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课上的“讲道理”

数学课上的“讲道理”

苗琳

[摘  要] “讲道理”是数学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将以所讲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单元复习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先理解数学之“理”,再经过自主构建框架,自己“讲道理”,明晰并完善知识结构,为他们之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自主;建构;知识框架;讲道理

罗鸣亮老师提出的“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的观点,给了很多执教者很大启发: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教师出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适当地解构知识板块,但是想串联各个被解构的知识点,最终必然需要构筑一个完整的知识板块。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帮助学生学习自主建构并完善知识中的“理”。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单元复习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完善知识板块。

一、讨论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罗鸣亮老师说过“有部分教师的课堂存在以下弊病:第一,缺少说理环境,学生讲理欲望淡薄;第二,没有互动空间,学生没有讲理的时间;第三,缺乏方法指导,学生不知道怎么讲理”,也说过“数学教师必须明数理、知教理、行道理,才能让数学课堂更具生命力”。2018年,笔者在注重自身“数理、教理、道理”学习的同时,也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完成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学习。开学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如果按照新知来讲解,那么学生会因学过的数学之“理”而轻视;如果只是采用练习的方式直接检测,也不能客观反映孩子所掌握的“理”的完整程度。所以笔者开展了一节由学生自主“整理知识→讲解道理→游戏深入”的复习课(即“年、月、日”单元复习)。学生们采用了知识罗列、思维导图、制作数学小报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课始阶段,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一起讨论,同时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由笔者引导学生主动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如下:

生1:这是我的思维整理,分别是年、月、日。我先来讲“年”里面的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共有365天,上半年是181天,而下半年是184天。而闰年,一年的总天数比平年多一天,上半年是182天,下半年是184天。而“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月,大月有31天,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特殊月是2月,在平年里,2月有28天,而在闰年里2月则有29天。你们还有什么补充?

生2:我想补充的就是季度这个知识点。第一季度是1到3月,如果是平年就有90天,如果是闰年就有91天。第二季度是4到6月,一共有91天。第三季度是7月到9月,一共有92天。第四季度是10到12月,一共也是92天。

生1:很好!还有人要补充吗?

生3:大家随便伸出一只拳头,拳面朝向自己,从任意一边依次数关节凸出来的地方,和关节之间凹下去的位置。这样数出来的话,凸起的地方就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凹下去的位置就是2月、4月、6月、9月和11月。(边说边展示)

生1:你的这种记忆方法很有用,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补充?

生4:通常情况下是每4年有1个闰年。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或者整千时,通常要用公历年份数除以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例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2000年则是。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律。

生5:7月和8月不管是在平年还是闰年,这两个都是连续的大月。

生6:连续的大月还有1月和12月。

生7:我們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7个月,而小月呢,12减7得5,再减掉特殊月2月,就得出小月有4个。

生8:还有口诀可以帮大家记忆大月小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其余都是三十天,只有二月不听话。”

本节课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自己“讲道理”,并相互补充完善,数学之“理”在学生简单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被梳理清晰。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自己主动讲道理,用自己的方法让学习伙伴理解数学之“理”。教师在这一节课中无须做过多讲解,只需要稍做引导,便能让数学之“理”自然呈现。

二、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完善知识内容

《论语》里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罗鸣亮老师在《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一书中说过,“情到深处自然浓,课研实处自然明”,都在提醒我们要巧用“认知冲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之“理”。“年、月、日”单元作为三年级下册的一个独立单元,知识点零碎,学生很难掌握它与我们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课上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并完善内在的知识结构。

生1:我觉得她完全可以把“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给去掉,因为我们聊的是年月日,“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这个有些跑偏了。

生2:但每日都有时分秒啊。

师:既然说到了这里,那我们来想想日到底和时分秒有什么关系?

生:他们关系是联系起来的,没有秒就没有分,没有分就没有时,没有时就没有日。就是60秒是1分,60分是1时,24时就是1日,所以没有时分秒就没有日了。

师:正确!这位同学刚刚带着我们理清了我们所学习的几个时间单位的关系。那么我问你们,原来我们学习的是几个比较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齐说:时、分、秒),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什么?(齐说:年、月、日)。很好,现在你们再回忆一下刚刚所讲的内容,然后再去把学习单上的题做一做。

学生在课堂中,在“讲道理”期间明晰了自己的疑惑到底是什么,即“年、月、日”虽然是新的知识,但仍然属于扩展内容的范畴。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理解新的时间单位与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教师应抓住孩子产生疑惑的时机,引导生生之间“讲道理”, 明确时、分、秒、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再进一步完善时间单位的知识结构。

三、拓展运用,激发学生深度学习趣点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单纯地听教师讲解,学生并不能被激发出学习的精神力量。”知识的梳理和框架的建构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的拓展运用也同样重要。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进一步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而言也很重要。在“年、月、日”的单元复习的课程中,教师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师:卡片上有关于生日日期的提示,老师会随便抽取一张,你们根据提示来猜答案。

学生们:好。

师:谁先来?(拿出卡片,卡片上的提示内容为“我的生日在3月12日的前一天”)

生1:是3月11日。

师:怎么猜的?

生1:因为3月12日的12减去一天的1就是3月11日。

师:不错,再猜一个。(拿出卡片,卡片上的提示内容为“10月的最后一天”)

生1:他的生日是10月31日。

师:怎么猜的?

生1:因为10月是大月,有31天,10月的最后一天就是10月31日。

师:再猜一个。(拿出卡片,卡片上的提示内容为“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的倒数第四天”)

生1:他的生日是4月26日。因为第二个季度是4到6月,这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是4月,4月是30天,30减去4等于26,所以答案是4月26日。

师:有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生2:我认为答案应该是4月27日。

师:为什么?

生2:倒数第一天是4月30日,倒数第二天是4月29日,倒数第三天是4月28日,倒数第四天就应该是4月27日。

数学之“理”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中,结合生日来进行对日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用游戏的方法可进一步拓展“讲道理”的深度和广度。把从生活中得来的“道理”用来解决生日相关问题,即解决了问题,同时也能引领学生理解“道理”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117350170530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704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