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这才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意义之所在。本文从四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具体方法:其一,运用联想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其二,运用变句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其三,运用缩句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锐性;其四,运用复述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要求教师对数学课程设计具有有元认知,对数学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深刻理解,对学生思维训练指导具有成功驾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并贯穿于数学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思维方法。基于此,数学教师要把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主旨,并以此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这个话题,笔者不揣浅陋,杂谈如下。
一、 运用联想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
联想是在由此及彼并的认识过程中发现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利用联想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思维开阔。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让知识认知结构化,最终揭示知识的内在关联,构成知识的整体。
如,教学数的整除这一章节内关于“整除、约数、倍数”等知识内容之后,就可以运用如下联想练习:
1. 63能被9整除。想一想:( )是( )的倍数,( )是( )的约数。
2. 8是72的约数。想一想:( )是( )的倍数,( )能被( )整除。
知识总是存在某种联系,且同处于某一系统,其“结构点”有远近之分,显隐之别。在联想过程中若能最大化地找出“结构线”,证明其思维的缜密性程度越高。因此,把联想作为思维缜密性的训练方式,显然是恰切有效的。
例如,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节之后,就可以针对“分率”进行联想联系:由“男生是女生的78”想到:①男生比女生人数少18,②女生人数是男生87倍;③女生人数比男生多17;④男生人数占全班的715;⑤女生人数占全班的815;⑥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占全班的115。
通过上述联想练习,不仅沟通了各知识点的联系,而且完整、严密地表达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所有量的分率对应关系。反之对题目中的任何一点,如果有遗漏,便说明还有某个“结构点”联想未及,思维还是欠缺完整、系统和缜密。
二、 运用变句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经常开展句子变换练习,如改“把”字句、改“被”字句。看是语言教学,其实质是一种思维灵活性训练。思维灵活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灵活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视野,帮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时,最关键的是量率对应关系问题,由于题目存在着已知量不直接对应已知分率的现象,因而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题意,找准已知量(或问题)所对应的分率。不过由于学生不善于对句型和句子成分的分析,思维因此受阻,出现理解错误导致解题失败。这恰恰是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的体现。教学时可以开展如下形式的改句训练:
1. 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增加60%。改成( )
A. (今年销售额)是(去年销售额)的160%。
B. (去年销售额)是(今年销售额)的62.5%。
2. 第一堆煤炭是第二堆煤炭的80%。改成( )
A. (第一堆煤炭)比(第二堆煤炭)少20%。
B. (第二堆煤炭)比(第一堆煤炭)多25%。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尽快找出量、率对应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从不同视角来思考问题,防止思维定势。
三、 运用缩句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锐性
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留下句子的主干。抓主干、去枝叶的缩句方法运用,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非常有效的。
如,解答“从78里减去45除以2的商,所得的差再乘12,积是多少?”,由于这道文字题的叙述比较冗长,学生的思维千头万绪,无从着手,无法找到解题思路,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解题错误。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句式成分的训练:
1. 找出文字题内最关键的字词。(商、差、积)
2. 这道文字题最后是要求什么?(积)
3. 是谁乘谁?找出被乘数与乘数。(被乘数:78-45÷2;乘数:12)
通过此类提纲式的归类总结,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思维切中题意,通过辨析获得“顿悟”。总而言之,教学不能停留在呆板的解题“套用”,运用缩句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四、 运用复述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复述”就是有重点地把内容重复叙述,复述不同于背书,复述是一个重组和表达过程,复述能理清思路条理性,促进思维逻辑性发展。将复述方法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数量关系,获得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如,前亭中心小学三年级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8。比男生人数多了10人,三年级共有多少人?
这是一道两步解答的复合应用题。解题关键是让学生准确找出“谁”是单位“1”(全班人数)?已知量(10人)对应的分率是“谁”?数量关系是什么?最后问什么?经过解读和分析,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做一个简要陈述。
复述策略能筛选出题中关键信息,有利于學生知识记忆和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经常开展复述方法,解题准确率必然提高起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本质关联。概括起来讲,在思维的支配下,复述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反之,语言发展带来了思维更具条理性、逻辑性。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数学教师应该站在世纪的高度,认真深入钻研数学教材,敢于创新教法。数学不能总是满足于学生对解题的掌握,而是要把培养思维能力作为要点、重点,让学生思维能力极具开阔、灵活、敏锐和逻辑性。只有优化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数学,走出一条理想之中的素质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瑞云.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7,(8):182.
[2]刘新华.基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学习活动[D].浙江师范大学,2010.
[3]赵雪.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蔡添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