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书
“复杂性”“非线性”是世界、物质、生命和人类生活最为显著的特征。二十世纪诞生的“复杂性科学”,超越了十九世纪自笛卡尔、牛顿以来一直统治科学、哲学领域的本质的、线性的、还原的思维模式。世界是多种因素的耦合,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科学”的逐步兴起,提供了研究、思考、探究人类、世界、物质的可能的最好方式。数学课堂教学同样如此。
一、复杂性:数学课堂教学新的认识论视角
“复杂性科学”肇始于1928年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之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师生的共同探险,对未知世界的探险。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有着不同的路向。从“复杂性科学”视角打量课堂,我们发现课堂具有一系列复杂性特质: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等。以“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现实的、有效的指导性意义。
1. 数学课堂具有“不确定性”
课堂,是向未知领域挺进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都能遭遇意外的陌生风景。数学课堂具有不确定性、动态生成性。在课堂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不同的经验背景、认知特质等差异,让数学课堂教学呈现着一种非线性特征。课堂教学预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只能发挥有限的调控作用,而不能完全被预设。比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苏教版四上),预设的导学单中给学生的友情提醒是运用“撕角法”“折角法”等进行探究。但在真正的课堂探究实践中,学生经过彼此的多元对话,诞生出远远超预设的方法。比如“作辅助线法”“逻辑推理法”“铅笔旋转法”等等。
2. 数学课堂具有“自组织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有一种自我完善的功能,这就是“自组织性”。所谓“自组织”,是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下,系统能获得时空、功能、结构的协同,通过相互作用而有序化,这是一种自我演化的过程。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根据。课堂不能被程序化,因此教师不必对课堂教学过度、精致预设,而应采用大框架,引领课堂,让课堂自身不断自我生成、发展、协同、运作。可以设置“大问题”,运用“大任务”驱动。比如教学《圆的周长》(苏教版五下),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两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圆的周长;[活动二]探究圆的周长。其中在“活动二”中,设置了两个“主问题”:问题一是怎样探究圆的周长?问题二是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主任务”“主问题”,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展示。数学课堂不断地在“有序”“无序”“有序”间运作,从而让数学课堂自我生成、发展。
3. 数学课堂具有“开放性”
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数学课堂要成为一种“耗散结构”。为此,要让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因为只有从封闭走向开放,只有让课堂信息与外界不断地流动、让课堂能量与外界不断地交换,课堂这一耗散结构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比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苏教版四下),这样的问题——“小张家距离学校600米,小李家距离学校800米。小张家距离小李家多少米?”就具有开放性。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诞生新想法,比如小张和小李家在同一条直线上,小张和小李家在同侧;小张和小李家在同一条直线上,小张和小李家在异侧;小张和小李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等。数学课堂教学应当较好地保持生活原貌,应当尽可能贴合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让课堂学习向生活开放、向经验开放,从而不断对接、弥合。
二、复杂性:数学课堂教学新的方法论视角
学生的复杂性以及教育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自组织性、开放性的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深刻地指出:“把复杂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不可能真正对复杂性整体形成突破性认识……我们要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研究复杂事物。”
1. 善于跟进,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体。只有善于跟进,才能把握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作为教师,对于课堂动态的、不确定性的事件有时要顺水推舟,有时要倒行逆施,有时要临时转舵,有时要将错就错,通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将课堂教学诸多的不确定性,转化、发展、提升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资源”。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6的分与合》(苏教版一上),教学中,教师的一只纽扣“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引发了课堂的小小骚动。“老师的纽扣掉了”,学生有的窃笑,有的议论,有的趁机调皮“捣蛋”(毕竟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应该说,“纽扣”掉在地上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但教师灵机一动,迅速调整、运用这个“课堂意外”,化解教学尴尬。“同学们,你能根据刚才发生的事,用‘6的分与合知识来说一句话吗?”这一下,学生从无序的议论交流转变为有序的、目的性很明确的数学议论、交流。有学生说,“老师身上的衣服原来有六只纽扣,掉了一只,还剩多少只?”“老师身上的衣服掉了一只纽扣,还有五只纽扣,原来有多少只纽扣?”“老师身上的衣服原来有六只纽扣,现在只有五只纽扣,掉了多少只纽扣?”等等。
数学教学是一种探险,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教师,要善于“跟进”,或“放大”,追问深入;或“缩小”,迂回突破。只有善于抓住课堂不确定性的资源、契机,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创造。
2. 着眼整体,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无序性”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结构、系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与“无序性”。数学课堂,从整体上看是有序的,是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螺旋上升过程。但从局部看,却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是无序的。作为教师,要从结构入手,把握好数学课堂关键的节点,将课堂从无序引向有序。
比如教学《相遇问题》(苏教版四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让学生表演,这种表演多半是对“相遇问题”的片段式撷取。“掐头去尾烧中段”式的数学教学,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视角,将甲方、乙方从“未相遇”到“相遇”,从“相遇”到“相离”的整个过程展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将“相遇问题”分成几个不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不仅如此,笔者还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直线上的行程问题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结构性的认知。这样的课堂,既体现了教学的不确定性,如相向、相背,如相遇、追及等,又彰显了教学的确定性,如“速度和乘相遇时间等于路程和”“速度差乘相遇时间等于路程差”,等等。
行程问题是复杂的,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将其割裂“相向”“相背”,揉碎成“相遇”“追及”等,由此造成学生思维的断裂。着眼整体,就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无序性”。因为无论哪一种行程问题,都可以用“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来表征。“复杂性科学”认为,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基本属性。整体不是各部分、局部的简单累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把握整体,需要教师拥有一种“非线性思维”,从而防止教学机械化、模式化、单一化,让教学走向“有序”“共生”。
3. 敏锐捕捉,驾驭好课堂教学的“可能区间”
“复杂性科学”认为,系统的现象与本质是一体的。在某些條件下,系统内部的偶然性、特例性等有可能是系统的本质显现。对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要避免简单的“还原论思维”“决定性思维”。通常情况下,偶然性只是未被发现的必然性。同时,必然性也不一定就比偶然性优越,并不一定比偶然性具有合法地位。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资源,驾驭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区间”。
比如教学《圆的面积》(苏教版五下),学生在例题学习以及“练一练”“做一做”以及后续练习中,遭遇的问题都是已知直径或半径或周长,要求圆的面积。这是日常、普遍、一般性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即“要求圆的面积,首先就必须求出圆的半径”。但是,这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却并不反映解决圆的面积的问题本质。当学生偶然遇到“已知圆的半径的平方是5,要求圆的面积”时,学生也是想方设法地求半径,但是囿于小学阶段没有学习开方,因此学生就感到一筹莫展了。当笔者启发学生,已知圆的半径的平方是否要先求出圆的半径时,学生方才恍然大悟。在这里,偶然性反而蕴含着圆的面积的本质、反而揭示出解决圆的面积的本质性方法。这正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秉持一种复杂性思维。只有秉持复杂性思维,才能捕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资源,从而驾驭好课堂教学的“可能区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偏执于普适性、一般性的数学教学规律发现及运用,而必须关注数学教学中的特殊性、个别性。不仅数学知识教学是如此,数学教学场域中的人更是如此。教学中,“并没有简单事物,只有被简化的事物”。“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数学教学提醒教师,要保有多元意识、敏感意识和开放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教学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