一片猪肉脯,在外省却登上了菜系,如靖江进了苏菜菜系,汕头入了粤菜菜系,而本帮菜没有笑纳。

猪肉脯受到食肉者追捧,也正因全肉铸就,营养丰富。不说补这养那,至少能抵挡肚子里的“叽里咕噜”。尤其被小朋友所喜爱,香喷喷,甜滋滋,吃起来又方便,一片接一片。

与吃猪肉脯相比,我吃火腿肠较多些。最多的一回是在1992年,随原市商业二局的同志到洛阳考察超市设备。我和陆兄俩人提前回上海,上火车时,当地同志拎来一扎啤酒和一捆火腿肠,说是为我们准备的旅途食品。那时,洛阳的“春都”火腿肠在全国小有名气。据说在1986年某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日本火腿肠生产机引起洛阳肉联厂的关注,他们买了这套设备,把火腿肠引进了中国。

对火腿肠源于何地众说纷纭,有说日本,有说欧美。不知为什么要取名“火腿肠”?它同红肠是近亲,与火腿可是八竿子打不着。

火腿肠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更大。它携带方便,但吃起来有点麻烦,在没剪刀等工具时,怎样打开那层外衣有点头疼。往往左撕右扯不见效,急了用牙咬。后来,也是孩子教了个方法:两手紧握火腿肠两端,两大拇指用力按住中段,双手往相反方向扭转,直到它皮破肉出。

火腿肠吃在嘴里,有肉味却不全是肉,里面还有大豆蛋白、淀粉等,既能保证蛋白含量又减少了胆固醇含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厂家说,想吃肉含量高的火腿肠,可看包装上的成分,淀粉越少,含肉和蛋白质就越高。

为吃得安全和放心,有人在家做起猪肉脯,并晒出图来。可没见过做火腿肠的,估计也不难。有兴趣的厨艺高手们可以在家研究试试看。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571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