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虹
摘 要:“有效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应贯穿于课堂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方法的使用、调整和总结,课堂训练等每一个学习环节。在环环相扣、逐层递进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有效学习;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所谓的“有效学习”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则的学习,其目的在于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让学习变得富有趣味,达到学一知十的目的。得加富尔认为:“未来的文盲是指不会学习的人。”想让小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并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需要从课堂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着手,使用合理的学习行为,从各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有效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1]。
[?]一、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能够使学生知道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学到怎样的程度,根据目标要求有的放矢地主动学习。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设计出小学生难以理解、过于抽象的目标,之后带领学生流于形式地读一遍,完全无法使“学习目标”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章节内容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物体,辨别上面、正面和侧面所看到的形状;(2)增强空间想象力。一个小学生对于“空间想象力”是什么都无法理解,如何去增强?因此,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实际,小学数学学习目标要以获得知识技能的目标为主。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兼顾所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配合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合理、明确并具有可测性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设计出通俗易懂、口语化、具体的教学目标。如“观察物体”这一章节的目标设计,可以使用提示目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听。
师:大家听过《盲人摸象 》的故事吗?(听故事)
学生愉快地听故事,边笑边听……
师:大家都在笑,你们笑什么呢?故事里的人说得对吗?
生1:这四个人说的都是错的。
生2:每个人都只摸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
师:是啊,他们只摸了大象身体的一个部分,并没有了解大象的整体模样,才闹出这个笑话。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可不能像这些人一样只看一部分哦!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
以小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还巧妙地为物体的整体与局部关系做了铺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本堂课的目标是“如何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
[?]二、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1. 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根据待学内容、学情、教情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计算部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概念的学习,可以运用教师点拨、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的学习,可以采用学生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圖形与空间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较多运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而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则需考虑学生年龄小,贪玩、好动的特点,使用借例的方法教学。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现场测量身高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绘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生瞬间就清楚了统计的方法及目的。有学生在绘制统计图时,不清楚图中的一格代表多少,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寻找答案。现场采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还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 机动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学习的趣味性
课堂即学习的战场,教师是这个战场的指挥官,要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机动地调整战术(教学方法),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将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中。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等。
如学习“数的比较”,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使用鼓励的言语或者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开展“写数比赛”的游戏,让学生写一个两位数,教师写一个三位数,比较大小;再让学生写一个四位数,教师也写一个四位数,比较大小。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如有疑问,则在合作交流中寻找数大小的规律。在“写数比赛”结束后,继续进行“猜数”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兴致盎然地进行着“数的比较”练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再如“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并总结“加法交换律”的规律,再用一个“朝三暮四”的小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一位养松鼠的农夫,每天早晨和晚上分别给每只松鼠四个松果。随着年龄的增大,农夫的经济也越来越困难。因此,他对松鼠们说:“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三个松果,晚上给你们四个松果。”松鼠们听了都很生气,对主人的做法不能理解。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松鼠接受了农夫早上提供四个松果,晚上提供三个松果的喂食方案。学生兴致勃勃地听完故事,讨论说松鼠也太傻了,“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不是一样嘛。在小故事的带动下,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对本节课内容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3. 总结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并及时总结,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数学学科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分析和转化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并且使学生在总结学习方法时学会判断、收集和利用信息,掌握与师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例如“解方程”的学习,学生解题的步骤可总结如下:(1)准确阅读题目;(2)思考数量关系;(3)正确计算并解题;(4)将解题结果代入原方程验算。而“解决问题”则可总结如下:(1)阅读题目,寻找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明确待解决的问题;(2)使用图表、分析等方法,理清题中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3)正确计算并解答问题,添加单位与答语;(4)检验,利用所求得的结果,倒推题中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感染下,渐渐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养成精准读题、善于思考、勤于验算和时常总结的习惯,在自主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有效训练,强化学习能力
“训练”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强化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若进行自主、快速地完成学习内容的训练,教师能够批阅部分训练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则达成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训练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用笔书写解题,还包括语言的表达和动作的使用。训练内容需要有梯度和层次感,依次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基础题”是最基本的,需要所有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提高题”比“基础题”稍稍增加难度,要求大部分学生掌握并学会变式思维方法;“拓展题”是具有难度的题目,只要求少部分学生掌握,着重开拓部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圆的面积”,可分别设计这样的训练题:
基础题: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面积是多少?
提高题:一只底面漏水的圆形木桶,若想换个底面,测得这只木桶底面的周长为75.34厘米,请问最少需要多少面积的木料?
拓展题:小刚家和邻居家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游泳池,若想知道它们的占地面积,有什么办法吗?
总之,数学有效学习,对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吴立宝,康蚰岩. 学习方式的五个转变[J]. 教学与管理,2015(12):1-3.
[2] (美)乔治·波利亚著. 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M].刘景麟,曹之江,邹清莲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