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十分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这就使得教师要将“知识本位”教学转向“能力本位”教学,使得高中生的化学能力可以得到持久性的发展与提升。其中,思维导图作为新型的思维学习工具,有利于高中生整理化学知识结构,理清化学课程的学习规律,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本文便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介绍。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通过模拟人脑的思维特点来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对于帮助教师、高中生认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从整体把握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等都是十分有利的工具,能够促进使用者的左脑、右脑的协同发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高中生的大脑思维以结构分明、层次鲜明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充分发挥了高中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将从在预习、课堂笔记、复习三个教学活动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与介绍。
一、 预习应用
预习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决定着高中生的听课效率。然则,由于许多高中生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过于被动,习惯接受,所以并未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他们并不懂得为什么要预习,也不知道预习到哪一步才算是有效的预习。为此,教师可在化学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从教材中找到某个章节的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汇总,在疑难点上标记“?”,进而确定他们在化学课上的听课重点。
就如在“物质的分类”一课中,高中生需学习化学中的分类思想,并且将具有同一性质的化学物质分在同一类别之中。虽然高中生在数学学过基本的分类思想,且具备一定的分类经验,但是他们对化学物质的了解不多,且并不了解化学物质的各类性质,这就为他们的预习活动增加了诸多障碍。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笔者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来将教材中对物质的分类的介绍进行整理与汇总,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概念。下面,笔者将展示一名学生在本课预习中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二、 在课堂笔记中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记笔记时总是“照抄板书”,然而,一节化学课上的知识容量很大,如果他们完全把时间放在记笔记这一活动中,那么便无法进行合理的化学思考。对此,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在预习中制作的思维导图,按照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列出的疑问项进行重点扩充,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写下关键词,并标注化学教材对某一化学知识的解释与说明的页码,在课后予以完整填充。
在“物质的分类”一课中,笔者在课前抽查了几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发现大多数高中生都不能理解胶体的概念,更不要说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以及其他的性质这个知识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便将重点放在这两个知识点上。另外,由于高中生并没有在课前利用实验室来制备 Fe(OH)3 胶体的条件,所以他们对于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也一窍不通。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将学生以4人为一组,要求他们记录实验要点,以实验要点来补充他们在预习中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就如有一名学生在实验中分别写下了加热蒸馏水、滴加三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红色等关键的实验要点,并将其补充在Fe(OH)3胶体制备方法这一主题之中。如果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解决了预习困惑,便可将思维导图中的“?”劃掉,标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个化学知识点。
三、 在复习中应用
复习是提升与巩固高中生化学能力,检测化学水平的基本活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在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在课后完成知识网络构建任务,要求他们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化学知识进行综合的回顾。在思维导图的构建活动中,高中生也可重新思考各个化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杂乱、无序、零散的化学知识点浓缩在导图之中,还可提高他们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物质的分类”一课中,学生在预习时只是简单将“物质的分类”这一课中的基本知识点列明结构关系,但是并未将个知识点的化学概念、所得出的化学原理等标注清楚。因此,在本课复习中,笔者要求学生将本课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比如他们需要在“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下细化三级主题,将这两个分类法的概念以及具体应用方式进行补充。如此一来,学生在复习中便可把握本课的整体知识,进而加深他们对本课知识的记忆程度,优化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高中生自觉思考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加深与拓展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与范围,进而有效开发他们的智力能力,真正在化学课堂上将“接受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进而再由“主动学习”实现“学会学习”,优化高中生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禹彤.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6,(32):159-160.
[2]王丽.“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李苏亚,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静宁县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