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听课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教师只有深入到第一线的课堂,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和学生满意的教师。本人通过结合名师对听课的认识,探讨听课的重要性以及基本方法。
关键词:有效听课;课堂反思;换位思考
听课是教师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教师成长的基本之路。那么,我们通过看名师对听课的认识,来看看听课的重要性。
一、 听课的重要性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几年来她听了校内外教师的1000多节课……——这是优秀教师的成长必经之路。
于文森教授说:“就我个人来讲,在中小学听的课比在大学所上的课还多,大量的文章都是听课听出来的,所以我从心底里尊重教师、感谢教师,没有他们在实践探索上的创造性,就没有我们在理论研究上的创造性。与教师合作使我受益匪浅。”——这是教育专家的成长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然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务,使他走不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将失掉意义,开会等等的事,都会一钱不值。”——这是优秀校长、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我们与优秀老师相比,并没有什么迥异之处。他们之所以在教学上有所作为,是他们善于博采众长,各门各派,兼收并蓄。听特级教师的课,听一节好课,能开眼界、长见识;听一般的课,能发现问题,窥见自己的短处,使自己少走弯路。听课好比蜜蜂采蜜,叮的花数量越多、品种越多,收获就越大、酿的蜜质量就越高。
因此,教师要成熟就必须得听课,著名教师的成长是随课堂的演绎而成长起来的。
二、 听课之前的筹划
走进教室听课,似乎很简单,但是,如果想要听出门道、想要收获多多,就非得准备不可。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教师要想从听课中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熟悉教材,认识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明确三维目标,把握重点、难点。
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衡量。这样,才能科学评价所听的课,并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收获。
(1) 听课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2) 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3) 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4) 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5) 听课应更多地注重观察方法的技术性
(二) 带着教学需求去听课
听同级科的课,有直接的学习参考价值;听学生水平同一层次的课,其经验在本校较易推行;听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可让自己的教学探索少走弯路……如果已经确定听哪一节课,教师就会进一步了解这节课的主题、内容梗概、学生能力层次、教师教学水平等情况。教师往往还会根据自身教学的需求考虑听课时听什么。
(三) 看看名师课例
根据名师的课,对本课做进一步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觉调整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听课的目的,为更好探究教学服务。
(四) 自己试着设计一个框架
根据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与授课教师的课进行对比,为深入思考教学做好准备。
(五) 带着学习的目的去听课
听课以学习为目的,所以我们要用一种学习的心态听课,换位成上课教师的心态在心底和教师交流。这样更能促进吸纳别人的优点,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 站在不同角度去听课
(一) 自己听自己的课
在大学中都有微格教学方法,在微格教室中有全方位的摄像头;在中小学,我们可以自己找个摄像机给自己录课。然后一边看录像,一边查看教案,即时探究自己的课堂、反思课堂,最后提高。
(二) 以“教师”角色听课
思考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怎么上,怎么处理教材,怎么调控课堂。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
(三) 以“学生”角色听课
在听课时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把自己作为“学生”,听授课者在哪些方面组织的不到位,是否能激发出兴趣,是否做到精讲,能否深入浅出等。
四、 有效听课的真谛——联动
(一) 谨慎观察
听课时需要我们认真的聆听,用心与自己交流,与授课者交流。认真聆听、仔细观察、用心记录,做好反思。思考如果是自己讲这样一堂课,应该如何设计、引导,以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 认真思考
思考教者的意图、思考课堂教学细节、思考我能从中学到什么等等。
(三) 详细记录
实录式:我们可以应用现代摄像设备,将课堂情况全面记录下来,较“忠实”地反应原貌,用于我们课后反思。
敘述式:用学校的听课记录表,以第三者身份书写记录。
分类系统式:这种记录方式主要侧重对某些环节的分析。
(四) 及时梳理
课堂的记录由于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做到全方位的记录,总会有遗漏。所以需要我们可以用手机去摄像、拍照、录音补充记录。
(五) 全面反思
课后,根据我们的课堂记录去剖析课堂。剖析设计者的教学设计是否遵循教学规律,是否能够真正地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公民,是否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作者简介:
蒋胜强,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中学。endprint