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爱桃
摘 要:高校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行,高校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该文重点探讨新课程下的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高校数学教育 改革方法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2(a)-0119-02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高校的长远发展,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部分高校都基于新课程理念着手教育改革事宜,这其中数学教育改革属于重点、热点话题,传统的高校数学教育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接下来,谈谈对新课程下的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方法的几点思考。
1 坚持人本主义精神
新课程标准始终坚持人本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强调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倡导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情绪,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通过学科教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中心是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进入社会参与时间劳动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对于生活中的挫折,敢于面对和挑战。人本主义精神的灌输,对于学生高尚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新课程下的高校数学教育应坚持人本主义精神,将学生视作一个完整、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能力的个体。作为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走下权威的神坛,坚持师生平等原则,将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转变成共同建构,将传统的教师的权威性不容忽视转变为民主平等。由此可见,基于人本主义精神视角的高校数学教育改革,应侧重分析传统教育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质的飞跃。
2 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2.1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在大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动态、三维模型形象地展示出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代数、数学软件等不断更新升级,功能不断丰富、完善,为数学教育带来巨大的便利。如,求“x-ee=o”的根在什么区间时,学生只需利用计算机画出函数图像,就可以得到答案;再如,面对螺旋线、空间二次曲面等比较复杂的图像时,就可以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来将抽象、晦涩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直接将“空间想象”转化为“直观观察”,大大降低了高数难度系数。由此可见,高校可以降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视作教学要求的构成部分。传统的高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新课程下,应增加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和引用的能力。现在市场上的Matlab、Maple等诸多数学软件非常成熟,能够解决大部分高数问题,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这些软件。现代教育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明显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帮助营造很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能在更加放松的氛围中学习,将整个数学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三维技术或者空间二次曲面软件技术,更加生动、形象、多样化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观看,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优势,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创新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下,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成效非常显著的创新教学方法,学生面对自己独立思考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诱导启发”,学生找到思路,从而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切忌将数学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开导或激发,如此一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发散思维,从而学会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知识。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坚持循循善诱,逐渐转变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对学习有自己的思想。基于此,教师还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离散数学》中关于“格与布尔代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抛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合作探讨,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学习不只是为了去应付考试,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口头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再提一下开放性、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促进全面发展。
3 加快教材与考试形式改革
第一,传统的高校数学教材已无法满足新课程下人才培养需求。目前来看,在编写和选择大学数学教材时,应多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教材特征,增加形象思维内容,注重从“形象认识”开始慢慢渗透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从而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应扩大教材知识领域,切忌仅局限于单纯的数学教育,应增加数学科学在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校多通过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效。新课程标准下,大学数学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考试不再是检验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唯一的手段。新形势下,大学数学教育考试可以分成笔试和口试两种。利用笔试,评估学生的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检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情况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口试,检查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学生临场应变能力,检查学生叙述、归纳总结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经过口试和笔试双重测试,才可能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进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4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终生发展能力
大学数学知识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且环环相扣、内部联系十分密切,如果某个环节稍微没有学习明白,就会导致后续学习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由浅及深、从现象到本质的教学规律,侧重于传授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讲解微积分章节知识点时,应将讲解数列极限知识,再深入讲解函数极限,紧接着讲解连续和导數。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数列极限属于教学重难点,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因此可放到后面的级数中再讲,直接进入函数极限再引出导数知识。
教师应注重增加数学课程的可选择性,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可进行细化,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从而构建完善的数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终生发展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数学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且涉及领域十分广泛,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去探索实践,从而让学生在通过数学学习中培养各种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郭艳凤,郭春晓,万源.国外高校教育经验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7(31):46-48.
[2] 谭丹英.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216.
[3] 佚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8,250(2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