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载联
摘 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该文从文献的数量、级别及研究内容对现有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研究内容和观点较为全面,但仍存在文献数量不多、级别不高,研究深度、广度仍需扩展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言文字工作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2(a)-0201-02
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章太认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们生活、发展的基本能力,它体现着人们的综合素质,影响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对于促进国家软实力的增强意义重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而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1 文献数量和级别分析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资源,以“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为主题检索,仅检索到1篇文章——程婕于2013年在《科教导刊(中旬刊)》上发表的《上海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的几点思考》)。以“高职院校语言文字”为主题,检索到27篇文章,全部为期刊论文。再以“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为主题,检索到49篇文章,其中,期刊论文46篇,博硕论文2篇,报纸文章1篇。
1.1 文献数量分析
从检索到的文献信息可以看到,国内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研究的文献49篇,数量不多,自1986—2019年增长较为均衡,除2004年、2005年和2015年没有,其余年度最少1篇,最多6篇。其中,多数是研究高校语言文字应用。而针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研究的文献27篇。2004年开始有相关研究成果,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均没有相关文献,2013年有7篇,其他年份,每年均为1~3篇,如图1所示。
1.2 文献级别分析
检索结果显示,研究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期刊文章46篇,占比93.9%,博硕论文和报纸报道占比仅为4.1%和2%,核心期刊文章只有5篇,占比仅10.2%。而研究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27篇文章全部是期刊,核心期刊文章只有2篇,如图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自2000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来,社会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研究不多,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研究则更少,且文献发表级别多数为普刊,整体层次较低。因此,有必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扩展。
2 文献内容分析
2.1 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达标评估
程婕(2013)从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达标评估的现状、目的和意义、评估内容、评估方法4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她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及评估工作的认识不足,以至于该项工作的基础相对薄弱;此外,当前语言文字评估的指标体系也未能完全与高职院校的评估匹配起来。因此,高职院校基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标准,纳入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在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应将研究落到应用层面而非理论层面。在评估方面,她提出: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应从自我评价、书面评估、实地评估和外围评估4个方面开展评估工作。胡明晓(2017)分析了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完善的思路,认为现行评估体系存在评估办法有待细化,相关标准建设有待完善,评估主体单一,权利结构不均,组织架构松散等问题,提出以政府宏观性评估、社会多样化评估和高校内部评估相结合,既定性研究又定量研究,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专题调研、专家咨询、个体和团体访谈获得资料和数据,为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精准指导。
2.2 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义
吴言明(2013)认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事实上也是爱国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并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知识的获取,更多是表现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因此,高职院校须研究妥当的举措,立体式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为广大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促使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罗惜春(2013)则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提出,语言文字工作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它不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对增强广大师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刘靓(2018)则认为,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是高职院校的法定义务,是高职院校依法办学的重要体现之一。她指出,在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潜移默化的传承和弘扬,这对培养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显著价值,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之举。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觀角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也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是提升自己内涵建设,加强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
2.3 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陈西青(2008)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未能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重要元素,因此出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的普遍情况,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也相对较为突出。文小兵、杨长虹(2015)认为,高职院校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一是因为学生主要来源于没有考上本科学校或高中的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对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的基本笔顺和书写要领知之甚少,无法正确规范使用汉字。二是因为学生家庭多来自农村,缺乏规范用语用字的家庭氛围。三是因为社会媒体和校外环境中用语用字不规范。四是因为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不健全、宣传不到位、工作不务实。符聪(2017)认为,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尚未提升到育人的高度,总是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推进校园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忽略了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工作需要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 形成工作长效机制。语言文字工作经费投入较少。
2.4 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罗惜春(2013)提出,高职院校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首先要建章立制,照章办事,要积极宣传并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课堂教学中的用语用字,结合“推普宣传周”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语言文字培训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开设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选修课。同时还要将语言文字工作信息化与职教新干线建设结合起来。符聪(2017)提出了“4个保障”“3个常态化”和“3个相结合”——组织、制度、教学、经费4个保障,坚持学习贯彻语言文字工作文件、坚持普及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坚持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3个常态化,语言文字工作与文化宣传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科研3个相结合。丁燕、陈培(2013)建议,应将语言文字列入人才培养的课程计划,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到隐形课堂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高职院校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到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着力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有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研究从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到对策建议都有涉猎。文献通过客观真实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对今后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借鉴。但也存在研究深度不够、所提出对策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等不足。
参考文献
[1] 陈章太.《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国家语言生活[J].语言文字应用,2013(1):13-15.
[2] 陈春雷.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8,36(10):82-88.
[3] 张秀琴.试析高职生语言态度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