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述明
摘 要:“任务块驱动”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具有知识研发、学力提升的课程价值。设置“任务块驱动”,要链接学生的经验,串接知识的结构,构筑多元的路径。任务块驱动,让课堂成为知识研发中心。
关键词:任务块驱动;数学课堂;知识研发中心
改革“基于教师教的学”,要真正将学生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灌输式教学,绝大多数都是“线性设计”。如此,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流程机械、活动死板、效果式微等。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他主”转向“自主”,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知识被学生研发出来,成为学生悟化成果。实施“任务块驱动”,能让学生产生强劲的研发力,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数学知识的研发中心。
[?]一、任务块驱动:内涵及其价值
“任务块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策略。传统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驱动。这种驱动随意性较强,效率低,容易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时空封闭、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等。而“任务块驱动”,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师生易形成平等对话、交流学习格局。因为,在任务块驱动中,学生并不意识到教师驱动,而是将教师作为一个平等学伴、平等首席。“任务块”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能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催生学生数学探究。
1. 知识研创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总将学生角色、身份机械地定位为“学”“习”,将“研”“究”作为一种“高大上”,认为学生职责就是学习,甚至异化为接受。笔者在实践中,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把学习作为研究。当学生拥有了研创意识,自然就能从被动转向主动,“研创”将成为学生的存在方式。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研创,而且在课前、课后都展开研创。如教学《加法交换律》,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学后创”:在“加法”上画个圈:是不是只有加法才有交换律?学生由此研创“减法”“乘法”“除法”交换律;在“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的“两个数”上画个圈:是不是只能两个数?学生由此研创“三个加数”“四个加数”的加法交换律等。知识研发,能让学生成为研创高手。学生从“一个点”研创出“一个面”,从“一个面”研创出“一张网”,由此建构“知识地图”。
2. 学力提升
任务块驱动,不仅能引发学生知识研创,同时又能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其实,知识研创过程也就是学生学力提升过程。知识研创是表,学力提升是里,知识提升是显,学力提升是隐。一般而言,学习力包括数学观察、质疑、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总结等能力,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思维、思想等方面的提升。任务块驱动,能将静态的、单一的习题设计成好玩的、有意义的项目。比如将《折线统计图》(苏教版五下)研发成《我的蒜叶成长日记》,【任务一】关注蒜叶成长过程;【任务二】绘制蒜叶成长印记。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手培育蒜叶,用眼观察蒜叶,用笔记录蒜叶成长,用脑分析蒜叶因素等。学生不仅研创出知识,而且学会了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力。
[?]二、任务块驱动:策略及其路径
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学习应当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中的探险。”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唯一方法就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习的东西创造出來。”“再创造”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就预示着“学习”意义的根本转型:学习不是接受而是建构,学习不是消费,而是生产。
1. 链接经验,驱动数学思考
基于数学知识研发视角,教师不能做一个“搬运工”,简单地传递知识,而应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地思考知识。为此,要链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因为,只有经验才能架构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经验,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当任务块能切入学生“最近发展区”,导入学生的经验,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才能真正驱动学生数学思考,引爆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就摒弃了教材中的情境引入、概念新授等环节,转而用链接学生经验的任务块,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张老师一共设置了四个任务,形成一个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任务块,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自主解决问题。【任务一】编一道“几十几”加“几十”的加法算式;【任务二】编出几道不进位加法算式;【任务三】编出几道进位加法的算式;【任务四】编出一道得数是六十多的加法算式。四个任务,从自由地编算式到有目的地编算式,从不进位加法地编算式到进位加法地编算式,最后到得数有要求地编算式,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尽管加法算式的要求、形式、内容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加法的计算方法、结构等却始终不变。在这个过程中,任务平移至前台,而教师则退居于幕后,相机补充、提炼、启发、质疑,从而赋予学生更大的知识研发空间。
导入链接学生经验的任务块,能唤醒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场,让学生步入数学知识本质深处,从而激发学生深层次数学思考。经验,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从而激发学生研创动力,激活学生研创能力,激起学生研发毅力。学生在数学猜想、数学模型建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抵达数学知识核心本质之处。
2. 串联结构,驱动数学探究
美国教育学家梅里尔在论述首要教学原理时,提出“任务水准”这一概念。他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主动介入、承担任务,而不仅仅是任务的操作者、活动者时,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发生。作为教师,要创设整体性、简约性、层次性、结构性的任务块,驱动学生数学探究,让学生逐层深入、不断递进实践。
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五下)这一课,知识点繁多且零散,如果根据教材步骤进行教学,不利于统整知识。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串联知识结构任务块,驱动学生数学探究。围绕《圆的认识》展开深度追问、考量。如“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有必要说明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吗?”“不在同一个圆中的半径、直径比较有意义吗?”“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概括吗?”等。正是在对“圆的特征”进行自我辨析的过程中,笔者对“圆的认知”这一课的重难点渐渐明晰。为此,笔者设置了三个较大的任务块,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促进学生的数学感受、体验。【任务一】小张、小李家距离学校都是1千米,如果用☆表示学校位置,小王、小李家的位置可能在哪里?【任务二】小张、小李家的位置距离最远是多少?最近呢?小张、小李家的距离有多少种可能?【任务三】为什么我们用圆规可以画圆?在操场上画圆也用圆规吗?怎样画圆呢?三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质就形成了一个彼此串联在一起的任务块、任务群。这个任务块,能从本质上让学生认知圆、认知圆的直径、半径等,能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技能,思考画圆的本质。这样的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表层的掌握,而更多地在于本质的启迪、思想的渗透、方法的引领。
串联结构的任务块,让数学教学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单一走向结构、从局部走向整体。串联结构的任务块,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究”,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研发,其探究力会不断地被激起。
3. 构筑路径,驱动数学创造
对于同一个问题,其解决方法、路径、策略是多元的。设置任务块驱动,要富有一定的弹性,具有开放的自由空间。只有这样,任务才不会禁锢学生思维、囚禁学生想象、幽闭学生思绪。任务块设置要富有包容性,能帮助学生产生多维体验,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教学《多边形内角和》,如何通过任务块敞亮学生的数学思维,激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形成学生的问题解决路径?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了两个任务块:【任务一】探究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任务二】选择一个多边形,探究其内角和。通过这两个递进性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数学创造。如在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尽管部分学生受“三角形内角和”推导过程的影响,用量角法、撕角法、拼角法、折角法等方法进行探究,但学生普遍意识到这样一些方法的局限性:量角法误差太大,撕角法、拼角法比较麻烦,折角法可以用于特殊的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对于一般的四邊形,就很难将四个角折合起来。于是,许多学生萌发出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从而严密推导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当学生进入“任务二”之后,那些感性的方法局限性就更加暴露无遗,从而催生学生自觉地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同样遭遇了一些困难、困惑,比如有学生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时,不是从同一个顶点出发的,那么多出了哪几个角呢?总和是多少度呢?科学的分割方法是怎样的呢?教师适性介入,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从而让学生数学学习更具方向、更有质地。
任务块驱动,其目标不仅应当着眼于问题的解决,更应着眼于磨砺学生的思维。着眼于问题解决,教学并非难事。而着眼于学生思维力的发展、提升,对教师的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块驱动,要开拓学生思路,催生学生多维的问题解决路径,引导学生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任务块”如同“酵母”一样,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得到唤醒、激活、开启、释放。“任务块”又像一块磁石,能诱导学生数学思考、数学探究。“任务块”能驱动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助推学生登上知识高峰,获得一种“高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恒久的学习力和深厚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