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数学教学通讯

有备而来,把握契机

有备而来,把握契机

刘兵

[摘  要] 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常常让学生厌倦,让教师无奈,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后作业负担沉重,与打造高效课堂的初衷背道而驰。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到有备而来,把握契机,在对知识结构精准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开展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效率;精准教学;高效课堂

俗话说“有备无患”,一节精彩高效的课堂必然有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准备不充分,寄希望于课上的临场发挥,会让师生失去相互信任,最终必然使学生不知所云,失去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养成数学思考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如果不能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就丧失了培养学生的最佳时机,使课堂走向低效。文章拟从把握教学关键点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做到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抓本质,透析知识内在联系

教材表面上是分散知识点的结合,实则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倘若教师仅仅教教材,学生得到的知识则如一盘散沙,课后便散落无痕。只有教师将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充分钻研教材,提纲挈领抓住教材的本质架构,明确知识的内部联系,搭建起知识网才能实现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才能展现出“有备而来”“胸有成竹”的教学风采。

案例1  分数除法

学习这一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其他计算知识,如分数加法、分数减法、分数乘法以及有关整数的除法知识。如此多的计算知识让学生混淆不清,概念模糊,以致计算时出现各类错误。因此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需要将几类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明确其内在联系。基于此,笔者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

2. 把4个饼分成5份,1份是多少,怎样列式?

3. 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联系,又有何区别?

正是教师在充分透析知识内在联系的前提下,设计出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才能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看清问题本质,实现知识网络的搭建,为此后他们进行混合运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轻松学习,高效学习。

二、联旧知,借助已有知识体验

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生活阅历的累积,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大幅增加。有了这一基础,课堂教学便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但倘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高度重合,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感受获得学习成果的成就感;倘若完全不涉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则会让学生因为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只有精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才能推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案例2  简易方程

问题:一个笼子里同时装着鸡和兔子,从外面看笼子里有8个头、26只脚,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生1:老师,这道题以前学过,我记得我们是通过列举加排除的办法算出来的,我们可以列举有1只鸡,那就是鸡是1个头,2只脚,剩下7个头,每只兔子4只脚,那就应该是28只脚,与题目不符。接下来我们可以依次列举2只鸡、3只鸡,逐一进行排除。

师:好的,那你的结果是什么呢?

生1:我算出的结果是笼子里有3只鸡和5只兔子。

师:我们验证一下,发现3只鸡和5只兔子与题目中头和脚的数量正好是相符的,但是我们有没有觉得这个方法有些复杂和浪费时间呢?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呢?

生2: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只兔子的脚是鸡的脚数量的2倍,所以可以利用它們的倍数关系求解。

师:是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利用倍数关系,先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子,然后列式求解。今天我们就利用其中的数量关系来学习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法——列方程求解。

本例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完成了一次对已有知识的温习,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题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一次次增加知识的广度,扩大了知识的容量,新旧知识的衔接无疑推进了课堂的精准教学[1]。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前后知识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可能是递进关系,也可能是包容扩大的关系,总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容忽视。借助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使学生能快速熟悉新的知识,增强学习自信,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分层次,符合学习认知规律

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习过程的差异性注定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是否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精准施教,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也要求教学过程分层把控,评价体系多样丰富,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激发其学习内驱力。

案例3  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分析、触类旁通的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的程度区别较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尽相同,采取了分层设计、分层要求的做法,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基础薄弱学生:掌握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能将简单的不规则多边形拆分成已学规则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2. 基础中等学生:熟练运用拆分、添补、移位等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选择布置课外拓展提高题。

3. 基础较好学生:在掌握较难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能进行数学定理的证明,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假如课堂上教师始终只有同一个层次的目标,就会造成薄弱学生的边缘化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无论哪种结果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无法有效推进高效课堂的建构。在教学中设置不同梯度的要求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由此构建起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解困惑,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课程教学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碰撞中出现的矛盾、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解决,在一步步的解惑、除疑中知识才能逐渐丰富,能力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案例4  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计算

问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是什么?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V=Sh,圆锥的体积V=1/3Sh,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教室内一片寂静……(根据课堂的观察,已经意识到学生对于圆锥体积公式中的1/3感到不解)

师:既然大家没有疑惑,下面我就带大家来完成一个小游戏。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剪刀、纸和尺子,制作两个底和高均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制作完成后我们将圆锥用沙子装满,再把圆锥里的沙子倒进圆柱内,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

很快就有学生在窃窃私语,继而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圆锥里的沙子装到圆柱里大概只占了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观察得非常到位,所以我们结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否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呢?

数学知识中涉及诸多的计算公式,有的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理解公式的由来,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困惑放任不管,就会造成他们在使用中错误频出。本例中教师带领学生手脑并用,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对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传达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再次遇到类似问题,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探索交流和实际操作获得答案,这正是学生思维水平获得提高的重要方式[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是学生的困惑并不都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教师的提前了解和仔细观察以及在教学中的精心设计,如此才能推进精准教学的实现。

综上所述,课堂上教师的“有备而来”是为了学生的“轻松学习”,教师的“精准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关注教学关键点,突破教学重难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希仁.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的探究[J]. 学周刊,2011(31):84.

[2]  何裙裙. 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0.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4704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