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勇
摘 要:“轴问题”具有统摄教学作用。轴问题缺失会引起诸多教学问题,如主导效度缺失、学习深度缺失等。设置轴问题,要让其切入学生最近发展区,指向可能发展区,面向现实发展区。编织轴问题,能让数学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琐碎走向和谐。
关键词:轴问题;问题编织;数学学习
当下数学教学,教学目标繁杂,问题琐碎,师生之间要么是一问一答你来我往的“乒乓式”的对话,要么就是“精耕细作”撕扯课堂等。原本具有整体性的数学、数学教学被肢解成碎片,因此缺乏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意蕴。诚然,数学教学总要以“问题”展开,但问题应该具有导向、牵引功用 [1]。笔者认为,“轴问题”可以驱动学生数学学习。
一、检视:数学教学的“轴问题”缺失
现象一:碎片化问题缺失主导效度。
尽管教师话语霸权在教学中逐渐消解,但“温柔的强势”还在。从课始到课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铺天盖地,没有质量、品质,流于形式,云里雾里。这种缺少“主心骨”的问题,教师问得随便,学生答得随意。由于思考时间短,导致学生思维肤浅。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对学生这样提问:这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单位不同怎么办?怎样通分?公分母怎样找?……在连珠发的低质问题下,学生几乎没有思维触角。
现象二:程式性问题缺失思考深度。
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僭越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就会逐渐软化学生意志,学生主动性就会蜕化,导致探究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有效开发而萎缩。数学教学找不到“主干”,只能在枝丫处滑过。比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一位教师在学生读题后,总是程式化提问:这道题中的标准量是什么?单位“1”的量是什么?单位“1”的量已知还是未知?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等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式?……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无处生根。
现象三:浅表化的问题缺失目标维度。
浅表性问题往往脚踩西瓜皮,问到哪里是哪里。不管问题前后有无关系,也不管是否问在点子上。学生被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整个学习全无层次感、逻辑感。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问题不仅琐碎,而且杂乱无章。一会儿问直径,一会儿问半径,一会儿又探究直径特征等。浅表性问题丧失了教学目标的效度。犹如在一幅精美国画上,无规则处处打孔、补丁。这种教学,怎能达成三维目标,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拐棒罢了。
二、凝视:数学教学的“轴问题”价值
车有车轴,轮有轮轴,轴的作用不言而喻。所谓“轴问题”,是指数学教学中的主导性、核心性、驱动性问题。这种问题犹如一根“轴”,能引导学生思维旋转,让学生数学思维向纵深挺进 [2]。有了这样的轴,数学教学就不再仅仅是平面化,而是呈现出立体结构。
1. 轴问题直切最近发展区。
轴问题往往能切入学生学习要害,引领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沿着问题之“轴”,学生能充分发掘自我主观能动性,追根究底、追本溯源,全面把握学习内容。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用两个轴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异分母分数能否直接相加减?怎样进行异分母分数计算?由此充分调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算法多样化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通过轴问题,学生思维力、探究力等得到深度开掘,在自主感悟中逐渐把握知识本质。
2. 轴问题直指可能发展区。
轴问题让数学教学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直指学生数学学习可能发展区。因此,教师要将轴问题结构化,使之具有少而精、挑战性、开放性特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笔者设计了两个轴问题:“为什么要转化”“怎样转化”,指引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思想性问题、目标性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个策略性问题、过程性问题。围绕两个轴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重锤猛打。犹如摸准穴位处扎针,可让问题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功用。
3. 轴问题直面现实发展区。
轴问题直面学生的现实发展区,也就是指轴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探究导向,形成探究脉络。直面学生现实发展区,要求数学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学情,即时产生一些生成性问题,从而让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3]。
比如教学《圆的周长》,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轴问题: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在这个轴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在对每一种方法进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提问,如滚圆时要注意什么,绕圆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更精确等。在轴问题的关照下,派生出系列问题,如此,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有效进行,才不会迷失方向。
三、透视:数学教学的“轴问题”设置
《现代成语词典》有“一语中的”这个成语。所谓“的”,就是箭靶,引申为目标、关键、要害之处。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也就是指一句话能切中要害,道破关键。轴问题就是能够发挥“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作用的问题,是整个数学教学的“轴”,有了它,就能连轴转、立起来。
1. 编织结构性轴问题,让数学教学从平面转向立体。
着眼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系统高度、结构视角去设定轴问题,能让轴問题揭示知识要害、关节。教学《折线统计图》,教材要求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基于此,笔者将折线统计图的“点”和“线”作为靶向,编织出两个结构性轴问题:折线统计图中的“点”有什么作用?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有什么作用?“点”和“线”彼此关照,相互支撑。“点”是为了确定数量的多少,而“线”是为了描述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根据轴问题,学生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即描点与连线。在分析折线统计图时,学生也从“点”和“线”两个视角展开,根据统计图特点进行分析、预判,深刻体验了折线统计图的独有特质。
2. 编织本质性轴问题,让数学教学从感性走向理性。
本质性轴问题来自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深度解读。没有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追问、追寻,就不能发现数学知识背后的理性。将数学之“轴”立起来,往深处打孔,就意味着把握数学知识精髓。目标教学倡导者布卢姆认为,不同水平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导向是不同的。本质性轴问题要求直切要害,直指问题解决核心。以《找规律——间隔排列》教学为例,学生通过感性观察、操作,能自主发现“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但学生对这种感性发现思考不深。那么,“一一间隔”排列的核心规律是什么?怎样让学生深度理解“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我们需要给学生建立怎样的数学模型?梳理教材,不难发现,“一一间隔”问题其实就是简单的周期问题,只不过每个周期的个数为两个,仅此而已。因此,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周期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此,笔者设定了以下轴问题:为什么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在轴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分组圈画,最后正好多一个。每一组中都是两个物体,从中渗透对应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只要学生理解了轴问题,解决了轴问题,全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
3. 编织整体性轴问题,让数学教学从琐碎走向和谐。
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设置整体性轴问题,可以以“大问题”教师“抛”,“小问题”学生“带”的办法,让数学教学由琐碎的满堂问、满堂灌,向师生、生生多向度问、多向度对话转变,赋予学生充分的数学思考、探究空间,让数学教学从琐碎走向和谐。设置整体性轴问题,可以以“问题云”“问题链”“问题串”形式展开,形成以点带面的整体之美 [4]。
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整体性轴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圆锥体积可以转化成已学的哪种形体体积?”“猜想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根据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你能想象出与长方体等底等高的锥体吗?”三个“问题串”,构建了圆锥体积教学整体。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导入性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探究性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延展性问题。在问题驱动、导引下,学生领悟出“正锥”这种形体体积计算的共性,即正锥体体积都是相应正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无论这种锥体是圆锥还是三棱锥、四棱锥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提供等底等高的锥体和柱体,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借助整体性问题,构建有张力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力。
轴问题具有统摄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轴问题导引下的数学教学能够彰显整体之美、结构之美。顺着轴问题,切入学生最近发展区,指向学生可能发展区,直面学生现实发展区,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琐碎走向整体。让我们用轴问题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卫星. 数学核心问题的常见类型及内涵[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11).
[2] 钱海萍. 再塑整体:教學“轴问题”产生的价值所在[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4).
[3] 陈华忠. 如何抓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J]. 辽宁教育, 2014(17).
[4] 王文英. 核心问题:数学教学的有效统领[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